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霽
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飛速發展,高職院校是培養專門高素質綜合性旅游人才的場所,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找尋出解決的對策,更好地使高職的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培養出企業所需的旅游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旅游管理;校企合作;問題;對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國旅游業飛速發展,不斷壯大,我國旅游業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350萬人。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對旅游應用人才的需求,截止去年,我國旅游業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了1000萬次,旅游業就業人員的總量就可達到1億人次。旅游業的發展急需大批綜合性旅游人才,需要較強的實踐能力。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大批具有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旅游人才。這就使得校企合作成為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發展的有效手段,以便更好的使高職的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培養出企業所需的旅游專業畢業生,培養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應用型、實踐型人才。
一、旅游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校企合作方式比較單一
校企合作有很多的實現方式,但是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院訂單合作、頂崗實習、以企入校為主,其余主要的校企合作方式應用甚少,此外,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都集中在實踐教學上,合作思路狹窄,方式單一,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行政管理不到位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幾乎都是由各系自主運行,缺乏獨立、統一的管理,結果很容易導致校企合作的管理不規范、不到位,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還缺乏長遠的規劃。當前我國的校企合作還存在監督不足,缺乏評價和監督機制,這也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與企業雙方的積極性,[1]侵害了校企雙方的利益,校企合作的質量不高。
(三)企業參加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
雖然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建立起眾多的校外實訓基地,并與眾多的旅游企業合作簽訂了產學協議。但是,當前的校企合作在合作深度、廣度上還很不足,有待于進一步的發展。高職院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不夠,存在一定的“脫節”,并未形成一定的“互利共生”運行機制。學校的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學場所還不完善,實踐教學方面還存在不足。在合作取向方面,應用性教育取向還不明顯,企業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根據數據顯示,很好積極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很少,參與校企合作中的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停留在較淺層次上。
(四)校企合作的監督評價制度缺乏
要想校企合作長期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要建立良好的監督評價機制,但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大多沒有建立起監督評價機構,[2]并沒有對校企合作在投入、過程中的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與監督,目前現有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校企雙方形成固定的監督檢查,雙方的義務和權利都缺乏細致的規定,合作的質量不佳,監督評價力度不夠。
二、完善旅游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政府導向作用
校企合作是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水平的有效方式。我們要在發展高職教育的過程中,看到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政府的支持是校企合作的動力,要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就必須大力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完善政府的導向機制,利用多種手段引導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形成推動校企合作發展的動力。首先,在法律保障方面,通過立法推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使政策執行具備強力的保障。完善的法律體系作為保障,修訂和完善職業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3]政府要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其次,在投入保障方面,政府要加大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投資力度,提高高職教育的經費投入,增加在資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力度。
(二)建設校企合作動力機制
校企合作是一種經濟行為。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無論高職院校采取什么策略,企業都不會積極合作的。要形成有效的合作,就必須找到雙方利益的結合點,建立利益驅動機制,調動校企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在校企合作過程中,要發揮企業的積極性,為高職學生提供優良的實訓環境,保證學生學以致用,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建設校企合作文化,加強校企文化融合
高職的校企合作不單要從外部進行建設,還要加強自身的文化機制建設。校園文化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引導的作用。高職校園文化要設法與合作的企業文化相融合,營造出工作、學習兩種文化的共通融合。首先,要營造“重技術”的校園文化氛圍。高等院校要在各個教學方面體現出“重技術”,以技術為導向的,營造起 “學技術”、“重技術”、“練技術”的文化氛圍。其次,樹立“服務”企業的辦學理念。職業院校應把“服務企業”作為辦學的價值取向,在人才培養方面,以“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為辦學宗旨,在校企合作過程中,滿足自身發展人才需求。[4]再次,利用企業文化,實現校企文化互融。企業可以利用學生實習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本企業的文化,幫助學生在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下,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袁衛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1(33).
[2]蔡玉華,胥振國,范高富,宮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意義、模式、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08).
[3]董琦,張英楠.校企合作視閾下旅游管理專業實訓課模式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3(02).
[4]余芝軒.校企合作的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