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華健
蓬勃發展之電影市場下的另辟蹊徑——低成本電影的高能化產出
■鈴華健
中國電影市場自2013年開始,平均每年電影票房以30%的驚人速度遞增。2015年更以430億完美收官,眾多外媒大膽預測,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將直接趕超北美,將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中國電影事業的迅猛發展,“大制作、大投入”似乎成了制作電影的標桿性話題。可時至今日,國內每年量產電影中,仍有很多屬于花錢賺吆喝。主要原因在哪兒?各制作方也已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倡導,可觀眾依舊不買單。與市場脫軌,無精準制導市場需求,無有效把握觀眾受注點,拍攝影片無法有效切入觀眾喜怒哀樂的命脈結點,觀眾看得無動于衷,自然市場回饋平平。追求藝術質量,更得主抓市場需求。曾經的“資金投入”與“影片價值”已經不再成為正比,很多低成本制作影片如一匹匹黑馬橫空殺出,不僅獲得不俗市場效益,更獲得了極佳的市場口碑。
在我從事影視制片管理的三十年生涯里,也做過很多大制作大投入的項目、面對市場的紛繁變化和大量外有資金和“熱錢”紛紛涌入,近幾年的中國影視行業群雄逐鹿,廝殺慘烈。傳統制作概念已經經不住市場考驗,都開始了產業化轉型和網絡化的概念孵化,各種新生產品應運而生,其中,投資一二百萬就能完成制作和投放的電影,簡稱低成本電影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
近兩年,在摸索和不斷嘗試這一新類型影片的制作過程中,研發了一整套低成本影片的制作經驗和操作模式——精準的項目研發、精良的影片拍攝、精確的市場定位。并在不斷制作中,聯合了中央電視臺CCTV6電影頻道共同延展性開發,制作了一批膾炙人口并深得電影局、電影頻道等官方好評的電影佳作。電影頻道十多年前獨家推出的電視電影是在影視合流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新生事物,這一新的節目形態已日益產生影響和規模,構成新的藝術和經濟增長點。自1999年春節第一次播出電視電影《歲歲平安》,電影頻道至今已制作電視電影500多部。很多作品至今談起,在業內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電視電影在制作技術上也努力做到與國際發展同步,經歷了由模擬到普通數字技術再到16mm膠片的發展,2002年又開始由膠片到高清晰數字技術制作的轉變,將電視電影推向了新的發展平臺。2014年4月,隸屬于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電影頻道全面啟動改革,改革方向將全面涉足院線電影市場。電影頻道作為國家廣電總局唯一具備官方身份的電影制作、宣傳機構,多年來,為滿足觀眾需求,制作了大量適應中國國情的電視電影。隨之中國電影事業的飛速蓬勃發展,電視電影的概念將逐漸退出中國電影舞臺,電影頻道也在積極探尋新的電影發展之路。
同時,國家廣電總局也給予頻道改革極大鼓舞和政策扶持,并要求電影頻道改革方向直指院線電影,電影頻道新任領導班子是向曾經在廣電總局歷任主管市場領導接任。此次改革力度之大,也足以印證國家對于電影事業的極大關注和重視。電影頻道依托CCTV6,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影電視播出平臺和極優的宣傳推廣優勢資源。低成本定制影片和低成本院線電影已經成為電影頻道全面轉型的精準化市場布局。
精準的項目研發,是一部低成本影片能夠成功的首要前提。到底什么樣的項目,才能在殘酷競爭的電影市場大環境下異軍突起?我們首先得知道,一部低成本影片的真正受眾到底是哪些人。電影頻道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培養孵化了一批“打開電視看電影”的忠實觀眾,而這批觀眾曾經又是從電視劇受眾轉而成長為電影受眾,他們更加關注現實生活、民生生計、更貼近生活中“你我他”本源的感受性,抑或是年代劇作展現,借古諷今,駕馭當下的電影劇作。樹立起強烈的市場意識和觀眾意識,曾經指導我們拍攝電影的理論和知識,顯然已經不能再指導我們,簡單的還原生活、再現生活已經不是當下項目的核心,服務觀眾才是最為重要的起爆點。B2B思路的時代引領下,精準分析各個時間段受眾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喜好等做出數據模型,有的放矢的拍。曾經電影頻道受眾的中老年化,在近幾年已經完全被年輕化取代。2014年,與電影頻道合作,定制拍攝了電影頻道很少涉及的青春偶像類型的電影《快遞丘比特》,影片中服裝色塊的大膽運用、最時尚元素的融入,“哈雷快遞愛情”的展現成了整部影片最有力的看點。影片播出后,達到了很好的收視率。
