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潔
南京市胸科醫院內鏡中心,江蘇南京 210029
淺析個性化護理對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干預的影響
郭曉潔
南京市胸科醫院內鏡中心,江蘇南京 210029
目的分析個性化護理對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干預的影響。方法收集該院2013年至今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患者90例,根據隨機原則將患者劃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一組為實驗組,每組45例患者。分別對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和個性化護理干預結合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在臨床糖尿病并發癥發生情況和死亡、肺部感染、低血糖以及其他疾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各種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個性化護理干預;肺癌;糖尿病并發癥;治療效果
肺癌作為常見的肺部原發性惡性腫瘤,在臨床上屬于高發性的癌癥疾病,而肺癌治療的首選方法是手術治療。糖尿病是導致很多并發癥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患有糖尿病對患者的手術療效有不利影響,會降低患者術后的治療效果和康復水平[1]。該次研究以90例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后,對兩組兩組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至今到該院治療肺癌合并糖尿病的90例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45例)和實驗組(4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7.6±5.8)歲,體重40.2~47.5 kg,平均體重(44.3±2.1)kg,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56.8±5.3)歲,體重39.7~48.3 kg,平均體重(43.5±2.3)kg。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體重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包括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具體有術前準備和術前消毒等。給予實驗組患者常規護理結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內容要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采取有針對性的飲食護理,血糖控制和胰島素的使用干預,并在患者的術前及術后實施細節化的護理干預措施。
1.2.1 根據患者的病情實施個性化評估①對患者的糖尿病用藥情況,血糖的自我監測,以及患者對糖尿病的了解情況進行評估;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血壓、血脂和心肺和肝腎等功能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身體器官是否出現并發癥;③對患者的飲食狀況和運動情況進行評估,明確患者的飲食和運動量是否符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情況;④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緊張、焦慮和抑郁等心理狀況及其造成患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⑤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明確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理想。根據上述的評估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個體化護理方案,加深患者對糖尿病飲食、運動、心理調節、藥物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對手術的影響。
1.2.2 飲食護理飲食護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護理手段,護理人員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時,還要根據患者的血糖、體重和活動量及血糖生成指數,進行熱量計算。同時,還要按照每個患者的飲食喜好和習慣安排日常飲食。不過,護理人員在為糖尿病患者制訂飲食計劃時,應遵循清淡為主,應讓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和雜糧,少吃一些淀粉類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老年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飲食上既要高營養,又要增加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因而飲食上應控制糖分的攝入,使患者術前的血糖控制在標準范圍內。
1.2.3 血糖的控制和胰島素的應用干預由于每個患者的血糖水平不同,因而在臨床上要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積極控制患者的血糖,以便于能在合適的時機為患者實施手術。對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監測,應在對照組患者進行空腹測血糖的基礎上,再在三餐前后和臨睡前加測血糖,從而對患者的血糖波動情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對于血糖控制不穩定的患者,還要口服降糖藥要維持血糖水平。另外,也可以采用靜脈注射胰島素來降血糖。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的血糖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1.2.4 術前干預措施糖尿病患者抗菌能力差,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進行開胸手術后易引起肺部感染,為了避免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患者在術前還要進行肺功能和有效咳嗽的鍛煉。
1.2.5 術后護理干預方法①密切關注患者術后的病情變化。術后在對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對患者的細節護理,比較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實時監測,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和血糖水平變化。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還要及早采取措施,以免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②術后患者容易出現肺部感染或是肺不張的情況,因次術后應讓患者通過氣管鏡鼻導管吸痰,以防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現象;③術后要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測,根據患者的血糖結果采取降糖藥,或是通過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后,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的血糖變化和術后糖尿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進行檢驗,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結果顯示,對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的患者采用護理干預措施,患者術后的感染情況,出現低血糖、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甚至死亡的比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
肺癌作為常見性的肺部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而糖尿病是人體胰島素不足導致的糖、脂肪、蛋白質和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的疾病[2],多數患者在麻醉和手術的情況下,會引起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血糖相應升高,從而引起應激性高血糖[3]。通過該次研究發現,臨床上對患者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進行護理,能降低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而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都有焦慮,抑郁的情緒,不良的心理情緒使患者對疾病沒有正確的認識,在治療疾病時無法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因而對實驗組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降低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對患者采取控制血糖的方式,也是確保患者術后并發癥降低的一個重要手段[4]。對于患有糖尿病的肺癌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術前的血糖水平,對患者術前血糖進行控制,能夠減少患者術后發生代謝紊亂的概率,從而對患者的預后產生積極影響。
此次研究中對合并糖尿病的肺癌患者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護理干預,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糖,同時對患者采用飲食護理,保證了患者的營養所需,增強了患者的術后抵抗力,進而改善了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狀況。另外,糖尿病患者經常合并心肺腎功能不全,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時,很容易因為應激反應而導致患者出現身體器官衰竭的嚴重情況,因此術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也是避免因此而出現并發癥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術前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術后對患者加強病情監測,對患者實施細致體貼的護理,定時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測,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調整胰島素的用量,這種因人而異的個性化護理措施,能降低因糖尿病、感染等誘發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發生。
綜上所述,對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法進行臨床護理,能降低其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上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
[1]潘璐意,陳娟.個性化護理對肺癌合并糖尿病并發癥的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139-141.
[2]潘浩飛.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影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2):47-49.
[3]梁修云.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72-73.
[4]孫淑紅.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響[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3):320-321.
[5]王洪雷,劉緒軍,畢偉,等.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1447-1448.
[6]孟愛鳳.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12-13.
R473
A
1672-4062(2016)10(b)-016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61
2016-08-18)
郭曉潔(1987.6-),女,江蘇南京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呼吸科常見病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