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莉
摘 要:通過對北京聯(lián)合大學6,242名入學新生的體檢資料進行分析,體檢完全健康率為32.52%,得出影響大學新生身體健康的主要問題是體育鍛煉不夠、免疫力下降、視力不良、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增高及超重與肥胖。高校領導和教師對大學新生體育鍛煉不足、視力不良等情況應給予高度重視,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做好高校學生的疾病預防保健工作。
關鍵詞:高校新生;健康體檢;預防保健
當前,以大學生發(fā)展為中心,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加強和改善高校衛(wèi)生防治與健康教育工作,加快推進健康高校建設,關心、關懷大學生成長成才正在形成熱潮。開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學生體質監(jiān)測和新生體檢工作,運用監(jiān)測數據對在校大學生群體開展精準服務,這不僅凸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以人為本的原則,更有利于在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
對新入學大學生進行體檢已經成為高校新生入學的一項制度性工作,其體檢結果直接反映了學生入學前的體質狀況,對大學階段開展醫(yī)療保健和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并且能夠提示新生入學后高校的醫(yī)療保健重點和體育工作趨向[1-2]。
堅持新生體檢制度,關注學生健康
大學生群體是特殊群體,特別是新生群體,從祖國各地來到人員密集的高校過集體生活。新生個人的身心、飲食、起居要迅速適應遠離家庭和家鄉(xiāng)、知識密集的陌生環(huán)境,這無疑是對大學新生生活、學習、健康的挑戰(zhàn),也是對大學管理的挑戰(zhàn)。迅速掌握新生群體的體質健康狀況,特別是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學生身體狀況更值得注意。學校要主動開展“防未病”的健康教育活動,開展精準服務“治未病”工作,這將有利于大學新生走出中學時代,形成健康生活習慣,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提高自我預防能力和身體素質,順利步入緊張的大學成才之路。
堅持體質監(jiān)測分析,注意積累比較
多年來,北京聯(lián)合大學一直在推進健康幸福工程,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堅持新生體檢制度,嚴格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對入校新生進行全面健康檢查。2014年、2015年對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6,242名新生進行體檢,其中男生2,886人,女生3,356人,年齡為15歲~27歲。新生中完全健康(未見異常)的2,030人,占32.52%。其中,2015年體檢中至少發(fā)現1項異常的有791人,檢出率為35.42%。從目前體檢結果看,新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潛在疾病預警風險升高。
特征一:大學生患慢性病的風險在增加,慢性病低齡化趨勢略顯。內科和外科系統(tǒng)疾病76人,檢出率為3.40%;肺部陰影7人,檢出率0.31%;各種心臟疾病1,145人,檢出率為18.34%;血壓異常511人,檢出率為8.18%,其中高血壓151人,檢出率為2.42%,低血壓360人,檢出率為5.76%,其中男生高血壓檢出率高于女生。一個人在青年時期檢出這些跡象,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治療監(jiān)測,否則后患無窮。
特征二:各種生化指標明顯異常,需要定期跟蹤檢查。體檢中,檢出淋巴細胞百分比偏高477人,檢出率為11.89%,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456人,檢出率為11.37%。另外,血紅蛋白偏高,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等指標檢出率也偏高;ALT偏高563人,檢出率為9.01%。鑒于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活習慣、遺傳基因等因素影響,生化指標單項指標高或某個時段指標異常都須引起密切關注。
特征三:五分之一學生身體肥胖,超重呈增加趨勢。按常規(guī)男女生超出標準體重20%左右為肥胖超重,2015年檢查出肥胖超重449人,檢出率為20.1%;且男生超重肥胖的多于女生。不少家長和學生有“沒病就是健康”的糊涂認識。生活質量高、學習任務重、缺乏體育鍛煉已成當前青少年肥胖超重的主要原因。
特征四:近50%學生視力不良,視力下滑已成難題。新生一入校就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視力不良或需要矯治。視力不良將直接影響專業(yè)學習、就業(yè)和生活質量。學校近兩年有2,907人視力不良,檢出率為46.57%; 女生視力不良率高于男生。目前,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面對此沒有足夠的重視,學生長時間上網、看手機、燈光不適和缺乏必要視力保健措施已成大學生視力下滑的主要原因,須對癥下藥,采取有針對性的保障行動。
堅持有效防治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注意精準施策
