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王明暉,宋秀婧,張堯,劉仁龍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
王玉玲,王明暉,宋秀婧,張堯,劉仁龍
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目的探討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收集該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研究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應用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50%(39例),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50%(35例),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也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支氣管哮喘;糖尿病;治療效果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十分常見的疾病,是因為氣道反應性增高而發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癥,此病一旦發展將無法逆轉,臨床癥狀主要為咳嗽、呼吸困難等等。支氣管哮喘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也有可能產生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會使這兩種疾病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對患者生理和心理會產生雙重打擊,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該研究選擇該院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應用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臨床進一步推廣,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研究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18~85歲,平均年齡為(41.23±4.69)歲;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8~86歲,平均年齡為(42.10±4.19)歲。兩組患者均經過WHO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被確診為糖尿病[2],均經過中華醫學會哮喘相關診斷標準被確診為支氣管哮喘[3],均已排除心肌梗塞、嚴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進行常規檢查,予以患者吸氧、鎮靜、口服氨茶堿、補液、糾正酸堿電解質失衡等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綜合方法進行治療,包括[4]:①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入院情況以及病情發展,為患者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中度哮喘、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予以磺脲類降糖藥口服治療,重度哮喘、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予以胰島素進行治療。中度哮喘患者可予以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吸入治療,嚴重哮喘患者可予以地塞米松10~40 mg/d進行靜脈注射,治療3~5 d后可口服強的松進行治療。②飲食治療,患者有糖尿病存在,因此需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引導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等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務必保證在治療支氣管哮喘的過程中患者血糖水平處于穩定范圍。③感染預防,在治療過程很有可能發生感染情況,因此需要對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感染情況做好預判與防治工作,對患者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若已經發生感染情況及時處理即可。
1.3 評價指標
根據臨床相關治療標準進行評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1.4 統計方法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之中,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也在不斷上升之中,糖尿病所引起的多個慢性并發癥也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減少而發生內分泌失調綜合征,支氣管哮喘是因為氣道反應性增高而發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癥,臨床多以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代謝紊亂、抵抗力差、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情況,若盲目使用激素進行治療,那么將會加重哮喘癥狀。糖皮質激素具有強大的抗炎效果,但長時間使用會使感染加重,有可能發生消化道、內分泌系統的紊亂,使患者體內糖、蛋白質等出現異常代謝情況,容易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產生影響[5]。
目前,臨床還沒有明確糖尿病是否會對肺換氣功能產生阻滯作用,但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會對患者的肺臟產生一定的傷害,主要傷害為肺部微小血管病變阻塞,使得肺換氣功能出現障礙。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會使兩種疾病發生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情況,因此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以下是糖尿病對支氣管哮喘發作時的影響[6]:①糖尿病會使蛋白質代謝發生紊亂,蛋白質生產會相對減少,分解卻會增多,因此患者會呈消瘦乏力的狀態,且患者若發生感染沒有及時接受治療,那么將會使支氣管哮喘癥狀加重。②高血糖狀態會使血漿膠體出現滲透壓而升高,使得患者體內水分流失、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加重支氣管哮喘癥狀。③糖尿病會使脂肪代謝發生紊亂,使血漿內游離脂肪酸與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7]。
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反復喘息、呼吸困難、胸悶等,胸部聽診會有明顯的哮鳴聲,這或許與患者接觸過敏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著一定的聯系。患者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飲、頭昏乏力等等,發病初期有可能發生低血糖情況[8]。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先進行常規檢查,予以患者常規吸氧、鎮靜等對癥治療,之后再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對癥治療。
此外,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應該配合一些護理措施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如:①藥物治療,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發展情況、入院指標等資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較高的食譜,以此來確保患者每日的營養和熱量,同時選擇與患者病情、個人身體素質相符合的藥物進行治療,可采用常規吸氧、抗炎等進行處理。②飲食指導,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所以應特別控制患者的飲食,引導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等食物,嚴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③感染預防,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可能會發生的感染情況進行預防,可合理使用抗生素進行預防。
該研究選擇該院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兩組患者應用常規治療和綜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50%(39例),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7.50%(35例),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對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治療能夠取得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與檢測、預防感染、合理用藥糖皮質激素等對癥治療,以此來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總之,對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能夠取得顯著效果,不僅能夠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建議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1]鄒輝標,秦平祥,向月橋,等.糖尿病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7):2577-2578.
[2]霍振剛,張雪瑩.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82.
[3]盛毓萍.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14-115.
[4]孫法鳳,羅沖.不同劑型糖皮質激素對支氣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3):25-27.
[5]周富英.臨床支氣管哮喘伴隨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監測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5):211,213.
[6]張焱.臨床支氣管哮喘伴隨糖尿病患者的用藥監測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0.
[7]丁洪濤,李永勝.重度支氣管哮喘并發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3):2709-2711.
[8]陳振平,劉學芬,黃曉霞,等.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感染的預防[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21):1729-1730.
R587.1
A
1672-4062(2016)10(b)-012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21
2016-07-29)
王玉玲(1979.4-),女,河北深澤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