■鄧喜榮
?
演員要用心來表演
■鄧喜榮
錫劇是江蘇省主要劇種之一,它誕生于一百多年前的無錫、江陰、常州地區,最早是兩個人的對子戲,俗稱“灘簧”,民國時期發展為“常錫文戲”,角色行當也較為齊全了。現在我們江陰市城鄉,上到八十三,下到手里攙,喜歡唱錫劇的戲迷比比皆有,因此錫劇的演出還是有一個較大的市場。但是,現代的觀眾看影視多了,吸引觀眾,非但是劇情劇本要好,對演員的唱、念、做、打的功底表演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我是1986年考進無錫戲校,在戲校里學到了一個知識:什么叫戲劇?就是由演員扮演角色,演繹一個故事給觀眾看。我的二十多年舞臺生涯,悟出一個道理:演員,一個好演員,演繹的戲中角色故事,要讓觀眾接受,叫好,并由衷地為你的表演鼓掌!這個除了演員自身材料要好,好嗓子,好扮相,好的身架功底,更重要的一條:演員必須用心來對觀眾表演!這個“用心”,本人有三點感悟。
首先,要想成為一名好演員,必須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用心學習,刻苦專研表演理論知識。知其然,還須知所以然。只有這樣,演員的唱、念、做、打才有扎實的功底。
1990年我進入江陰市錫劇團工作。那時,江陰錫劇團的當家小生周林華(錫劇王子周東亮之父)正紅極一時,他的唱腔,身上功夫確實好,很受觀眾喜歡。我是新兵蛋子一個,根本輪不上演主角、配角,只能跑龍套。龍套要跑好,也是需要演員有扎實的基本功的。我除了虛心向周林華老師學習外,一有機會就看名人名家的表演。我專程到上海看尚長榮名師表演的《曹操與楊修》;看梅蘭珍、王彬彬的《珍珠塔》;周東亮、倪同芳的《珍珠塔》,琢磨兩者有何不同?各自特色何在?我還專門到南京觀摩黃孝慈名家演的《駱駝祥子》;韓再芬名家表演的《徽州女人》等。看了名家名師的表演,受益匪淺。再結合無錫戲校老師的授課知識,學習、琢磨、領會、實踐,我的跑龍套上了新臺階,出現了新水平,我成了團里的新鮮點、小亮點。
與此同時,憑著我對戲劇事業的熱情,我還抽空學習了《劇本》《上海戲劇》、江蘇《劇影月報》等一些刊物雜志。從中我汲取到了莎士比亞、布萊希特、中國梅蘭芳三大表演體系的各具優特色的理論知識,為我以后的表演藝術成長,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第二,演員要用心觀察,體驗火熱的社會生活。江陰市錫劇團,每年要有200多場演出,是一個很繁忙的單位。但是,我到鄉鎮、街道、社區、學校、駐軍部隊演出,給了我一個天然的接觸各行各業的群眾的機會。我有空就和群眾交朋友、聊天。從中,我用心觀察當小老板的、當干部的、窮人、富人、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甚至小孩的各種說話語氣、神態以及對當今社會的評價觀點等等。然后把這些人物分類歸檔,存入我的“頭腦銀行”,一旦我有任務扮演什么角色,我便可以調動起來。這大概就是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扎根人民、服務人民、正能量、接地氣的其中一點吧。因為,我感到,演員不管接到什么任務,扮演什么角色,都應有現代人氣味。不僅僅是現代戲,更應有和觀眾交流的共同的氣息。只有這樣,演員扮演的角色才會得到觀眾的認可!俗話說,才能把戲演“活了”。
第三個感悟就是,演員演戲必須用心和觀眾交流。2012年,江陰市錫劇團,為服從市委市政府反腐倡廉的宣傳要求,移植了一臺大戲,把越劇《一錢太守》改編錫劇。從領導到群眾,為戲的整體質量,叫我出演《一錢太守》中劉寵這個角色。當時,我感到壓力很大,但是,我想,只要我用心、專心來演,虛心、細心聽取導演指導,熱心、真心和樂觀,演員們配合表演,一定能勝任的!果然,錫劇大戲《一錢太守》一炮打響,連續幾十場,劇院場場爆滿,鄉鎮演出,人流如潮,觀眾一致叫好!《一錢太守》取材于東漢時期一位清官劉寵的真實事跡,講述了新任會稽太守劉寵上任后,發現當地賦稅大增的背后,有官員謊報政績,欺壓百姓和貪污等行為,年輕能干的都尉孫超涉案其中,劉寵決心查清此案,與孫超斗智斗勇,最后發現孫超是自己多年失散的親弟弟,劉寵將如何抉擇?其中最關鍵的兩場戲,一場是:劉寵下鄉巡查案情回衙門,途中乘渡船,船家要價十二文,而劉寵巡查中把自己的銀兩都給了窮苦老百姓,身上缺了一文錢,隨從和船家商量,能否先擺渡過河,回頭給你送來,船家不肯。劉寵看著苛捐雜稅欺壓下的窮船主,想到了所有的百姓,心情頓生百感。
