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東海縣通過“一折通”發放糧食補貼的第十二個年頭。多年來,江蘇省東海縣堅持把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作物良種補貼發放工作作為關系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足額地發放糧食補貼資金,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糧食增產。
從今年起,把實施多年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并為一項——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為推進這項改革,東海縣召開2016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工作會議,全面部署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發放工作。
改革前,東海縣農業“三項補貼”按面積分別計算,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統計水稻種植面積,農資綜合補貼由省里核定面積,農作物良種補貼則計算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種植面積。如今,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對象和范圍非常明確,就是指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由于確權后的耕地面積準確、貼近實際,東海縣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以2016年農戶確權實測耕地面積為發放依據。對已作為畜牧養殖場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非農業征(占)用耕地的,以及長年拋荒地、占補平衡中“補”的面積和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等,不再享受政策補貼。
按照“三項補貼”改革方案,東海縣按照每畝105元標準發放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由于計發依據發生變化,具體到農戶資金與往年相比也會有變化。如果確權實測面積增加了,補貼會相應增加;如果確權實測面積減少了,補貼就會有所減少。補貼資金由縣財政局委托縣農村商業銀行負責向農民兌付,補貼資金全部一次性打入農戶“一折通”存折。資金發放后,農戶可持“一折通”存折和本人身份證到附近的農商行查詢并領取補貼款。
(江蘇省東海縣財政局楊文軍供稿)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