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在榮
摘要:船舶安全是航運企業的生命線,在航運企業實際管理中,船舶安全管理的重點都放在技術、安全部門,對于將安全觀念引入到經營活動和船舶管理活動之間的結合部位,將船舶安全預控措施提前到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存在客觀上的難度,但對提升航運企業安全管理大有裨益。本文作者從生產經營活動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安全預控措施提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闡述了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安全預控措施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船舶經營;安全措施;種類
水路運輸相比陸路和空中運輸具有運量大、運輸成本低的天然優勢,而且地球面積70%以上為海洋所占據,水路運輸四通八達,因此在國際貿易中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貨運。隨著高科技的不斷進步船舶運輸業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但是海上事故卻還是頻頻發生,這些事故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重大的海上事故,不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而且可能使航運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可能造成企業倒閉。
確保船舶及其貨物等財產不受損失,確保船上人員安全與健康,以及保護海洋環境不受污染,作為船東的基本責任,也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實踐過程中,為達到船、貨安全目的,使得船舶能在海上安全營運,航運企業都在狠抓船舶安全管理,包括航行、貨物操作、拋錨、靠離泊作業等方面。然而,這些控制措施大部分都發生在航次合同訂立、航線確定之后,大部分航運企業對于將安全預控措施提前至經營活動過程中即航次合同談判過程中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在油輪經營活動過程中對船舶安全的初步控制的一些看法。
一、安全預控措施提前的益處
安全預控措施提前到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可以提前判斷出潛在航次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制訂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為安全措施的實施爭取到更長的準備時間;如評估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仍不能消除危害,可停止合同談判、拒簽合同,防止損失的擴大;還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事前考慮不周,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出現不安全現象,導致合同執行受阻、各方推諉扯皮,喪失解決問題的主動權,防止商務糾紛的發生。
二、如何將安全預控措施提前實施
上文已提到,在實踐過程中,航運企業大部分安全預控措施的采取都發生在航次合同訂立、航線確定之后。當然,這與現代航運企業內部管理模式有很大的關系?,F代企業制度崗位分工很細,各人都在各自崗位職責內開展工作,航運企業中,具體經營和管理工作也隸屬于不同部門、不同人員負責。經營人員負責攬貨、合同談判,而船舶管理人員負責船舶技術以及安全管理,兩者分工不同,專業技能也不同,對對方專業知識以及工作流程也缺乏了解,客觀上造成了負責安全的船舶管理人員難以將船舶安全預控措施提前貫徹到攬貨經營談判過程中。從我的工作實際來看,前期的安全預控主要靠經營人員意識觀念、工作經驗以及公司的部分規定,無論是哪一方面,都很難考慮全面。比較可行的實踐方法還是要從源頭經營人員處發起,在提升經營人員安全預控意識觀念、積累工作經驗的同時,由經營人員在合同談判過程中主動和管理人員溝通,將雙方各自所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楔入到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也將船舶安全預控措施提前到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
三、油輪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安全預控因素
(一)航線、航區
經營人員在攬貨時,要考慮到貨物運輸所經由的航線、航區中是否有對船舶安全不利的影響因素,如戰區、海盜區、IWL除外區、冰區、政治敏感區等等。如果采取航線選擇、護航、增添裝備、加強值班等必要防范措施能夠使船、貨、人處于安全可控狀態的,合同談判時可以接受,但需要對增加的責任和費用在合同中予以明確,保證合同的順利執行。另外還要注意航行特殊區域額外保險的安排作為防范安全風險的補充。
(二)貨物特性
油輪運輸中我們需要了解的油品特性指標主要有:密度、裝貨溫度、特定溫度下的運動粘度、傾點、有害氣體揮發程度等等。這些油品指標要結合船舶設備設計能力綜合判定船舶是否適合裝載。對于超出船舶設計能力的要拒絕承攬,如若合同談判時貿易貨品尚未確定,合同中應當對裝載貨物做出一定的限制,避免貨物上船后使船舶以及貨物本身陷入不安全境地。
(三)裝、卸港口以及碼頭限制條件
對于裝、卸港的安全性或者說安全港的問題一般運輸合同中規定為租家有保證安全港口的義務,但近來國際大石油公司以及一些知名國際石油貿易商利用強勢的貨主地位在運輸合同中修改條款,不再對安全港口負有絕對義務,以減輕其責任。這就需要油輪船東需要更多關注裝、卸港口包括碼頭狀況,盡可能全面的收集港口、碼頭信息,提前制定在港安全措施。
(四)補給
補給包括船舶燃、潤料補給和船員生活物品補給。這一點在攬貨經營中容易忽視,尤其是對船員生活物品補給方面往往考慮不足。補給必須要提前做出計劃安排,尤其是要執行航線較長的貨源計劃時,一定要將補給的時間、地點和備選地點提前考慮。
以上內容僅是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對工作中一些經驗進行了部分歸納、總結,與大家共享。不過在航運企業實際管理中,船舶安全管理的重點都放在技術、安全部門,對于將安全觀念引入到經營活動和船舶管理活動之間的結合部位,將船舶安全預控措施提前到攬貨經營活動過程中,存在客觀上的難度,但對提升航運企業安全管理大有裨益,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