在設計這段唱腔時,我把對臺詞的理解及人物此時的心情和作曲老師進行了探討,本段唱腔開頭運用了常規的大陸調,“為覓一文錢,全身上下都摸遍,太守為少一文錢,夜深風寒困江邊”唱出了此時劉寵為找一文錢時的窘迫與無奈,而“百姓為缺一文錢,酷吏手下挨皮鞭”這段唱詞使他聯想到了因為一文錢百姓所遭受的苦難,轉成了錫劇的大陸流水,當唱到“今天助你上青天,明天送你下監牢”時,情緒變得激動,曲子也由此變為搖板,充分唱出了當時一些人因錢而扭曲的人性,結尾再次回到大陸調,顯示了主人公劉寵為官清廉,一心為民的正氣。整段唱腔一氣呵成,演唱時以情帶聲,以聲帶情,配合幾個為之設計的形體動作,達到了很好的劇場效果,贏得了觀眾的喝彩與掌聲!
最關鍵的一場戲是最后一場,當太守劉寵發現貪污、欺壓百姓的都尉孫超,原來是母親尋找十年的失散的親弟弟,劇情推向了高潮,劉寵太守的內心搏斗推至了極點。一邊是母親苦苦尋找十年的親弟弟,一邊是法律必須嚴懲的貪官,這是我已完全融入角色,就用心去完成。我的眼神和觀眾交流時,心里代表著老百姓對貪官的憤恨、怒和苦的掙扎:而對親弟弟的眼神,有一種孝母親,面對骨肉兄弟的親情味,其中提供給我的唱詞是這樣的:
孫超他跪在地痛哭告悔
既憤怒又憐憫難以主裁
三十年兄弟同根不同命
才有這重逢離別喜與哀
我這里常受慈母親教誨
立人品潔身自好不貪財
他那里失哺孤雁落塵埃
無母愛受冷待
誰人教育誰人栽培
一朝錯賄賂高官
搜刮錢財夾逢求生
苦果自栽一錯再錯
欲恨還悲
錯又錯悲復悲
其情雖可憫其行不可為
酒香因水清錢清心無礙
心無礙為官為民坐得正
坐得正豈懼風雨自寬懷
民心不可欺欺心必服罪
骨肉情雖重律法不能違
母親啊
你教兒一生坦蕩莫欺心
兒只能親手送弟上刑臺
為了唱好這段唱,演好這段戲,我反復熟讀劇本,不滿足于認識了解劇本中的形象,而是自覺自愿的全身心投入,去感受、體味和領悟劇本中的形象,把作者和作曲的意韻理解,把這段唱詞的意思反復的領會,用心唱。對演員來說是表演的深化,是人物情感的表達與宣泄,要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層層揭示。唱,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抒情的唱段,尤其是重點的唱段,可以直抒胸臆,直達人物的內心深處,對塑造人物、體現個性,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到演唱這段時,我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這種情境之中。用心演,我的形體動作把古裝戲曲表演程式與現代戲表演相結合,非常巧妙地運用了三個動作,深情地撫摸兄弟,是用顫抖的手;由衷地擁抱兄弟,是用親情的手;最后含淚推開兄弟,是用法律的手。最終達到深情并茂,做到節奏跌宕起伏,充分表現出了劉寵憐弟、孝母、做官清正為民三個細膩的順次,把劇情推向了又一個高潮。最終是代表觀眾心情,法律戰勝親情,通過唱腔,形體動作完成時,觀眾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面對觀眾的認可,我背心冒汗水,眼里含淚水,我是一個演員,用心、真心、專心為觀眾表演,是對的,成功的!
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信息迅速傳遞,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不斷的提升,觀眾的審美需求不斷地發生變化,我作為一名錫劇藝術工作者,要面對挑戰,刻苦學習,不斷進取,來豐富錫劇的表演手段,使視覺形象和聽覺形象并生,力求做一個技能全面的演員來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