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
(天水市博物館,甘肅天水 741000)
簡論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周泉
(天水市博物館,甘肅天水 741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主要的知識傳播和文化服務單位,博物館文化產業的傳承和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基于此,本文對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博物館;文化產業;文化傳承;文化發展
中國的博物館具有長遠的歷史,具備傳播文化信息、保管研究和展示文物、藝術品以及促進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重大影響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新世紀對博物館的要求也不單單只是文化交流這么簡單了。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黨中央為我國博物館的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步伐,把文化產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也就更加突出了博物館的深刻地位及影響力,目的在于讓我國博物館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
國內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三方面:其一,不同區域的文化產業在其區域經營發展理念、相關政策和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區域性的變化。我國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在東西部和東部的差距非常大,造成了東部和中西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中西部的文化產業產值特別落后,而東部地區的文化產業產值卻大約占到全國文化總產值的60%。其二,文化產品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三種:公司經營運作式、內部運營管理式和公司運營與內部管理結合模式。例如在湖南省博物館就實施了公司經營與內部管理結合的形式,公司通過經營的模式把產業和事業分開,在內部管理式下創辦了文化產業中心,在這種公司經營和內部管理相結合的模式下,公司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同時取得了經濟的發展,其主要就是通過設計、復制高仿產品來申請專利。其三,文化產品的分類大致有場地租賃服務類、文化旅游紀念品類、高坊復制品類和圖書類。例如上海博物館就是經歷了圖書—制作銷售高仿復制品—創辦餐廳和觀眾咖啡廳的過程。
(一)經營管理模式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不匹配
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博物館產業經營活動由非獨立法人企業和內設部門(經營部、開發部或者市場部)兩部分管理,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經營自主權,但依然存在程序繁瑣、工作環節多的問題,也在經費使用、人員配備、市場和產品開發等方面受到了限制。總體來說,博物館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以行政體制替換市場機制的管理模式不匹配。
(二)發展動力不足,投資方向單一
我國博物館之所以能夠運行,大多數都是借助政府的撥款贊助。免費開放之后,政府一直為博物館提供大量的經費補貼,缺少了社會資金的支持和介入,政府的補助使得博物館對文化市場的需求降低,養成了博物館依靠政策吃飯的毛病。即使政府的介入緩解了博物館文化產品研發存在的經費問題,但在博物館對人才、信息、技術、資金的配置方面不能很好的起到作用。文化產業的動力不夠強大,導致了我國博物館的文化產品發展不夠迅速。
(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需要加強
目前,博物館負責管理人員對知識產權采取的保護措施力度不夠,從而導致個人和企業侵犯博物館權益事情的頻頻發生,博物館在文化產品利益受到傷害的時候也無法通過法律來合理保護自身權益。我國博物館存在大量的擁有原創性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在文化資源轉變成文化產品后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等沒有及時得到解決的情況下,需要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四)生產文化產品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當前,中國博物館文化市場出現了兩大問題: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大量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貿易銷售出路難。其主要原因為大多數博物館缺少合理的營銷手段和分析方式,不能主動調查市場信息,也沒有樹立起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觀念,沒有生產出符合消費者心理需求的產品。這就要求博物館善于分析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努力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去贏得市場,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五)產業體系不完善,產業結構總體規模較小,區域發展不均衡
對比于其他文化產業來說,在現在制定的管理機制下,博物館文化產業的發展在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環境、地方政策、法律和所在區位的影響下,同一種類型博物館在經營收入方面出現了從十幾萬元到幾千萬元的巨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博物館在營銷模式,產品線寬度、長度,管理,研發等方面缺少研究和計劃,未能創建一個有效、規范且完整的體系。
(一)加強建設網絡電子商務渠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的出現為博物館文化產品的傳播提供了很多便利,為文化產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使得產品展示空間小、觀眾流量不足、商品配送難、營業時間約束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也拓寬了博物館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同時,網上銀行、物流配送等服務平臺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二)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
其一,注重注冊商標的申請、保護和利用。注冊商標是一種最后集中展現于市場占有份額的財產利益,具備獨立性價值。一般情況下,若博物館主動放棄注冊商標的價值,就會造成盜版產品分割博物館利益、大量博物館文化產品難以進入市場情況的出現,博物館也無法對自己產品商標被盜用的情形進行追究賠償。
其二,申請、保護產品外觀設計和相關的制作工藝專利。在旅游過程中,會見到很多和文物藏品外形相似的紀念品,這些紀念品都是對原版的重新加工和再設計制作,其制作工藝流程也是偷竊于專業研究人員的成果。如果文物藏品不申請保護產品外觀設計和制作工藝專利,一旦被高仿制作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其三,加強保護著作權。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經過不斷的努力研究和分析,在古代文學、藝術、音樂、風俗、文物保護技術等方面成果累累,正是由于這些不可多得的成就來之不易,所以要加強產品的著作權,保證發明人的合法權益不得到侵害。
(三)積極投入人文旅游線路建設
博物館文化產業要想迅速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就要善于發揮其自身的科研和資源優勢,努力促進博物館文化產業從產品提供者向開發者轉化,要通過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相關部門合作,并且以向產業鏈下游發展的方式增加博物館在文化產業中的地位。
時代文化特征的關鍵性代表就是文物,人文旅游的主要內容也是文物。要想博物館文化產業繁榮,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就是與旅游部門合作發展,積極投入到人文旅游線路的建設中。其具體的實施方法是:維護好文化旅游線路和文物資源之間的關系,全方位的滿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理論聯系實際,從現實生活入手,研究出符合旅游市場需求的產品;在軟件方面努力鉆研,提高整體形象和服務質量;提高硬件檔次,建設好公共服務設施。這樣一來,在文化傳播和交流中,博物館可以為旅游部門提供良好的文化資源,旅游部門可以對博物館文化進行宣傳,最終達到共贏的目的。
(四)引進企業化運作模式,整合內外部資源
為了強化博物館文化產業,必須要引進適合的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也應該整合內外部資源,最高效的方案就是以公司企業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公司制組織形式。
文化企業的內外部資源相結合,對外能借助文化企業把金融結構、科研機構、營銷服務機構、產業內相關組織、行業內相關組織等中介機構之間的緊密程度進行整合;對內按照效率與效益雙贏的原則可以迅速推進博物館的工作。內外部資源整合有三大好處:第一,公共產品數量增多的同時,文化產業所獲取的資源同樣也增多;第二,通過文化企業的形式把具備原創性知識產權的文化產品轉變為文化商品,其價值會得到增值;第三,管理成本會降低,國家投入到博物館的經費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五)不斷加強創新,重點突出文化產品的地域性與代表性
博物館文化產業的靈魂就是創新,在不斷的創新中才能夠體現出文化產品的地域性和代表性。不同的消費者具有不同的消費需求和追求利益,其購買紀念品的主要目的也不同,有人為了投資,有人為了贈送他人,也有人是為了欣賞和收藏。總而言之,人們購買的紀念品都是具有符號、象征價值的,具備地域性和代表性。文化產品一般分為享樂性和功能性產品,只要滿足了消費者的這種需求,就會激發他們購買的欲望。
博物館作為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部門,已經逐步從文化產業的邊緣位置轉移到文化產業的核心位置。目前,作為主要的知識傳播和文化服務的單位,博物館文化產業的傳承和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1]石柱君.衡水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19~20.
[2]楊海紅.游客體驗視角的博物館文化創意旅游開發研究——以南通博物館群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5,(2):27~30.
[3]王曉明.國內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新思考[J].滄桑,2014,(6):147~148.
[4]丁津津.論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555~558.
G261
A
1005-3115(2016)2-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