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適
黑龍江省醫院重癥醫學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淺析胰島素強化治療在危重癥患者高血糖中應用與護理觀察
喬適
黑龍江省醫院重癥醫學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目的研究分析危重癥患者高血糖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臨床護理情況,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根據2012年5月—2014年5月該院的100例危重癥患者來分析研究,使用持續微量泵注射胰島素,監測患者的動態血糖水平,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結果使用了胰島素強化治療,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況滿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圍內,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癥狀,針對性處理后均得到了改善。結論危重癥患者高血糖狀態接受微量泵持續靜脈注射胰島素結合相關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危重癥患者;高血糖;胰島素;強化治療;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空腹血糖濃度在6.1 mmol/L和餐后血糖8.1~11.1 mmol/L診斷為糖尿病性高血糖。無糖尿病病史者入院后隨機測定2次以上,其空腹血糖≥6.9 mmol/L或隨機血糖≥11.1 mmol/L診斷為應激性高血糖。二者可通過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鑒別。臨床中危重癥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受到感染和創傷時都會出現高血糖狀態[1];高血糖會導致其他合并癥的出現,常見的有感染、心肌梗死、多發性神經病變等等[2];所以胰島素強化治療對危重癥患者的應激性高血糖具有非常大的治療效果[3]。此次該院就100例危重癥高血糖患者來進行了分析,對其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和相關護理,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進行總結歸納,現進行以下報道。
2013年5月—2014年5月該院選取了100例危重癥無糖尿病史的患者,共有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最小患者18歲,最大患者86歲。
危重癥疾病血糖升高的可能因素包括:糖異生、糖原分解增多;應激激素如兒茶酚胺類、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多;促炎癥介質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增加;轉錄因子增加;使用外源性糖皮質激素治療和使用外源性葡萄糖靜脈注射,腸內及胃腸外營養等,這些因素會導致高血糖的發生。高血糖不予以有效控制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傷口不易愈合;促凝狀態升高;氧活性增高;紅細胞功能降低;細胞損傷增加;外周神經功能降低;脫水、電解質紊亂以及缺血加重等不良臨床結果。而低血糖的發生會損害神經系統。可見,血糖異常對危重患者危害不容低估,高血糖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尤其嚴重。
3.1 合并糖尿病的危重患者
糖尿病的主要表現為高血糖,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馬沛等[3]研究顯示,與非2型糖尿病比較,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發生或死亡率較高。
3.2 應激性高血糖患者
常見于危重患者早期,創傷后高血糖已成為疾病預后不良的獨立因素,也是外科危重癥患者救治中極為重要的環節[4-5]。在危重患者中,如急性中風或顱腦損傷、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胸手術的患者均應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
3.3 實施胃腸外營養的患者
實施胃腸外營養時,配方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較高,或者單位時間內輸注的營養液速度過快、濃度過高以及胰島素抵抗等都會引起血糖的升高。
4.1 監測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
按照血糖變化比例來對患者的微量泵進行調整,對營養液和胰島素泵輸注速度進行控制,如果皮質激素使用加多,要適當增加胰島素劑量。動態監測全腸外營養者血糖,每隔2~3 h測定1次,穩定后每隔4~6 h測定1次。進食者監測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 h、午夜零點各監測血糖1次。一般情況,動脈血糖濃度比末梢血糖濃度約高0.28 mmol/L;比靜脈血約高0.55 mmol/L[4];實驗室常規檢測主要是對血漿血糖水平進行測量,以指尖血糖測量為主,為了確保數據的有效性,需要使用快速血糖監測儀。我們使用的是強生快速血糖儀。
4.2 科學合理的進行血糖監測
末梢血快速血糖測定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比較小,所以臨床中在強化胰島素治療的血糖監測中常常被使用[5]。用75%的乙醇進行皮膚消毒,等手指末端皮膚干燥后進行血液采集,避免血液稀釋以及受到氧化酶的影響,造成檢測誤差。采血時,以無名指尖兩側指甲角皮薄弱處為豬,深度控制在2~3 mm,血液能夠自然流出即可,不要過度用力擠壓,會讓組織液稀釋血液,降低了血糖值。患者的血糖超過了33 mmol/L就應該使用靜脈血來進行檢測,快速檢測的結果并不具有依據性。總而言之,科學合理的進行血糖檢測是保障患者治療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我們應該要引起重視[6]。
4.3 合理使用胰島素
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首要藥物。胰島素強化治療一般都是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皮下注射比較難實現。我們把50 u正規胰島素和5%葡萄糖50 mL進行混合,通過微量泵進行持續注射,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來及時的進行調整胰島素劑量,合理控制血糖調整幅度,對用藥后的情況進行監測,如果患者出現了低血糖癥狀,要通知醫生來進行處理。
