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千平++宮昀+王萌
摘 要:《愛瑪》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富含女性主義觀點。本文主要對女主人公愛瑪的一些性格特點進行分析,解讀作品中體現出的女性主義意識。
關鍵詞:愛瑪;獨立;自由;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奧斯丁是英國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主要是從女性視角對英國18世紀末19世紀初廣大女性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以及情感生活進行描述。在那個年代,人們普遍認為女性生活的主旋律是家庭, 女性在社會活動的體現出了女性獨立的思想,智慧的頭腦及渴望并勇敢融入社會的精神。其中小說 《愛瑪 》在女性主義意識的表現方面尤其具有代表性。
一、《愛瑪 》中女性主義意識的體現
奧斯丁在創作《愛瑪》 這部作品的那個時代,當時的很多男性作家他們要么將女性描述成為可愛,善良的天使,要么描述成為心地惡毒的魔鬼,總是走向兩個極端。而奧斯丁她則給讀者帶來了有血有肉,有優點,有缺點的一個活生生的“人”。 愛瑪有復雜的性格。她理性,智慧并且獨立。大多數時候,愛瑪可以獨立地對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做出理智,客觀,睿智的決定。她也完全明白女性當時所處的低下的地位,然而勇敢的她并沒有像當時的很多女性一樣,只是悲嘆命運的不公,而是竭盡全力地去追求自己應該享有的和男性平等的權利。
二、愛瑪的自由意識
主人公身上的自由意識是《愛瑪》中的女性主義特點的突出體現。首先愛瑪從小的家庭環境是非常自由的,就像小說在開頭所寫到的一樣:“愛瑪·伍德豪斯,漂亮、聰明、富有,還有舒適的家庭和快活的性情,生活中一些最大的幸福,她似乎都齊備了。她在世上過了將近二十一年,很少有什么事情使她痛苦和煩惱過。”女權主義思想不僅認為廣大女性長期受男性壓迫,同時也幫助男性壓迫其他女性,尤其是家族中的女性長輩。 大多數的女性長輩常常用男權思想來教育家族中的女孩子。但是,愛瑪家族中的女性長輩之一,她的母親由于早逝,并沒有將這種腐朽的思想傳遞給她。 而愛瑪家族中的另一位女性長輩,她的姐姐伊莎貝拉則是一個沒什么思想女性,所以伊莎貝拉也沒有對愛瑪產生任何男權思想方面的影響。而另一方面,愛瑪的父親又對愛瑪完全是慈愛和縱容,因此,她的家庭教師泰勒就成了她唯一的思想引領者。而泰勒小姐,她非常溫和,根本不會將她的觀點強加于別人, 所以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愛瑪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綜合看來,在愛瑪的成長過程中,既沒有來自以家庭中的男性成員的壓制,也沒有來自女性成員的不平等教育。所以她內心的自由意識要遠遠超越同時代的女性。
愛瑪身上的自由意識還體現在她對于婚姻的態度上。在當時的男權社會中,廣大年輕女性最終的人生目標就是嫁得一個如意郎君,為此她們從小學習各種取悅男性的才藝及家務技能,同時也遵循和中國古代“三從四德”類似的道德標準,而愛瑪對于這種思想和行為都是極其蔑視的,她起初一直拒絕結婚,她不愿意像其他女性一樣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值得慶幸的是,愛瑪最終追求到了平等的婚姻,她與她的丈夫奈特利互敬互愛,相濡以沫。 愛瑪對于婚姻的態度也充分體現的作者奧斯丁內心的女性主義觀點。
三、愛瑪的獨立意識
奧斯丁在創作《愛瑪》這部作品時,她就是想要給大家帶來一個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在小說中,愛瑪判斷力準確、道德高尚,反對男權社會,并且拒絕讓男性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她的這種思想還是要歸根于她的家庭成長環境,愛瑪的父親一直身體虛弱,因此愛瑪很早就擔負起了人際交往上的社交任務。 實際上,十二歲的愛瑪就處理哈德菲爾德莊園的各種事務。在日常生活中,她以獨特的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家庭的日常:晚宴是那個時代那樣的家庭經常要面對的事情,對此年輕的愛瑪也能游刃有余。通過對愛瑪這些行為的描述,奧斯丁想要告訴廣大讀者女性也可以在家庭事務和社會事務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不再只是男性的附屬品,社會的調劑品和生育的工具。
在小說末尾處,當愛瑪嫁給耐特利先生之后,并沒有像常規一樣搬去丈夫家,而是耐特利先生搬到哈德菲爾德莊園居住。這種與男權思想背道而馳的行為可以說是對當時社會的顛覆,強烈體現了愛瑪的獨立意識,也又一次表現了奧斯丁的女性主義觀點。
四、結語
愛瑪是一個聰明睿智,思想獨立,有強烈自由意識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愛瑪個性鮮明,到處都散發著自由,獨立女性的人格魅力,成為廣大女性讀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打破了傳統的女性附屬于男性的兩性關系,集中體現了作者奧斯丁的女性主義思想。 奧斯丁從女性視角出發, 深刻剖析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的生活中處境, 批判了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現象,積極倡導了女性在社會當中應當享有的平等的社會地位。《愛瑪》是一部帶有濃厚的女性主義特色的作品,對當今社會也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簡·奧斯汀,周定之譯. 愛瑪[M]. 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
[2]張京媛. 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