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野,彭雷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神經內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分析
崔野,彭雷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神經內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目的探析臨床治療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方法與效果。方法選擇該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西醫治療,而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運用中醫聯合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的NIHSS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NIHSS評分明顯下降,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還能減輕神經功能損傷,改善患者預后。
糖尿病;急性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臨床效果
急性腦出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并且因為大部分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還嚴重影響預后[1]。當前臨床上在治療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時,主要為西醫治療,但是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因此,該文對中西醫結合運用在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為(5.8±3.6)年,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為(64.5±9.9)歲,其中50例為男性、30例為女性,出血部位:20例為腦室出血、5例為腦干出血、30例為基底核區出血、10例為小腦出血、15例為腦葉出血,采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兩組,每組40例。入選標準:①有糖尿病病史;②符合急性腦出血診斷標準,且經顱內MRI或者CT檢查結果確診;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④患者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異常或者意識障礙者;②合并周圍神經損傷性疾病;③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④不愿意參與研究者。兩組的基本資料如出血部位、病程等對比無區別(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降低顱內壓、預防應激性潰瘍、脫水、降血糖以及營養支持等。
1.2.1 對照組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再運用丁苯酞聯合治療,即運用100 mL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00041,規格100 mL:0.9 g氯化鈉與25 mg丁苯酞)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2次/d,連續治療5 d。
1.2.2 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運用中醫聯合治療:①麝香四黃湯。藥方組成成分包括羚羊角粉、天竺黃、珍珠粉、牛黃、冰片、麝香以及黃芩,運用清水對上述藥材進行煎煮,取汁200 mL,100 mL/次,早晚各1次,1劑/d,連續治療5 d。②針灸治療。運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膚后,運用梅花針對患者的甲狀軟骨兩側進行扣刺,微出血后,運用干棉擦干凈血跡,隔天進行1次針灸,連續治療10次。
1.3 觀察指標
運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分別于治療前后評價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分與治療效果呈反比關系。同時,記錄兩組的空腹血糖和住院時間。
1.4 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治療效果:臨床痊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90%~100%,且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治療前下降49%~89%,且病殘程度為1~3級;有效。相比較治療前而言,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18%~45%;無效。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2]。
1.5 統計方法
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運用t檢驗組間NIHSS評分對比,并且運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運用χ2對組間治療效果對比進行檢驗。
2.1 兩組NIHSS評分治療前后比較
兩組NIHSS評分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NIHSS評分下降明顯,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對比[分,(±s)]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30.58±7.66 30.29±7.56 1.242>0.05 18.19±4.25 10.11±2.32 9.881<0.05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血糖水平低,且住院時間短,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組別空腹血糖(mmol/L)住院時間(d)對照組(n=40)觀察組(n=40)t值P值6.89±1.82 5.66±1.09 4.824<0.05 13.5±2.3 8.9±1.2 8.524<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有報道顯示,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出血與水腫有關,并且患者的死亡率與水腫程度呈現出正比關系,相比較非糖尿病急性腦出血患者而言,糖尿病合并急性腦出血患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所以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尤為重要[3]。中醫學上將腦出血劃分為“中風”范疇,認為其發病與痰熱滯留、腑實不通、痰熱內盛、脈絡阻塞等有關,治療通常堅持化痰清熱、通腑瀉濁的基本原則。麝香四黃湯中的黃芩具有解毒、清熱燥濕之功效;麝香可以止痛消腫、活血散結、開竅醒神;冰片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牛黃可以息風止痙、清熱解毒;珍珠粉具有解毒生肌、安神定驚之功效;天竺黃可以涼心定驚、清熱豁痰;羚羊角粉具有清肝明目、平肝熄風之功效,諸藥合用,則可以充分發揮通腑泄熱、化痰開竅之功效[4]。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麝香四黃湯可以改善D-二具體和血漿內皮素水平,對血腫吸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減輕水腫,降低血糖,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針灸能夠使血漿內皮素水平降低,使血漿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升高,使腦組織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使腦組織損傷減輕,有助于修復組織損傷[5]。此外,針灸與中藥聯合治療,還可以使組織損傷修復能力增強,對神經細胞進行保護,有效控制顱內壓,改善臨床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6]。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為95%,高于對照組的80%,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血糖水平低、NIHSS評分低,這一結果與杜慶娟[7]研究報道一致,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有助于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降低致殘率,值得推廣。
[1]劉美.腦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4(20):163-164.
[2]吳宏靖,石峰,宋秀婧.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方法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4(19):78-79.
[3]馬文慧.急性腦出血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1):58.
[4]王銀霞,趙世剛,張國華,等.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腦出血患者病情及預后研究[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2,22(16):360-364.
[5]徐昕.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合并糖尿病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21(19):4634-4635.
[6]Mancia G,Parati G,HennigM,et al.Relation betwee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arotid artery damage in hypertension:baseline data from the European Lacidipine Study on Atherosclerosis(ELS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13(21):1315-1322.
[7]杜慶娟.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9):8.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07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071
2016-07-19)
崔野(1983.10-),男,黑龍江北安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