4.4 胰島素的使用和管理
胰島素配置液頻繁更換會增加治療費用和成本,患者感染的幾率也更大,配置液使用時間長會降低胰島素的效果,治療效果受到影響。該科每24 h更換1次胰島素配置液,既能確保臨床療效,也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配藥時只用75%乙醇消毒瓶蓋,禁用碘伏或碘酊消毒,以免影響胰島素的活性。胰島素抽吸前要先搖勻,不要劇烈的振蕩,劑量要準確,針筒上標注配置濃度和時間,讓護理人員能夠一目了然,避免誤差。
使用了胰島素強化治療,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況滿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圍內,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癥狀,針對性處理后均得到了改善。見表1。

表1 血糖控制情況(例)
血糖升高是機體受到損傷后的一種應激反應,即在應激狀態下下丘腦-垂體-靶腺軸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激素分泌增加拮抗了胰島素的作用,抑制了葡萄糖的利用,加速了糖原的分解和糖異生的過程,從而引起血糖升高。危重癥高血糖患者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效果比較好,能夠控制患者的血糖,糖尿病治療要對個體化情況給予關注,胰島素治療時,要對微量注射泵的使用和動態血糖水平進行監測,根據血糖變化來及時調整,控制好血糖的調整幅度,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糾正低血糖癥狀。該次研究中的100例患者,有95例的血糖控制情況滿意,基本保持在4.6~8.3 mmol/L范圍內,有5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有3例患者有低血糖癥狀,針對性處理后均得到了改善。這說明危重癥患者高血糖狀態接受微量泵持續靜脈注射胰島素結合相關護理干預,能夠讓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總而言之,可以為危重癥高血糖患者提供胰島素強化治療,值得推廣使用。
[1]白潔菲,胡耀敏.危重癥患者高血糖的研究進展[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11(30):377-319.
[2]萬重香.ICU中高血糖的原因分析和護理措施[J].護理研究,2011,5(18):117-118.
[3]馬沛,張志宇,陳慧芳.微量泵在急危重癥高血糖60例中的應用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7(11):5203.
[4]任淑芹.危重患者并發高糖血癥的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13):55-56.
[5]Rockwood K,Wentzel C,Hachinski V,et al.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vestigators of the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J].Neurology,2000,54(2):447-451.
[6]李梅,丁碩,渠時學,等.危重癥患者應激性高血糖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的臨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9(5):14-15.
Analysis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Sugar in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bservation
QIAO Shi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Heilongjiang Hospital,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nd to reduc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100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y 2014,the continuous micro pump injection of insulin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dynamic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patients,and to provide targeted nursing services.Results the use of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the study of 100 patients,95 cases of glycemic control is in satisfactory condition,remained in the range of 4.6~8.3mmol/l,poor glycemic control in 5 patients,3 patients with hypoglycemia,after the treatment have been improving.Conclus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sugar state to accept micro pump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make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level control,clinical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Hyperglycemia;Insulin;Intensive treatment;Nursing
R47
A
1672-4062(2016)10(b)-016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20.163
2016-07-20)
喬適(1982.10-),女,山東蓬萊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危重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