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杰+梁軍+李軍
2016年38歲的周小東,16年前從部隊退伍回到河南省正陽縣永興鎮趙廟村老家,過罷春節,他就帶領本村5名青年民兵去南方打工,進入一家門業公司做學徒。由于周小東人勤手巧,助人為樂,在公司工地上人緣很好,一位電焊師傅樂意教他學習電焊、氣焊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的勤學苦練,周小東就練就一手過硬的電焊氣割技術。白天,只要有一點空閑時間,他都如饑似渴地攻讀電焊氣焊切割技術的圖書。夜晚,工棚里早已鼾聲大作,他還在路燈下埋頭苦讀《建材企業經營管理》。就這樣,周小東硬是把建材專業及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遠程職業教育課程啃了下來。2004年他成了公司焊接能手和車床鉗工操作技藝標兵,被提拔為技術部門經理。
2005年,周小東向公司提出辭職,把自己積攢的20萬元帶回家鄉開始創業,自己當起了老板,通過“滾雪球”,4年積蓄200萬元。到2009年,周小東在縣人大常委會、團縣委和縣人武部、縣工商局等部門的幫助下,申請返鄉青年創業貸款100萬元,當年8月20日注冊資金300萬元,在永興街正式成立了正陽縣正安門業有限公司。周小東經常說:“有夢想就要拼搏,敢拼才會贏。”他在縣城建材市場走訪調查,然后到城鄉居民家中了解客戶對防盜門的質量要求情況,根據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社區建設要求,他聘請專業師傅,成立創新攻關小組和售后服務小組,因地制宜設計了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格的40多種類型防盜門,給出樣品圖形,讓客戶自己挑選,實行上門測量。他隨身帶一把卷尺、一個小本子,公司對外公布了防盜門售后服務電話,實行一個電話服務上門,做到隨約隨到,測量上門,定制到位;規格上標準,服務做到家。由于質量過硬,周小東創辦的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由2005年的20萬元起步資金到2016年發展為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比創業前增長20倍多。周小東從一名打工仔到老板、退伍兵到實業家的角色轉換,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民營創客企業家。2006年,他光榮地當選為河南省人大代表,成為全省“雙創”帶頭人和家鄉選民的代言人。
“一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創業大家富。”周小東創辦的公司共招收農村青年156名,平均每月工資3000多元,一年就是3萬多元,做到務工種地兩不誤,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他還介紹鄉親們到他熟悉的企業就業,近幾年在他的介紹下,到各企業廠礦務工的青年民兵有220多人。公司開辦以來,先后培訓了100多名焊工技師和80多名車工,使他們依靠技術拿到金飯碗,由泥腿子變成工薪族。
花好月兒圓,家好水也甜。作為省人大代表的周小東處處要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他還把更多的心思放到支持家鄉的新農村建設。農網改造、鎮村道路建設、興修水利、學校建設,他無不慷慨解囊,為了支持家鄉建設,他捐資的數額已達30萬元。為貧困戶購買防盜門提供免費安裝和低價出售,通過捐贈、賒銷等幫扶辦法,每年公司少收入15萬多元,10年來共為貧困戶節省住房開支150萬元。
慈善為民,公司幫扶共建新農村。周小東先后與趙廟、永興鎮、路口等10多個新農村社區結成幫扶共建對子,采取“公司+社區+居民”的形式,實行統一上門測量、統一規格、統一品牌、統一賒銷、統一安裝、統一跟蹤服務標準“六統一”的辦法,達到“農企對接”建好美麗和諧家園。
周小東把慈善事業作為生活樂趣,他常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他堅持致富不忘貧困鄉親,賺錢不忘社會責任,創業不忘公益慈善事業。10年來,周小東共與4名在校貧困生結成“金秋助學”、“希望圓夢工程”“1+1”幫扶對子,捐款8萬元幫助他們圓了大學夢。2012年春節前夕,周小東又為永興鎮敬老院送去10袋面粉、5桶食用油,并為35位孤寡老人每人發放一個50元的紅包。68歲的張世玉老人緊緊地握著周小東的雙手,眼含熱淚地說:“你是部隊培養出來的最好的退伍兵,是黨和政府培養出來的最美的退伍軍人。俺們這些孤寡老人打心眼里感謝退伍兵,感謝共產黨,感謝人民選出的好代表。”
一路風雨一路陽光,一路慈善一路光彩。目前,周小東的工廠規模越來越大,研制出不銹鋼鈦合金對開復合門、豪華別墅非標門、單扇門等100多種類型,分高、中、低3個檔次,并在公司網站上設立網頁,生產的“正安”牌防盜門已經走進省內外千家萬戶,成為全縣重點龍頭型建材企業,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年收入500萬元。近年來,周小東也被省、市、縣評為“優秀人大代表”“民營慈善企業家”“優秀自主創業退伍軍人”農村“雙創”帶頭人“光彩助學先進工作者”“返鄉創業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