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景濤,鄭玲蓉,鄭穎
1.福州巿第四醫院,福建福州 350000;2.福州市第二醫院,福建福州 350000
心理干預、鹽酸舍曲林聯合治療糖尿病抑郁癥患者對其HAMD評分、不良反應的影響
鄭景濤1,鄭玲蓉2,鄭穎2
1.福州巿第四醫院,福建福州 350000;2.福州市第二醫院,福建福州 350000
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聯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糖尿病抑郁癥的臨床療效。方法該次研究對象來源于該院收治的糖尿病抑郁癥患者90例,依據治療方式分組,其中對照組(n=45)采用鹽酸舍曲林治療,觀察組(n=45)基于對照組加用心理干預,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治療前后HAMD評分。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7%,明顯低于觀察組88.9%(P<0.05);兩組治療前HAMD評分對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對照組為17.8%,對比P>0.05。結論鹽酸曲舍林聯合心理干預治療糖尿病抑郁癥效果優良,不良反應少,還可有效降低HAMD評分,值得推廣。
心理干預;鹽酸舍曲林;糖尿病抑郁癥
糖尿病為臨床發生率較高的身心疾病,其發病密切關聯于心理因素,易并發心理障礙,最常見的為抑郁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不良刺激源逐漸增加,抑郁癥與糖尿病患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對人們身心健康存在嚴重威脅。糖尿病與抑郁癥互為影響因素,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癥后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導致糖代謝控制不良,大幅度增加慢性或急性并發癥風險。近年來研究證實[1]心理干預聯合抗抑郁藥可將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明顯改善,緩解或消除抑郁癥狀,便于將糖代謝水平控制住,進而改善預后。該文為具體探討心理干預聯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糖尿病抑郁癥的臨床效果,現將患者90例納入該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來源于該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抑郁癥患者90例,均與WHO頒發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相符,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不低于21分。排除精神障礙、腦器質性及嚴重軀體疾病患者;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濫用或依賴藥物、酒精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依據治療方式分組,其中對照組(n=45)采用鹽酸舍曲林治療,觀察組(n=45)基于對照組加用心理干預。對照組中24例為男性,21例為女性;年齡為39~78歲,平均(58.7±7.2)歲;病程為1~14年,平均(5.6±1.2)年。觀察組中23例為男性,22例為女性;年齡為40~77歲,平均(57.2±6.8)歲;病程為1.5~13年,平均(5.1±1.0)年。兩組在年齡、性別及病程上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性。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降糖方案,控制飲食,給予降糖藥物口服與胰島素皮下注射,將血糖控制住,而后基于此應用鹽酸舍曲林,50~100 mg為劑量,可依據病情調整,1次/d。觀察組基于此加用心理干預,內容有團體治療、認知行為療法及心理咨詢等,具體如下:①認知行為療法:醫護人員保持耐心、熱情及體貼,將患者心理負擔減輕,同時取得患者信任,將工作聯盟創建出來,在心理層面與患者多加接觸,使其了解認知方式、情緒及行為間的關系。講解與糖尿病、抑郁癥有關的疾病知識,使其形成正確認知,同時對自身情況有充分了解,將壓力緩解,將不良行為與情緒矯正。鼓勵患者通過多種方式將抑郁情緒解除或緩解,如集體活動、聽音樂或散步等,鼓勵患者間交流,互相鼓勵,增強抗病信心。②對問題予以客觀評價:找出患者認知歪曲方式,如對未來、自我或體驗的消極感受,醫護人員對患者應保持真誠且無條件關注,并準確共情。③開展團體治療:一組成員包括6~10人,結合患者實際將改變目標設置出來,將不良性認知共同矯正,使患者形成新的科學認知模式后回歸社會環境。多與患者患者家屬溝通交流與互動,使其了解本病危害與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與應對措施等,發揮督促作用,使患者按量按時用藥。④全程監控:及時將不確定因素找出,全程即時評價有利于將治療進程調整。及時將各種障礙處理掉,確保治療計劃順利完成。兩組治療期間不可接受其他心境穩定劑、抗抑郁藥或抗精神病藥治療,療程均為6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HAMD量表評分評定兩組臨床療效,于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評價,痊愈即治療后HAMD減分率不低于75%,顯效為減分率在50%~74%范圍內,有效為減分率在25%~49%范圍內,無效為減分率<25%,總有效率為痊愈+顯效+有效。同時用副反應量表對藥物不良反應予以評價[2]。
