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萍
武漢市第三醫院血液內分泌科,湖北武漢 430060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分析
曹萍
武漢市第三醫院血液內分泌科,湖北武漢 430060
目的觀察胰島素泵(CSII)治療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病程分為初診糖尿病組(N組)和糖尿病組(T組),均給于持續性皮下胰島素泵(CSII)治療1周,觀察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達標情況、每日胰島素用量、低血糖發生率。結果提示短期CSII治療后,N組和T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能良好控制,兩組的均有較高血糖達標率、但N組達標時胰島素用量、低血糖發生率明顯小于T組(P<0.05)。結論短期CSII治療能夠迅速控制各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血糖的達標率,縮減治療時間,但N組患者安全性及血糖達標率更高(P<0.05)。
持續性皮下胰島素泵(CSII)治療;病程;2型糖尿病;短期
隨著2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因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住院患者顯著增多。如何找到一個強有力而安全的降糖方案,是每個臨床醫師,迫在眉睫的思考。胰島素持續性皮下輸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即胰島素泵,可迅速控制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該文在觀察短期CSII治療對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謝情況,以此給糖尿病臨床醫師作為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選取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4例,女63例,年齡29~80歲。依照病程時間將其劃分成2組:病程小于5年,為初診2型糖尿病組(N組)54例患者;病程超過5年,為進展糖尿病組(T組)63例患者。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診斷標準,未經過胰島素強化治療,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飲食控制及運動鍛煉。所有患者停服用相關降糖藥物,同時應用門冬胰島素(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生產的諾和銳)或賴普胰島素(美國禮來生產的優泌樂),每日的胰島素起始總量均按0.6 IU·kg-1·d-1計算,利用胰島素泵(美敦力)進行皮下持續注射。兩組患者均應用血糖儀(美國強生sure step)每日監測血糖8次(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前、晚餐后2 h、睡前、凌晨2點)。胰島素劑量調整標準:空腹血糖>8 mmol/L、6 mmol/L,基礎胰島素每次劑量調整分別為2~4 IU、1~2 IU;餐后2 h血糖>10 mmol/L、8 mmol/L,餐時胰島素每次調整劑量為2~3IU、1~2 IU。1周后,血糖達標標準:空腹血糖:6.0~7.0 mmol/L,餐后2 h血糖:8.0~9.0 mmol/L,若血糖<3.9 mmol/L,無論有無癥狀均視為低血糖。
1.3 觀察指標
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達標率、達標時每日胰島素總量、低血糖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有數據均妥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除年齡有差異外,在治療前采血實驗室檢查項目:HbA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C肽0h、C肽2 h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臨床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治療后血糖控制、每日胰島素用量比較
兩組經治療1周后,按血糖達標標準:空腹血糖:6.0~7.0 mmol/L,餐后2 h血糖:8.0~9.0 mmol/L。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達到有效控制,兩組血糖數值達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SII治療第7天,收集兩組患者當天胰島素用量即為每日胰島素用量。N組每日胰島素用量少于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一般資料比較(±s)
分組年齡HBA1C C肽0 h C肽2 h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N組T組t值P值55.9±11.6 60.5±9.81 -2.3 0.02 10.64±1.939 10.53±2.196 0.27 0.788 1.75±2.297 1.34±1 1.247 0.215 4.247±10.86 2.389±1.816 1.293 0.199 12.702±3.5207 12.802±3.064 -0.164 0.869 9 21.547±4.884 9 20.875±4.208 7 0.796 4 0.427 5
2.3 安全性比較
N組低血糖患者1例,發病率為1.5%;T組低血糖患者5例,發病率為7.9%。N組低血糖發生率小于T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治療后兩組血糖情況比較(±s)

表2 治療后兩組血糖情況比較(±s)
分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每日胰島素用量N組T組t值P值0.646±0.823 9.492±3.641 -17.5<0.005 6.1481±1.129 6.344±1.3969 -0.827 0.410 1 8.7333±1.6418 9.2175±2.0139 -1.41 0.161 3 42.654±5.6014 47.519±8.6316 -3.55 0.000 6
短期CSII是一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良好方法,其模擬胰島素的分泌形式,從而平穩降血糖,防止高糖毒性,通過注入基礎量來保證正常肝糖的輸出,餐后大劑量注入控制餐后高血糖,同時分段注入小劑量的胰島素,能平穩控制夜間及清晨患者的高血糖情況[1]。越來越多的研究提示對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可早期糾正高血糖狀態,解除糖毒性對胰島β細胞的破壞,使胰島β細胞的功能盡可能得到修復[2-3]。該研究顯示,在CSII治療1周后,N組患者血糖達標,且每日胰島素用量、低血糖發生率顯著低于糖尿病病程>5年的T組(P<0.05)。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明確了新診斷T2DM且伴明顯高血糖患者(HbAlc>9%)可起始胰島素治療。如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血糖控制不達標,應開始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基礎-餐時胰島素4次/D注射、預混胰島素類似物3次/d注射及CSII治療[4]。
該研究顯示:CSII治療糖尿病病程>5年T組患者血糖在1周內亦可得有效控制且達標率與N組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提示病程>5年T2DM患者,短期CSII治療,亦可有效改善血糖。無獨有偶,研究[5]選取T2DM患者,平均病程(7.2±6.9)年,接受短期CSII強化治后,血糖可達長期緩解,提示T2DM病程進展中,血糖控制不佳時,給予短期CSII強化治療,可幫助改善血糖。研究[6]選取更長T2DM病程,一組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另一組接受胰島素常規治療,強化治療組的血糖控制好于常規治療組。可見進展中T2DM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發生和發展。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進行短期CSII治療,均可達到有效控制血糖,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對于年齡較輕、病程<5年的住院患者來說CSII治療是一個安全、高效、方便的治療方案。對于高齡、病程>5年住院患者,如果其他的治療方法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時,CSII治療則是改善血糖控制的一個最佳選擇。但不能忽視低血糖情況及胰島素用量增加帶來胰島素抵抗風險。
[1]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2011[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11.
[2]Chon S.The effect of early insulin therapy on pancreatic beta-cellfunction and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diabetic patients[J].Korean J Intern Med,2010,25(3):273-281.
[3]Retnakaran R,Zinman B.Short-term intensified insulin treatment intype 2 diabetes:long-term effects on beta-cell function[J].Diabetes Obes Metab,2012,14(Suppl 3):161-166.
[4]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附錄.
[5]Park S,Choi SB.Induction of long-term normoglycemia without medication in Korea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fter continuous-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therapy[J].Diabetes Metab ResRev,2003,19:124-130.
[6]Shichiri M,Kishikawa H,Ohkubo Y,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the Kumamoto Study on optimal diabetes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00,23(Suppl 2):B21-B29.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105-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05
2016-07-24)
曹萍(1980.8-),女,河南滑縣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