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爽
?
創新詞語的利與弊
□張爽
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用語、流行語等新創造出的詞語屢見不鮮。創新詞語的出現對傳統語言文字是利是弊?本文從創新詞語的特點探討其存在的合理性,使創新詞語與傳統語言文字相輔相成,豐富人們的語言生活。
語言文字是代代相傳的交流工具,是文化的傳承和文明的延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此背景下,創新詞語應運于而生,創新詞語不同于傳統語言文字,它簡潔明了、易記易傳、標新立異。因此,在社會交往中被普遍使用并發展迅速,形成一個新的語言環境,一種新的交流方式,對人們的語言表達方式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創新詞語是對傳統語言文字的一種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包括網絡用語、流行語、符號語言等,它既是一個文化現象,又是一個語言現象,是無法回避和規范的既成語言事實①。近兩年,當代漢語中每年出現1000個左右的語文性新詞語②。創新詞語有以下特點:
1.簡單明了。傳統語言文字通常要用很多詞語才能表達意思,而用縮略語、諧音或符號等形式表達,不僅提高打字速度,又能表意清楚。
(1)字母型:“GG”即“哥哥”。
(2)數字型:“88”即“再見”。
(3)混合型:“幸福ing”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過程”。
(4)變異型:“稀飯”表示“喜歡”。
(5)符號型:“(^_^)”表示“微笑”。
(6)演變型:“屌絲”原指農村進入城市的年輕人,現為在生活中對自己進行的自嘲。
(7)縮略、擴張型:“喜大普奔”即“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這四個成語的縮略用法”。
(8)語句型:“元芳,你怎么看”。
2.印象深刻。在廣告語、宣傳文字中加入創新詞語讓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某廣告語:“一箭鐘情”(一見鐘情)。
3.張揚個性。經調查,網民普遍年齡低、學歷高,在虛擬網絡上可以充分展示個性。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至于是利是弊要遵時間而定。有人認為創新詞語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中國傳統語言文字的規范與發展,尤其對中國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交流、書寫產生消極的影響。不可否認,創新詞語給傳統語言文字帶來的沖擊是極大的,只追求個性和創新,而忽略了語言文字的內涵和規范。創新詞語存在的弊端:
1.使用不規范。往往詞不達意,歪曲了詞語本身的意思。
2.用語粗俗。創造和使用創新詞語的人群以年輕人為主體,缺少自控意識,長期受粗俗的語言環境的影響,閱讀水平和運用能力均有所下降,喪失了語感。
3.對傳統語言文字產生消極的影響。有些創新詞語存在嚴重的語法錯誤、拆字現象,經不起推敲,形同無本之木,沒有存在依據。它沒有歷史,創新詞語一旦納入傳統語言文字體系,便顯得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尋。
如何使創新詞語發揮積極向上的作用,更長久的為人所用?首先,規范使用創新詞語,不濫用網絡用語、流行語等,不追求新奇。其次,應保持創新詞語的創造力,當代社會信息更新快,創新詞語一但失去創造力,也就逐漸淪落而消亡了。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反映了社會文化的進步,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文化演變的過程中,語言文字也會自然而然地進行優勝劣汰,自我規范。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詞語的出現帶給人們的影響并不都是消極的,語言刻板、詞匯貧乏,才是真正的悲哀。因此,我們要辨證的看待創新詞語,它的出現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語言交流的樂趣。只要對它進行正確引導、規范使用,避免其產生負面影響,何不欣然接受呢?
(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