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佼
摘要:物聯網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其響應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需求,作為智慧農業技術,其不僅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還可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提高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業信息的普及。本文主要針對物聯網技術在我國智慧農業中的促進作用進行詳細的分析,旨在通過分析找到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途徑。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角度;智慧農業;實施方案
中國是著名的農業大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尤其是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智慧農業的發展,利用物聯網技術是發展我國智慧農業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物聯網技術是利用現代化的通信技術手段對農業生產進行跟蹤和監控管理,改變了傳統農業只靠自己經驗種植的弊端。物聯網技術使準確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監控完全智能化,能夠及時發現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準確指出問題發生的位置,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這樣可以大大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一、智慧農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與傳統農業只靠經驗種植的方法相比,智慧農業更傾向于收集和整理農業生產中的寶貴經驗,通過物聯網技術將這些有效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然后共享。
(一)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現狀
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十分重視這一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隨著業設施不斷改建,我國的農田灌溉設施更加完善,農業電網設施也更加完備,農村的水利設施也得到了完善,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由量的進步變成了質的發展,可以說基本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但區域的發展不平衡,東部農業發展明顯高于西部,東部農業占據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因此農業基礎設施相對發達。
(二)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現狀
除了城市,許多村鎮都已經引入了互聯網,一些發展較快的村鎮甚至實現了光纖網絡,實現了網絡普及。這也為我國的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運用提供了基礎從種植到收獲到銷售整個的流程記錄和研究農業產品的信息,同時還通過物聯網技術對農業的農田、土壤和水利等進行合理的分析和分配,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三)物聯網技術在農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我國信息化并未得到真正的普及,受限于現有條件的限制,一些農村的基礎設施依然不完善,在物聯網技術在普及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第二,農村缺乏專業的物聯網技術人才,這就導致我國農業難以得到發展。第三,技術層面由于我國的農村寬帶技術還不是很完善,所以缺乏信息技術層面的支撐,這也是造成物聯網技術難以在農業生產中全面普及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新技術推廣應用不足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方面的應用還包括對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這項工作盡管備受重視卻尚處于初級階段,因此遇到問題在所難免。比如當地的農業生產現狀不同、網絡普及程度不同、人才和技術水平不同,這些都造成了新技術的推廣受到了限制。還有一些運營商為了獲得利益的最大化,在資源分配上設置的十分不合理。這樣就會造成訪問受限和信息共享不暢通等問題,甚至農民需要對新技術進行購買,這樣所造成的后果不僅僅是減少了農民的收入,還會阻礙新技術的推廣,在農村中真正普及新技術必然會有很大的阻礙。
二、從物聯網技術方面對智慧農業進行的方案設計
(一)物聯網技術的指導思想
我們要通過以點帶面的方法對物聯網技術實施試點應用,然后針對各地的不同情況,進行符合地區特色的規劃和實施。我們要以增加農業產品的產量、提高農業產品的質量、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為動力,不斷構建物聯網,收集和推廣各項農業生產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實現農業生產各項資源的有效整合,把農業生產的產業鏈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延伸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加快我國農業和國際化接軌的速度。
(二)物聯網技術的方案架構
物聯網技術的方案架構設置需要秉承節約、不浪費的原則,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整合,然后通過物聯網共享信息資源,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研發。研發工作的開展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實現良性循環,這也正是物聯網技術的方案架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智慧農業中,物聯網并不是獨立的模塊,而是通過這種方案架構形成一個復雜的整體網絡。其架構主要包括田間管理框架、水文管理框架、種子管理框架、氣象管理框架、流轉管理框架、蟲害管理框架、農藥管理框架、農機管理框架、物流管理框架、加工管理框架和電力管理框架等眾多的組織框架。這些方案架構總體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人才的進步。農業因此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物聯網得到了進一步普及。在物聯網的影響下,農業生產具備安全、可靠的網絡運行環境,各項數據和信息都能得到有效的共享。
(三)物聯網技術的組織保障
針對物聯網技術需要進行認真的規劃和設計,因這一技術涉及到的方面眾多,因此對其要求很高。物聯網設計需要強化頂層設計,不能出現重復建設的浪費現象。在此基礎上需要大量的人員和資金投入,為了使這一技術順利規劃和設計,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技術組織保障,做好物聯網技術設計工作。為了進一步完善組織保障,政府部門要加以大力支持,針對發生的問題及時跟蹤和解決,派專人小組認真解決和協調,切實保證物聯網技術的規劃和設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智慧農業的發展,必須要通過開展物聯網技術才能得以實現。為了使我國農業擺脫傳統農業的模式,發展智慧農業,需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物聯網技術加以實施。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而言,物聯網技術是農業改革的重要標志,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交流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彥波.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6,05:69-71.
[2]徐洪武.基于農業物聯網融合的休閑農莊規劃設計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4.
[3]施小飛.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
[4]熊大紅.基于本體的農業物聯網信息智能管理機制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5]楊光輝.基于物聯網的精準生態農業系統構建[D].復旦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