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智
摘要:如今,許多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發展,不得不承受許多壓力,若要在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把管理創新放在突出地位上,不斷改進舊的管理理念、組織機構、人力資源設置和不適合的企業文化。本文主要從企業管理創新途徑問題進行了研究,歸納一些適合現代企業的管理創新途徑,旨在通過這些途徑幫助現代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對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現狀及創新途徑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途徑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企業能否成功的標志。在企業中,管理創新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因為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對自身進行管理變革。
一、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
近幾年來,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的速度和擴散的程度在逐步加深,全球市場產品同質化程度在進一步加強。在此新形勢下,戰略管理逐漸得到重視,許多企業開始把培育核心能力作為企業戰略的重點。據調查,這些企業多具有經營戰略,能夠根據經營環境和執行情況的變化進行戰略調整,其中部分企業應用了成本領先戰略、產品服務差異化戰略和聚焦戰略并取得了成效。多數企業以直線職能制為主,部分采用事業部制、矩陣制、多維立體制等組織結構,組織形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但是組織結構選擇和設計過于單一,管理跨度過寬,直線指揮系統與職能參謀系統相互交叉,管理組織的適應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許多企業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盡管許多企業制訂了人力資源規劃并與經營戰略相結合,在員工培訓與再教育上設有專門機構和培訓計劃;但是大多數企業并不能使員工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較少企業有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計劃。
中國的企業管理在上述現狀中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發國家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創新中的實踐問題是一個最大的癥狀,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創新意識不足,觀念落后,領導全局戰略觀薄弱等問題。而且企業管理創新人才十分匱乏,雖然企業管理是以人為本,但很顯然,這一方面的軟硬件實力存在明顯不足。
二、推進企業管理創新的措施
根據上述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現狀和突出問題的分析,認為國內企業需要在把握現有形勢的情況下,認真探索出符合“中國模式”的管理體制。措施概括如下:一是轉變觀念,建立創新戰略思想,轉變競爭觀念與知識體系。二是完善體系,加快人才培養速度與質量,提高中層領導者的創新意識和管理實踐。三是以人為本,實現多元化管理創新目標。企業為利益相關者服務,向員工持續提供客戶化的人力資源產品與服務。四是進一步推進信息化管理的進程,引導企業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和信息門戶,實現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優化創新。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途徑
(一)積極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創新
組織結構創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考慮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對未來的經營方向、目標和活動進行系統籌劃,建立起以市場為中心的市場信息、宏觀調整信號和及時做出反應的反饋應變系統,注重資產經營、資本金的積累等。
(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內部創新和外部創新兩方面。內部技術創新主要通過資源的優化、積累和共享使自身知識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實現企業的內部技術創新。外部技術創新包括技術外購、企業聯合創新、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和風險投資創新等。
(三)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目的是建立一種更優的制度安排,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創新離不開社會經濟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組織形式及人們認識程度,與企業內部和外部緊密相連,其中包括企業產權制度創新、企業組織制度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和企業分配制度創新。
(四)樹立“能本管理”觀念
“能本管理”是一種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是“物本管理”過渡到“人本管理”的更高層次深化。在信息時代,企業管理要做到以人為本,最大程度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智力,從而使企業快速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的企業最大財富就是人才,人才也是各個企業的核心競爭資源,這種“能本管理”就是迎合了這個時代的需求,專門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企業的實際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擁有高素質人才才能談創新,因此這種“能本管理”是對人的培養,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級階段。
(五)提升管理主體創新能力
培育主導管理創新前沿和領導市場競爭潮流的“企業家階層”。政府應著眼于為企業家提供一個開放和寬松的環境,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與晉升體系,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企業家資格認定系統、繼續教育培訓機制等,以促進企業經營者職業化。同時,應注重全員性創新,需要員工的理解、合作與參與,重點學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考慮實行公有產權與個人產權的聯合,讓企業員工自愿持股,使責、權、利真正統一。
(六)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創新
要在總結成功企業戰略管理經驗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創新戰略。這種戰略需要有適合的高素質管理者,能夠響應戰略管理的新要求,將企業面臨的問題一一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將相關要求進行重新整合,嚴格按照企業戰略管理的各個要素進行整合,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建立高層決策者戰略評價機制,妥善地實施企業內外交易性戰略,通過核心能力分析,幫助企業把握核心能力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注意核心產品的戰略性市場開發,為企業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質保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若要實現創新,就需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限制條件,因此本文主要歸納了一些適合企業實際情況、與時俱進的管理創新方法,希望能夠對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產生一定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薇,尚立.企業管理創新途徑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58-60.
[2]顏寧.企業管理創新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6.
[3]段宏亮.濱海新區工業企業精益管理創新途徑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周璐.企業管理創新及途徑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35:89.
