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黑埠中學 熊小東
利用電教媒體加強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江蘇省新沂市黑埠中學 熊小東
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功能一體機能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并能進一步加大力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電教媒體 微課學習 語文能力
在沒有電教媒體教學手段之前,教師靠口述和粉筆進行教學。利用口述和粉筆進行教學比較適合采取注入式,而這種方式又只注重向學生傳授知識,不注重能力的培養。目前,我省教育實現了現代化,各校各班都有了多功能一體機。利用多功能一體機,能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并能進一步加大力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利用多功能一體機進行投影教學更加直觀、形象,能將事物發展的具體過程很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如在進行《詠柳》賞析的教學時,用投影把春天嫩綠多枝的柳樹形象映示出來,學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春天的景物,進而全方位地仔細觀察畫面,把握住畫面的具體內容,再通過提問讓學生挖掘出畫面深層的含義,準確領會詩的意境。這樣,在有序的觀察和積極的思維中,學生就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大腦儲存的有關信息與課文和畫面的內容完全融合,達到既賞析課文又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又如,在作文教學中,作文的立意選材是難點。如何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才能使觀點(主題)與材料一致,學生的思維往往是紊亂的。這時利用投影進行思維導向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習作《可愛的家鄉》,可先用投影映示出家鄉的景色,再讓學生有序地、仔細地觀察,并將頭腦中儲存的有關信息和電教圖片反復比較。通過積極的思維,尋找出家鄉哪些事物是可愛的,其中哪些事物又是最可愛的,為什么讓人喜愛。這樣,一步步確立了主題,找準了材料,確定了重點,觀點和材料達到了有機的融合。通過如此的思維導向,就克服了離題、偏題的毛病。
“說”和“寫”是語文學科要培養的重要能力。要進行“說”和“寫”能力的培養,可充分發揮錄音的示范、矯正和導航作用。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聽、說、讀三個環節。訓練前,讓學生明確:聽得要清楚、仔細、完整;讀得要正確、流利、有感情;說得要具體、準確、生動。然后讓他們認真地聽示范錄音,再跟讀、仿讀、對比讀,同時錄音后播放,尋找自己的不足并矯正。之后,讓他們充分發表言論,或個人感受,或優劣比較,等等。這些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包容了聽、說、讀的三個環節,刺激了學生的各個感官。他們從中受到熏陶感染,不僅形象思維得到發展,口頭表達能力也得以提高。

對培養寫作能力來說,錄音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如習作《我的母親》時,可播放錄音《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歌唱祖國》等歌曲,讓學生在安寧、慈愛、溫馨的氣氛中受到感染,對自己親愛的母親和偉大的祖國產生崇敬和依戀之情。有了這種感情,學生便會在它的驅使下寫出感人的事跡,從而成功地完成習作。
音像結合能夠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如講《松鼠》一文,可讓學生觀看有關的電影、電視或錄像,然后讓他們創造性地復述它那漂亮的體態、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習課文,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這一教學過程包含了聽、說、讀寫的各個環節,包含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整個過程,綜合能力自然也得到訓練和提高。
同樣,在作文教學中,也能夠運用音像結合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也包含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聽記說用等活動。學生通過音像視頻,能夠展開豐富的聯系和想象,從而迅速地完成作文。
當前,我市正大力推行微課學習,我們要充分利用“微課視頻”資源。筆者通過市“教育平臺”設置了評測題庫,學生自學時自己答題并檢索答案,使成功的學生有成就感,自學有競爭性及挑戰性。筆者還設置了問題質疑,讓學生將不懂的問題通過平臺及時反饋給老師,看誰的問題既有水準又有深度,可作為全班共享的問題資源。老師和同學們一道深入把握文本,有利于教師確立課堂教學的重點。筆者鼓勵學生學習時與他人(同學、老師、朋友、家長)通過不同方式進行聯系。通過微信、Q Q等渠道交流互動,使他們自學時并不是孤立無援,而是朋友遍天下,給“微課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家長也可參與到孩子的“微視頻”學習中來,使學習效果有明顯的提高。利用“微課視頻”資源有必要澄清兩個問題:第一,好像有人一聽說新型課堂就想到視頻教學,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盯著屏幕孤獨地在沒有社交的環境中在線學習。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筆者為了使學生在家觀看微視頻時不再獨立無援,讓學生既有學習的興趣,又享受到交流的快樂;既有探索的動力,又有成功的喜悅,筆者在微視頻中增加了許多學生活動的環節。第二,有人認為新型課堂是課前看視頻、做練習、讀課文。這也是一種誤解,課前預習雖是必需的,但要想使學生達到深層學習的目的,就要將課內的學習有效地移置課外,這是做“微視頻”時就要明確的目標。
綜合上述,多功能一體機在語文教學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進一步發展,電教媒體對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也必將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