學校2014級、2015級入學新生體檢結果顯示:完全健康(未見異常)率為32.52%,低于蔡思勤等[4](67.11%)、王永霞等[5](88.58%)的調查結果。高血壓、低血壓、心臟病、肺部陰影等器質性疾病檢出率不容忽視,體檢異常情況主要集中在視力不良、超重、ALT增高、肥胖等,其中視力不良檢出率最高,與于彩云等[6]、孫曉榮[7]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可能與學生升學、就業(yè)壓力較大,學習負擔較重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過度用眼有關。視力不良檢出率女生高于男生,這與國內相關調查一致[6-8]。可能與女生學習比較刻苦、用眼較多,較少參加體育活動有關。學校應針對不同性別、不同群體學生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用眼衛(wèi)生習慣,分類開展體育鍛煉、平衡膳食、合理安排生活等。
第一,開展隨診指導、藥物干擾和定期復查。目前,醫(yī)學研究已證明,體質不強、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易發(fā)各種炎癥。血紅蛋白偏高,提示血液黏稠度偏大;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可能與某些過敏性疾病有關。ALT偏高檢出率為9.01%,高于孫曉榮[7](3.32%)調查結果。這體現了不同性別、不同時期學生該項指標差異性的存在,此項指標反映了肝臟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的異常。對于血常規(guī)異常者、ALT偏高者,學校應加強重點指導、對這部分學生組織定期復查。
第二,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合理膳食與營養(yǎng)平衡理論。學校新生體重超重及肥胖總檢出率為20.10%,高于郭欣等[9](2010年19歲~ 22歲年齡組超重及肥胖總檢出率18.41%)的調查結果。原因可能與大學新生入學前頻繁聚餐、暴飲暴食,入學途中勞累,睡眠不足有關;另外,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 ALT 升高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10]。男生異常率明顯高于女生,可能與男生喜抽煙飲酒、經常熬夜上網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確認危險因素,是代謝綜合征的主要病因,學校應制定相關綜合防治策略,以達到早期預防超重發(fā)生、控制超重向肥胖發(fā)展的目標[11]。對這部分學生加強監(jiān)測、指導科學膳食、有氧鍛煉、培養(yǎng)健康飲食行為等,促其加強身體鍛煉、合理飲食、合理休息。
第三,發(fā)揮互聯(lián)網作用,加強精準健康提醒。建立學生電子健康檔案,進行動態(tài)系統(tǒng)管理,提供連續(xù)及時的健康指導,消除信息孤島。要專門組織醫(yī)師、教師和學生建立QQ、微信等互聯(lián)網平臺和客戶端開設健康專欄,分期、分階段就視力、肥胖、心理壓力等問題指導學生,糾正其不良的生活嗜好,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學生體檢后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開設健康咨詢門診,結合學生體育鍛煉、生活方式、家族情況等對健康問題進行個別化指導;聯(lián)合校醫(yī)院、學生處、校團委、體育部等部門共同形成健康教育及體育鍛煉指導網絡,保證學校相關部門能對學生健康狀況關注一部分、觀測一部分、個性化指導一部分,使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指導更具有針對性,提高體育鍛煉效果,實現學生健康成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志國. 農村高中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從生物教學的角度[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2] 葉新江. 對北京市城區(qū)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現狀的調查及選項教學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 [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04-01.
[4]蔡思勤,蔡順云,樊瑞蘭等.廣州某高校新生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4,12(22):2096-2097.
[5]王永霞,傅嬈,易芊.北京某高校2010-2014年女大學生入學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4):613-617.
[6]于彩云,劉玉萍.某大學2009-2012年入學新生體檢異常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 (6):926-928.
[7]孫曉榮.2010-2014年某高校本科新生入學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yī),2015,29(5):336,339.
[8]尋長洲.曲阜師范大學2011級新生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13,24(1):55-61.
[9]郭欣,劉崢,劉亨輝等.北京市2000-2010年學生超重肥胖狀況分析 [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6):722-724.
[10]楊枝,寧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肥胖的關系[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1(11):1652-1656.
[11]劉計榮,趙冰,蔣風萍等.北京某高校2008級新生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20(2):363-364.
(作者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校醫(yī)院)
[責任編輯: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