哈爾濱商業大學
摘要:如今,許多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發展,不得不承受許多壓力,若要在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把管理創新放在突出地位上,不斷改進舊的管理理念、組織機構、人力資源設置和不適合的企業文化。本文主要從企業管理創新途徑問題進行了研究,歸納一些適合現代企業的管理創新途徑,旨在通過這些途徑幫助現代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對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現狀及創新途徑研究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途徑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一個企業能否成功的標志。在企業中,管理創新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因為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對自身進行管理變革。
一、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
近幾年來,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的速度和擴散的程度在逐步加深,全球市場產品同質化程度在進一步加強。在此新形勢下,戰略管理逐漸得到重視,許多企業開始把培育核心能力作為企業戰略的重點。據調查,這些企業多具有經營戰略,能夠根據經營環境和執行情況的變化進行戰略調整,其中部分企業應用了成本領先戰略、產品服務差異化戰略和聚焦戰略并取得了成效。多數企業以直線職能制為主,部分采用事業部制、矩陣制、多維立體制等組織結構,組織形式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但是組織結構選擇和設計過于單一,管理跨度過寬,直線指揮系統與職能參謀系統相互交叉,管理組織的適應性差、工作效率低下。
許多企業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盡管許多企業制訂了人力資源規劃并與經營戰略相結合,在員工培訓與再教育上設有專門機構和培訓計劃;但是大多數企業并不能使員工與企業發展融為一體,較少企業有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計劃。
中國的企業管理在上述現狀中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創新,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發國家企業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創新中的實踐問題是一個最大的癥狀,在實踐過程中,存在創新意識不足,觀念落后,領導全局戰略觀薄弱等問題。而且企業管理創新人才十分匱乏,雖然企業管理是以人為本,但很顯然,這一方面的軟硬件實力存在明顯不足。
二、推進企業管理創新的措施
根據上述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現狀和突出問題的分析,認為國內企業需要在把握現有形勢的情況下,認真探索出符合“中國模式”的管理體制。措施概括如下:一是轉變觀念,建立創新戰略思想,轉變競爭觀念與知識體系。二是完善體系,加快人才培養速度與質量,提高中層領導者的創新意識和管理實踐。三是以人為本,實現多元化管理創新目標。企業為利益相關者服務,向員工持續提供客戶化的人力資源產品與服務。四是進一步推進信息化管理的進程,引導企業構建電子商務平臺和信息門戶,實現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的優化創新。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實現途徑
(一)積極推進企業組織結構創新
組織結構創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考慮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對未來的經營方向、目標和活動進行系統籌劃,建立起以市場為中心的市場信息、宏觀調整信號和及時做出反應的反饋應變系統,注重資產經營、資本金的積累等。
(二)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內部創新和外部創新兩方面。內部技術創新主要通過資源的優化、積累和共享使自身知識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實現企業的內部技術創新。外部技術創新包括技術外購、企業聯合創新、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和風險投資創新等。
(三)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創新
加強企業管理制度創新目的是建立一種更優的制度安排,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率。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創新離不開社會經濟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組織形式及人們認識程度,與企業內部和外部緊密相連,其中包括企業產權制度創新、企業組織制度創新、企業管理制度創新和企業分配制度創新。
(四)樹立“能本管理”觀念
“能本管理”是一種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是“物本管理”過渡到“人本管理”的更高層次深化。在信息時代,企業管理要做到以人為本,最大程度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智力,從而使企業快速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二十一世紀的企業最大財富就是人才,人才也是各個企業的核心競爭資源,這種“能本管理”就是迎合了這個時代的需求,專門以人的能力為核心的管理。企業的實際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擁有高素質人才才能談創新,因此這種“能本管理”是對人的培養,走向人本管理的高級階段。
(五)提升管理主體創新能力
培育主導管理創新前沿和領導市場競爭潮流的“企業家階層”。政府應著眼于為企業家提供一個開放和寬松的環境,建立一套科學、公正的考核與晉升體系,建立經營者人才市場、企業家資格認定系統、繼續教育培訓機制等,以促進企業經營者職業化。同時,應注重全員性創新,需要員工的理解、合作與參與,重點學會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考慮實行公有產權與個人產權的聯合,讓企業員工自愿持股,使責、權、利真正統一。
(六)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創新
要在總結成功企業戰略管理經驗基礎上,制定合理的創新戰略。這種戰略需要有適合的高素質管理者,能夠響應戰略管理的新要求,將企業面臨的問題一一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將相關要求進行重新整合,嚴格按照企業戰略管理的各個要素進行整合,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建立高層決策者戰略評價機制,妥善地實施企業內外交易性戰略,通過核心能力分析,幫助企業把握核心能力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注意核心產品的戰略性市場開發,為企業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質保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若要實現創新,就需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在實踐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限制條件,因此本文主要歸納了一些適合企業實際情況、與時俱進的管理創新方法,希望能夠對國內企業管理創新產生一定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薇,尚立.企業管理創新途徑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11,10:58-60.
[2]顏寧.企業管理創新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6.
[3]段宏亮.濱海新區工業企業精益管理創新途徑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周璐.企業管理創新及途徑問題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