1.4 統計方法
處理上述數據用軟件SPSS20.0,計數資料用n(%)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9%,高于對照組66.7%(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對比
兩組治療前HAMD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對比[(±s),分]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對照組(n=45)觀察組(n=45)t值P值31.74±5.18 30.67±5.04 0.427>0.05 19.27±3.75 10.51±2.30 5.396<0.05 7.344 9.152<0.05<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出汗、煩躁及胃部不適,觀察組6例,發生率為13.3%;對照組8例,發生率為17.8%,對比P>0.05,χ2=0.264。兩組均無嚴重并發癥、低血糖與明顯體重改變現象。
抑郁癥基本特征為情緒持續性低落,作為精神疾病的一種對人類身心健康有著嚴重危害。糖尿病為長期慢性疾病,對全身多個臟器功能產生影響。研究稱[3]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癥幾率為36%。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或并發癥影響喪失部分功能,或喪失生活信心,產生心理反應后進展為抑郁,而抑郁又會導致治療依從性差與血糖控制效果差。臨床提出抑郁癥對糖尿病患者主要產生以下影響:抑郁癥對患者生活能力產生全面影響,同樣也對日常血糖監測、運動鍛煉及飲食調整等產生影響,降低患者依從性,導致血糖控制效果差。當前人們逐漸接受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也愈發重視身體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的關系,軀體疾病與抑郁情緒同時對軀體疾病發展產生影響。因此,治療糖尿病抑郁癥患者不僅要對患者血糖予以嚴格控制,使其達標,還要控制患者抑郁情緒,避免促進疾病發展,影響預后及轉歸。基于此,臨床提出基于抗抑郁藥物治療加用心理干預的療法。
研究稱[4]糖尿病抑郁關聯于5-羥色胺異常變化,而鹽酸舍曲林屬于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選擇性高,為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物,其作用機制為通過選擇性抑制突觸前膜再攝取5-羥色胺,增加突觸間隙5-羥色胺濃度后有效抗抑郁;且較少作用于多巴胺、單胺氧化酶,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較少。口服易吸收,用藥5 d左右血藥濃度便處于穩定狀態,長期用藥可下調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受體。心理干預重點為鼓勵患者將抑郁情緒充分宣泄,幫助患者將心理矛盾與問題找出,于更深層面將患者不良認知產生基礎改變,形成新的科學認知模式,增強抗病信心,在治療過程中更加配合。由此可知,心理干預聯合鹽酸舍曲林可改善患者抑郁狀態,對急慢性并發癥予以有效控制,便于血糖控制。該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7%,明顯低于觀察組88.9%(P<0.05);兩組治療前HAMD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治療后HAMD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對照組為17.8%,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報道相近[5]。
綜上所述,鹽酸曲舍林聯合心理干預治療糖尿病抑郁癥效果優良,不良反應少,還可有效降低HAMD評分,值得推廣。
[1]李偉,胡寶春.心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謝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1):3140-3141.
[2]劉娟.鹽酸舍曲林治療2型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伴抑郁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2):1202-1203.
[3]婁彥珍.加味逍遙丸聯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糖尿病伴抑郁癥30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4(13):84-85.
[4]杜能強,陳聃.糖尿病與抑郁癥的相關性探討[J].重慶醫學,2012,41(29):3120-3122.
[5]李新禾,吳婷婷,盧俊華,等.鹽酸舍曲林聯合心理干預治療糖尿病抑郁癥療效觀察[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4):405-407.
R59
A
1672-4062(2016)10(b)-010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01
2016-07-24)
鄭景濤(1958.3-),男,研究生,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糖尿病領域科研、臨床、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