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印
作業作為師生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渠道,伴隨著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十幾年時間。各種作業就像是一道道繩索,纏繞著學生的身心,使學生疲于應付。而教師也把作業作為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和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的法寶,每天留作業,每天檢查作業,每天批改作業,也已經成為教師上課之外的利益重要工作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業從一誕生開始,就已經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沉重負擔,而且還會永無休止地繼續下去。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情況來說,廢棄作業是不允許的,也是不可行的。那么,僅就小學語文來說,應該怎樣留語文作業呢?語文作業又應該具有什么特點呢?
一、傳統作業的中的誤區
1.盲目性。長期以來,由于受原來小學教育形式的影響,“怎樣留作業”一直很少有人進行專門的研究,國家教育綱要也沒有明確的指示和規定,存在著各種不規范性。教師布置作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所留作業到底要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樣的目的,要使學生通過寫作業達到什么樣的目的,作為教師根本就不明白。為了不讓學生閑著,才留作業,對家長有一個交代,并且借此說明自己教學很用功,很負責任。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教師根本就不檢查作業,或者檢查了不進行指正,根本就起不到作業的作用,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
2.超量性。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使學生沒有空閑的時間,作業嚴重超量,學生放學回家后,要不停地寫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身心的摧殘,因為學生在學校已經度過了緊張的八九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回到家也沒有休息的時間,就等于剝奪了學生的玩樂、休息的權利,學生的內心會是多么痛苦和無奈。更為可悲的是,教師已經留了難以重負的作業,有很多家長還要強迫孩子完成自己所買的資料。學生在作業的“大山”壓迫下,失去了童年的樂趣,失去了作為少年快樂成長的權利。在這種重壓下,學生可能會有較好的成績,但是失去的卻是更多。他們會有不健全的心理,會產生畸形的人格,這與當前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3.隨意性。實際教學當中,有許多教師在課堂上不厭其煩的講解,“一言堂”“滿堂灌”是非常見的現象,等到了下課的時間,根本就不加考慮,隨隨便便就布置了學生的作業,根本就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沒有經過備課時的準備,只是想到什么,就留什么,非常隨意。這種狀況在很多不負責任的教師當中較為普遍,應該引起廣大教育者的重視,也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在廣大教育管理者和家長的共同監督下,改變這一部分教師的錯誤做法,使“隨意作業”這一不正常現象,得到遏制和改善。
4.重復性。筆者作為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回家寫作業的時候,經常見到的是:把幾課的生字帶拼音寫幾十遍,把某個概念或題寫幾十遍,有的時候,連著兩三天都寫內容差不多的作業。這種現象,尤其是在幼兒園和低年級情況較為嚴重和普遍。這種簡單的重復性作業,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簡直就是對教育的侮辱。這一部分教師根本就不懂得教育規律,不懂得教育方法,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不稱職的教師。試想,如果作業都這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以嚴重損害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代價的畸形教育。
二、新型作業初探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教育也進行了積極地改革,新的改革形勢下,對作業也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做出了具有指導性的規定。這是對“作業”這一教學輔助手段的改革,使之改掉原來不正確的做法,不正確的指導思想,回到“作業”應有的正常軌道上來。新課標下,新型作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目的性。作業首先要做到的一點是所留作業必須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即所留作業要達到什么目的,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到胸中有數,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設計好作業是為了實現什么教學目標而設定的。比如,在教學《小村莊的變遷》時,我就提前設計設計讓學生回家后,通過查找資料或者詢問家長,做一個保護環境的方案。其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這個與眾不同的作業懂得保護環境的知識,從小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2.適量性。所謂適量性就是指留作業一定要適量,不能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不能因為作業剝奪學生游戲、休息的時間。我國已經在幾年前就提出了要給學生減負的要求,這就說明國家對孩子的關愛,已經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來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已經勢在必行,是當前教育方針的堅決要求,必須予以執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有許多教師死守著原來老舊的留作業方法,“題海戰術”還在盛行,置國家教育方針于不顧,我行我素。針對這種情況,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應該從制度上,從監督上,從處罰力度上進行治理,才能徹底改變這種局面。
我們作為教育者,留作業的時候,不應該是臨時想出來,而應該是提前精心設計的,設計好每一個作業的方式,每一個作業的多少,每一個作業的操作目的。就像我們備課一樣,做到精心準備,細心設計,真正使作業的作用展示出來,發揮作業的最大功效。
3.多樣性。多樣性是指語文作業可以形式多樣化。傳統的語文作業就是讓學生回家用“寫”的方式完成,千篇一律,使學生感到厭煩,起不到寫作業的作用。新課標下,教師留作業一定要形勢多變,才能顯得新穎有趣,學生變“被迫做”為“樂意做”。比如,有的教師讓學生回家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就是很好的作業形式。
總之,語文作業作為當前語文教師的輔助教學方法,一定要嚴格遵守新課標對于語文作業的要求,在教學之前,就應該考慮到怎樣留作業,留什么樣的作業,所留作業應該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應該采用設么樣的方式。想方設法使“作業”這一有用的輔教形式在我們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