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國明
摘要:作為一個在我國市場化過程中新興的且必須面對的問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提升是當務之急。然而,在提升這一能力的過程中卻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挑戰。其中,尤其是外在于企業自身運作能力之外的一些因素,尤其值得全社會的重視,包括法律、經濟和社會幾個大的方面。應該說這是一個全方位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和財政部2006年新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的發布,我國會計政策理念開始從講究規則轉為為講究原則,允許財務人員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做賬。如此以來,就給我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考驗,尤其是對企業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然而,這一能力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具體來看,從企業運作的外在環境上有如下一些困境。所謂企業外部因素,指的是經濟組織運行過程中必然接觸,但又不在自己的設置之內的一些因素,包括法律因素、經濟大環境、文化背景等等。
一、法律因素
法治社會,不論個人還是組織勢必或多或少要與法律打交道,作為經濟組織中涉及財務事務的一項工作與法律的關系自然更為密切。應該說,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法人單位,其所有的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影響,在會計政策方面尤其如此。首先講企業在選擇自身的會計政策與會計運行方式時必須是依據國家已有的法律法規,乃至政策規范,包括《會計法》、《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等,而且還要嚴格符合有關的經濟事務法,包括《公司法》、《稅法》、《證券法》等。
其中,尤其是2001年實施的《會計法》對會計職業判斷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一些法制觀念淡薄的企業明確了會計信息造假的法律后果,一定程度上為會計信息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在關于作假單位的處罰中明確了企業法人及相關主體的責任,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輕的也可能導致企業破產,從而為會計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當然,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只是提供了一些限制性的規定,而且存在著定義不清醒,解讀不明確的問題,因而只能說,它是會計職業判斷令行禁止的依據,而非全部。更何況,經濟社會變化迅速,法律往往具有時效性,需要不斷修訂完善。
二、經濟因素
會計工作是經濟體制的一種反應,按部就班的計劃經濟需要的是按規矩按條例辦事的會計人員,他們只需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即可。比如,傳統會計工作中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固定資產折舊的管理,會計人員只需要根據相關規定一項一項記錄、反映。會計工作零零碎碎,幾乎沒有什么需要會計職業判斷的業務。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激烈的競爭是其顯著特征,各種要素頻繁流轉,企業之間的可理解性變得極為重要。因此會計工作,尤其是會計職業判斷需要考慮其他企業的指標可比性和能夠提供使人理解的信息,一些國際交流頻繁的企業更要考慮國際會計標準與慣例,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這種從經濟組織內部關注轉向外部經濟大環境的關注,絕不僅僅是某個會計行為或會計程序的變動,而是牽涉到會計工作整個理論結構和會計人員整個人生觀、價值觀的轉變,因為不同的經濟體制所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行動主體。一方面不同的經濟環境決定了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一方面合理合適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夠反過來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管理與控制的有效進行,甚至是推動經濟的向前發展。正是因為其中的高度相關性,國家財務部門近年來加強了經濟組織財務會計信息的檢查評定,從其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多個方面進行信用等級分類管理,一定程度上引導著會計職業判斷向著應然方向發展。
三、社會文化因素
文化一般情況下是指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更多的時候,文化僅僅是指非物質的精神財富,比如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如果對文化做個分類,我么可以引用霍斯蒂德的四種社會文化因素,即個人主義、權力距離、陽剛之氣和不確定性規避。[1]所謂個人主義的社會,是指相對于集體主義社會更傾向于一種個體間獨立交織的社會結構,而不是緊密交織、融為一體的構架;所謂權力距離是指一個社會中人們對于等級劃分、權力不平等的接受程度;陽剛之氣是指社會文化中性別功能、崇尚成功、強調效率的程度;而不確定性規避是指社會對于不確定的未來所感到不安的程度。
研究揭示,在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會計實務的處理會選擇更靈活的、更個人獨立性的判斷,也更傾向于用激進的、帶有風險的方式進行會計決策。而崇尚集體主義的社會則會與之相對,選擇一種更謹慎、更有例可循的處理方式,避免判斷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在權力距離大的國家,會計職業判斷往往難以實現,那些統一性高、保密性強的會計原則會更為青睞。有強烈不確定性規避偏好的社會也會以崇尚穩健的會計事務處理方式為主,青睞會計事務的同一性和保密性。陽剛型社會倒是與個人主義社會更為相近,會計政策也會追求重個人成就、重決斷能力,從而導向激進主義的會計政策。[2]
顯然,我國的傳統文化及社會氣質更多地表現出一種集體主義的、強不確定性規避、大權力差距及低陽剛之氣,在這種文化傳統中,會計職業判斷的獨立性、權衡性很難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楊宗昌,喬旭東.論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J].會計之友,2000(11)8-10.
[2]李雄飛.會計職業判斷淺析[J].企業經濟,2004(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