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凌敏
白城市衛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效果的臨床探討
盛凌敏
白城市衛生急救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目的觀察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以來筆者在白城市某二級醫院進修期間回顧性調查和筆者參與治療的110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患者,分別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及其自擬中藥方劑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6例,有效2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4.54%;觀察組患者中,顯效35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9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數,改善大便性狀,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自擬中藥方劑;脾腎陽虛;糖尿病;辨證加減;療效觀察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體內三大營養素代謝及其酸堿平衡紊亂的一種全身慢性代謝性臨床病癥,疾病的發生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1]。脾腎虧虛是糖尿病的常見中醫證型,健脾益腎是其基本治療原則[2]??诜堤撬幬锸侵委?型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但治療效果有時不甚明顯。在此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的穩定程度,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為此,以2015年1月以來筆者在白城市某二級醫院進修期間回顧性調查和筆者參與治療的110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患者,分別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及其自擬中藥方劑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月以來筆者在白城市某二級醫院進修期間回顧性調查和筆者參與治療的110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且中醫辨證為脾腎陽虛型[3],患者體虛,四肢冰冷無力,腰腹酸軟,脈象微弱,舌苔泛白。排除由其他疾病引起腹瀉患者、出現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出現嚴重炎癥反應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藥敏試驗中對治療所用藥物過敏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齡48~65歲,平均(中位)年齡54.5歲;病程1~15年,平均(中位)病程8.0年;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45~64歲,平均(中位)年齡53.5歲;病程2~13年,平均(中位)病程7.5年。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平均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糖尿病基礎治療。治療措施包括飲食和運動治療,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250 mg/次,3次/d;也可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必要時應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腹瀉者沖服思密達3g/次,3次/d;患者腹瀉程度嚴重,出現脫水癥狀,應給予補液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以上治療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進行辨證加減治療。自擬中藥方劑組成為:肉桂、山茱萸、茯苓、知母、葛根、制附子、炒白術、丹皮、枸杞子、五味子、炙甘草等適量。辨證加減:偏腎陽虛肉桂加倍,偏腎陰虛知母增加使用量。用法:上述諸藥水煎2次并各取汁液100 mL,混合后每次服用100 mL,1次/d。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4個月的治療后依據標準判定療效。
1.3 觀察項目和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FBG和PBG變化情況,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評定。療效分為3個等級:①顯效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FBG和PBG下降到正常范圍或下降40%以上,大便次數恢復正常,大便性狀基本恢復正常;②有效是指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FBG和PBG下降20%~40%,大便次數有所減少,大便性狀有所改善;③無效是指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甚或惡化,FBG和PBG下降在20%以下甚或升高,大便次數未減少甚至增多,大便性狀無好轉。
1.4 統計方法
兩組患者療效情況以絕對數和相對數(總有效率)表示,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組內觀察總例數×100%,療效和總有效率的比較分別采用秩和檢驗和χ2檢驗進行統計推斷。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完成4個月的治療。治療結束后,按照標準判定的治療結果為: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6例,有效2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4.54%;觀察組患者中,顯效35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9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比較
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可見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的效果較為滿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糖尿病患病率有逐年增長的趨勢。1型糖尿病是胰島β細胞破壞后所致胰島素絕對缺乏而出現的一種類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失正常而出現的一種類型糖尿病,臨床以2型糖尿病最為多見,約占95%左右[4]。西醫治療2型糖尿病治療采用飲食和運動治療,聯合服用口服降糖藥(鹽酸二甲雙胍片等)或皮下注射胰島素制劑,但有的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5]。糖尿病患者沒有得到很好治療可能出現神經病變,其中20%左右的患者可出現腸功能紊亂[6]。這類患者主要以腹瀉、便秘交替發作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且在病情發展到中晚期時,這類患者腹瀉癥狀會發展為糖尿病性腹瀉。糖尿病性腹瀉可能和腸道胃動素的分泌過多有關[7],其發病機制為:糖尿病患者內分泌失調,引發神經病變,神經功能出現障礙,提高交感神經活性,加劇腸蠕動,引發腹瀉的發生。頑固性和間歇性為糖尿性腹瀉的主要臨床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腹脹、腸鳴、脂肪瀉、大便增多、水樣便,發作時間主要在清晨或者夜間,腹瀉次數每天多達20次,嚴重者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目前,在臨床上,治療糖尿病性腹瀉多以西醫內科對癥治療為主,但治療效果不甚理想。中醫學認為糖尿病屬于“消渴”的范圍,糖尿病腹瀉屬于“泄瀉”的范疇,是由于脾腎虧虛、陽虛氣弱、正氣減傷、完谷不化導致腸間水濕積滯引起的。糖尿病腹瀉實質為脾腎陽虛,治療應以溫腎健脾為本,固澀為標。該研究以2015年1月以來筆者在白城市某二級醫院進修期間回顧性調查和筆者參與治療的110例脾腎陽虛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具有可比性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患者,分別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及其自擬中藥方劑治療。自擬中藥方劑中,葛根具有清熱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8];五味子具有斂氣滋腎的作用,諸藥配合使用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潤燥的效果,發揮健脾養腎的功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9]。
該研究中兩組患者均完成4個月的治療。治療結束后,按照標準判定的治療結果為: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6例,有效2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4.54%;觀察組患者中,顯效35例,有效1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91%,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效果和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可見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的效果較為滿意。
綜上所述,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自擬中藥方劑辨證加減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患者的大便次數,改善大便性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汪會琴,胡如英,武海濱,等.2型糖尿病報告發病率研究進展[J].浙江預防醫學,2016,28(1):37-39,57.
[2]李相軍.益氣活血方在Ⅱ型糖尿病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1):123-124.
[3]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十七)[J].湖北中醫雜志,2003,25(11):57.
[4]趙滿紅,鄭雙雙,王兆品,等.寧波市某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6,17(3):187-192.
[5]高蕾莉,紀立農,陸菊明,等.2009-2012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藥物治療與血糖控制狀況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7):594-598.
[6]姜紅,徐勝東,李彥明,等.自擬穩糖湯治療2型糖尿病脾腎陽虛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0(23):6594-6595.
[7]周愛珠.溫脾祛濕化痰通絡法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5):72-74.
[8]阮智超,嚴小軍,涂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之回顧與進展[J].江西中醫藥,2016,47(3):68-70.
[9]栗明,楊珊娜,楊可,等.中藥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1):107-110.
R58
A
1672-4062(2016)10(b)-0030-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030
2016-07-28)
盛凌敏(1960.10-),男,吉林白城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中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