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敏,于凱然,賈永林
(江西宜春市農業良種研究所,33600)
宜春市矮生菜豆品種比較試驗
談敏,于凱然,賈永林
(江西宜春市農業良種研究所,33600)
比較了8個矮生菜豆品種的生育期、果實主要性狀及產量。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的8個品種生育期相差不大,綜合考慮莢長、莢寬、莢厚、單莢質量以及產量,無筋綠地豆王綜合性狀最優,適宜在江西宜春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
矮生菜豆;品種比較試驗;宜春
菜豆 (Phaseolus vulgarisL.),又名四季豆、蕓豆、架豆等,是我國南北方廣泛栽培的豆類蔬菜,其原產于中南美洲,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1]。矮生菜豆栽培不需搭架,種植簡單,管理比較粗放,但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好,是洪澇災后“以秋補夏”生產以及彌補災后蔬菜供給不足的理想茬口之一[2]。選取了8個矮生四季豆品種,比較了各品種在江西宜春地區生態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以篩選出最適宜宜春本地栽培的矮生菜豆品種,為本地菜農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1.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有:81-6(江蘇省江蔬種苗科技有限公司)、芙蓉地豆(湖南株洲市小神農種苗經營部)、紫地豆(定州市恒昌種子有限公司)、無筋綠地豆王(北京京泰通達農業科技研究所)、奇豐矮架(多又奇種子店)、日本無筋豆(株洲三江種業有限公司)、超級地豆王一號 (北京京農益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地豆王一號(河北金束鹿種業),共8個品種,其中以本地主栽品種81-6為對照(CK)。
1.2試驗設計與方法
試驗地為宜春市農業良種研究所的科研基地,肥力中等,采用露地覆蓋地膜栽培。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長9.53 m,面積13.34 m2。結合翻地施肥,每667 m2施有機肥1 500 kg、復合肥20 kg。2016年2月24日于溫床播種,3月12日移栽定植,每穴3株,穴距27.2 cm,雙行種植,每小區70穴。其他種植技術按本地常規管理。
矮生菜豆各性狀測定參照《普通菜豆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3],采用 SAS數據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表1 各矮生菜豆品種生育期比較
2.1生育期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出苗期,供試的8個品種除超級地豆王一號是9 d,其他7個品種均為10 d;始花期,除紫地豆比對照81-6晚1 d外,其他均與對照相同,為42 d;始收期,紫地豆比對照81-6晚2 d,其他均與對照相同,為50 d;終收期,超級地豆王一號和地豆王一號比對照81-6多2 d,芙蓉地豆比對照81-6少2 d,紫地豆、奇豐矮架、日本無筋豆、無筋綠地豆王和對照81-6均為65 d;從始收期到終收期的時間長短來看,超級地豆王一號和地豆王一號最長,為17 d,紫地豆最短,只有13 d,其他與對照均為15 d。
2.2果實性狀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嫩莢圓棒形且為綠色的有81-6(CK)、無筋綠地豆王、日本無筋豆、奇豐矮架以及紫地豆5個品種;嫩莢扁條形且為綠白色的有地豆王一號和超級地豆王一號2個品種;嫩莢扁棒形且為紫色的只有芙蓉地豆1個品種。莢最長的為日本無筋豆,最短的是地豆王一號;莢最粗的是地豆王一號,最細的為紫地豆和對照81-6。芙蓉地豆的單莢質量最大,為8.1 g;紫地豆的單莢質量只有4.1 g,最小。
2.3產量比較
由表2可看出,除紫地豆與對照81-6的產量無顯著差異外,其他品種與對照81-6均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中無筋綠地豆王折合667 m2產量最高,達1 146.9 kg;地豆王一號次之,為1 093.9 kg/667 m2,第3名是日本無筋豆,折合產量為1 037.4 kg/667 m2,在5%顯著水平上,第1名無筋綠地豆王的產量與第3名日本無筋豆存在顯著差異;在1%極顯著水平上,此3個品種產量差異不顯著。

表2 各矮生菜豆品種的主要果實性狀及產量比較
通過比較矮生菜豆的生育期、果莢主要性狀以及產量,結果顯示,供試的8個品種生育期相差不大,綜合莢長、莢寬、莢厚以及單莢質量來看,日本無筋豆和芙蓉地豆最優,無筋綠地豆王次之。再結合8個品種的產量比較,無筋綠地豆王綜合品質最優,適宜在宜春地區大面積推廣應用,代替本地區的老舊品種。另外,本試驗為僅春季露地一茬,關于各品種在秋季以及大棚等模式栽培下的適應性和表現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
[1]李魯峰.杭州市蕭山區四季豆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果菜,2014,34(6):63-66.
[2]周春華.矮生菜豆秋季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18):89-91.
[3]王述民,張亞芝,魏淑紅,等.普通菜豆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Comparison of Dwarf Green Bean Cultivars in Yichun City
TAN Min,YU Kairan,JIA Yonglin
(Yichu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Certified Seeds,Jiangxi 33600)
Eight dwarf green bean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on growth period,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s of fru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growth period was similar,but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Wujinlvdidouwang were the best,mainly represented better pod length,pod width,pod thickness,pod quality and yields,which wa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large areas in Yichun,Jiangxi.
Dwarf green bean;Comparative test;Yichun
10.3865/j.issn.1001-3547.2016.20.023
S643.1
A
1001-3547(2016)20-0059-02
談敏(1986-),男,碩士,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育種以及蔬菜栽培研究,E-mail:573105501@qq.com
于凱然(1964-),通信作者,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栽培以及新品種推廣工作,E-mail:yukr8002@163.com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