精良的影片拍攝。曾經我也很迷茫,一兩百萬,如何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習慣了千萬制作,在這兒,真的有點無從下手。經過反復考量和運用制片管理方面的經驗及數據分析,最終決定——用最優質的強勢制作團隊,最好的演員進入制作拍攝,在時間上拉回成本控制。因為專業團隊、優秀的演員是影片質量的前提保證,更是時間周期最有力的穩固。他們的專業素養,能夠在最短時間完成創作,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正如一支特種部隊去端掉了一個扒竊團伙。殺雞焉用牛刀?低成本影片的制作,既要影片成色俱佳,又要在成本范圍內完成,唯一有效可行之道正是殺雞必須用牛刀。我絕不做刻意壓縮制作成本拍攝而導致制作質量與作品品相大打折扣的事。多年在行業內的資源和口碑,囊括了一群國內頂尖制作團隊資源,用“以大戲培育小戲”的鏈條型發展途徑,組建相當于一部大投入的優秀制作團隊進入,針對性定制拍攝,從時間上控制成本,既保證品相又控制了成本。2015年年底,一部民國動作喜劇《好漢三條半》,二百萬投資,如何打法?該劇啟用了一批曾經與我奮戰過大戲的制作團隊,整整38人組成的武術組可謂超豪華。演員方面,香港著名影星曾江、內地影視歌三棲明星景崗山,著名演員馮千、李廣復、薛山鼎力加盟。正因為如此配備,在零下17度的北京王作基地,十三天完成了全部拍攝,影片剪輯完成后,得到廣電總局電影局、電影頻道領導的高度贊賞,影片更是作為電影頻道展映片重磅推出。
精確的市場定位。當前中國電影雖然處于歷史上極為難得的黃金發展機遇期,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但整個中國電影的發展面臨的嚴峻形勢是前有虎后有狼,一方面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大舉入侵,2007年中美WTO電影問題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好萊塢高新技術電影進口數量增加、票房分賬比例翻高,中國電影在和美國電影的正面抗衡中依然不容樂觀,我們的對策是“以小搏大,以大勝大”,拍攝低成本接地氣、具有獨特魅力的本土電影,實現差異化競爭。低成本影片要充分發揮“輕騎兵”的作用,注重新聞時效性,針對熱點話題對位市場制作推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核心價值,是低成本影片定位市場的共同主旨,成功的藝術表達是完成這個主旨的藝術支撐,更是構成這類影片的藝術底色和思想內涵。2015年拍攝制作的電影《罪惡救贖》是一部黑色懸疑喜劇,影片講述了土豪房地產開發商朱大功一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的要挾,于是乎,開始各式各樣的慈善捐助,并成為了這個城市的著名慈善企業家。十多年前,還是打工仔的朱大功在討要工資失手殺人后潛逃,并在十年后成為叱咤風云的地產商人,在經歷了一系列電話恐嚇,做了無數的慈善,而真相大白之時,居然是在靈魂之下投入了一顆巨石,無數生命的浪花因而熱烈。到這里,故事最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把更多的回味交給了觀眾,交給了時代,交給了社會。
這是在一種詼諧幽默的故事推進中挖掘著人性最深處的精神所在。時代在改變,而這改變下的生存百態貌似波瀾不驚,實則驚濤洶涌,甚至匿藏暗流。影片播出后,成為2015年電影頻道收視率最高的一部作品。
低成本電影制作,是中國電影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和可行的新思路。低成本同樣可以拍出既有藝術深度又有市場認知度精品。精準的項目研發、精良的影片拍攝,精確的市場定位正是能夠成就低成本影片成功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