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常淼
摘要:從2007年開始,中國扶貧基金會在河北省懷安縣實施了“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本文介紹了“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實施情況,并就進一步完善“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實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互助資金合作社;扶貧
從2007年開始,中國扶貧基金會在河北省懷安縣實施了“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截至2015年7月底,全縣11個鄉鎮共31個貧困村成立了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合作社,為難以從金融機構取得信貸支持的貧困戶給予資金支持,幫助這些貧困村脫貧致富,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
一、“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實施的基本情況
懷安縣屬國家級貧困縣,2007年嘗試在貧困村運行“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時,首批確定了3個村,并逐年擴大延伸。截至2015年7月底,全縣實施“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的貧困村達到31個,擁有社員3055戶,累計發放借款金額30.973萬元、發放貸款資金1528.344萬元,用于貧困戶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商業及運輸業等。從目前運作情況看,貧困戶還款率達百分之百。
其運行程序如下:
一是建立管理組織。在貧困村建立一個互助資金合作社,管理貧困村的村級發展互助資金(以下簡稱“互助金”)。互助資金合作社在民政部門注冊后即可運行,社員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互助金合作社的理事會和監事會,并選出理事長和監事長;制定《章程》及相關制度,本著民主、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開展工作。其中,理事會確定入社社員自愿繳納的入社資金數額、借款占用費(俗稱“利息”)以及辦理程序等。互助資金合作社實行自我管理、自我運營、自擔風險、自我發展。
二是注入財政資金。互助金由財政配套資金和村民自愿繳納的互助金兩部分組成。國家配套財政資金為每個項目村15萬元;村民入社資金最低10元,最高不限。
三是組成互助小組。由5—7名入社的社員組成一個負有連帶責任的互助小組,成為小組成員后可向互助資金合作社申請借款發展生產項目。
二、“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的主要特點
(一)無需抵押,方便快捷。在堅持自我管理的前提下,社員借款無須抵押,風險由連帶小組承擔,可以避免銀行辦理貸款的繁瑣手續,在最短時間內(一般兩日內)即可拿到借款。
(二)金額較小,利息較低。借款額度小,一般在5000元之內,只收取很少的“占用費”,同比低于銀行利息的一半。這種做法,十分迎合貧困戶急需購買化肥、籽種、農膜等生產資料,且資金缺口不大的借款需求,加之數額小,風險系數幾乎為零。
(三)對象嚴格,資金嚴管。互助金合作社的資金只能借給本社社員,只為本社社員負責和服務。同時,配套制定嚴密的辦理借款、還款制度以及信用等級評定制度,并為入社社員建立完善的借款檔案,最大限度地確保每一筆借款的安全回收。
(四)實行自愿、民主管理。互助金合作社始終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不強加任何附加條件。實際操作中,最大程度地發揚民主,社內領導機構由社員民主選舉產生,一切事務由社員選舉產生的理事會全權負責,監事會負責監督,資金運行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
三、“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存在的問題
(一)農戶入社率偏低。盡管按照要求,貧困村入社社員必須達到全村人口的一半以上,且貧困社員達到貧困人口一半以上。但在實際操作中,這個指標明顯打了折扣,主要原因是農戶對“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有一個認知、接受的過程,由于宣傳不到位,一些農戶還沒有完全理解項目的目的和意義。
(二)資金規模不大。國家配套財政資金為每個項目村15萬元,社員自籌資金也不過兩三萬元。借款“占用費”遠低于銀行利息,且有一部分用于日常開支和支付工作人員的勞務補貼等,其中僅有“占用費”的20%當作風險金作為資金積累,無法滿足社員擴大再生產的資金所需。
(三)社員不穩定。由于社員自愿繳納的入社資金既不是股金、也不能分紅,且不少社員入社就要借款,本來資金規模小、資金“占用費”收取不多,面對蜂擁而至的借款人,互助資金難以滿足部分社員的借款要求,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四)管理人員素質偏低。“互助資金合作社”的理事長、監事長多數由村干部擔任,他們當中真正懂得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人不多;具體工作人員多數是農村老會計兼任,對于現代金融知識知之甚少,無法滿足“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實施的需要。
四、進一步實施“互助資金合作社”項目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宣傳,讓更多的農戶了解“互助資金合作社”的初衷和意義,使他們及早加盟其中,不斷擴大合作社隊伍,并穩定入社社員,促其健康發展。
(二)擴大配套資金。從目前情況看,政府財政配套15萬元資金規模偏小,最多5000元的額度不能滿足貧困農戶的生產需求。希望政府擴大配套資金規模,推動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三)加強業務培訓。要組織好“互助資金合作社”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讓他們盡快學會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財務基礎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作者單位:河北省懷安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