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婷
經濟新常態下基于SWOT分析法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研究
胡文婷
經濟增速放緩、經濟轉型、創新驅動,這些都是新常態下經濟的特點,而經營環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開展。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進行了研究。筆者結合國有企業特點與內部審計要素,綜合考慮國家宏觀政策與行業環境,利用SWOT分析法對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內審的發展進行了戰略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發展建議。
國有企業 內部審計 經濟新常態 SWOT分析
2014年6月,習總書記提出了經濟發展要適應“新常態”的觀點。在新常態下,主要有以下三大改變:第一,經濟增速由高速降至中高速。但若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經濟增長含金量會高于過去30年的總值。第二,經濟轉型。消費以個性與多樣化為主,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投資機會大量涌現,產品競爭轉為質量型與差異化,國家科學調控用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并且提倡低碳經濟。第三,生產要素創新。生產力與組織方式逐步實現智能化,勞動力素質提升,生產方式與技術迎來創新。這些都會為我國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將煥然一新。
據《周禮》記載,我國西周就出現了帶有審計性質的財政經濟監察工作。國際上,內部審計歷經了財務審計、經營審計、管理審計到風險導向審計的變化。從內審的歷史與演變過程,我們能看出內審活動與經營環境密切相關。因此,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內審的發展這一課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SWOT分析,是指將研究主體內部條件與外部環境的各種影響因素羅列分析,旨在找到具有影響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等因素的一種戰略評價方法。
本文選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為研究對象,分析國企內審自身的優劣勢與經濟新常態下面臨的機會與威脅,整合條件并提出戰略決策和建議。
(一)內部優勢分析
1.國有企業特點方面。在組織結構上,由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內部政治優勢明顯,利于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發展。
2.內部審計模式方面。傳統的內部審計采取抽樣審計,隨機抽樣的方法,可以縮小樣本量,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可以提高審計效率。
3.內審增加價值的職能方面。實施內部控制與內審的確認功能,規范財經秩序,如質量審計、績效審計,努力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提供經營活動的財務信息,為經營者決策提供幫助與支持。規劃控制、計算分析及監督評價經濟活動,合理配置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評價經濟活動,保證財務活動資料、手續的完備性、符合性,經濟指標的準確性與適當性。對內部戰略、業績與責任進行定期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實現咨詢功能。遵守道德操守與職業技術,推動企業完成各項管理目標,增加價值。
4.信息化完善方面。部分國有企業信息系統云桌面等技術的使用。部分國有企業建立了獨立的信息系統管理部門,保證了數據的獨立性與安全性。企業辦公自動化軟件也就是管理系統的使用,如ERP,它的全稱是企業資源計劃。信息技術是基礎,融入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對企業所有信息資源進行計劃、決策、控制、整合以及評估,形成數據信息的一體化,使在線數據處理得以實現,為持續審計提供初步條件。
(二)內部劣勢分析
1.內部審計要素方面。內審信息偏重于糾正性與控制類信息,附加值不夠,審計資源利用率普遍較低,對企業經濟效益與管理水平的提高幫助較小。對于基層機構與職能部門提供咨詢信息的價值不足。信息化使得審計證據趨于無形,完整性降低。電子審計證據的可靠性降低。
2.信息化方面的缺陷。對于持續性審計需要擁有高度自動化的會計信息系統。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基礎數據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加大。對于網絡在傳輸過程中可能遭受到的惡意攻擊,直接威脅到安全性的問題。竊密軟件方面的威脅會導致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遭到破壞,機密信息可能存在泄漏的風險。
3.績效審計方面。績效審計需求加大,工作量大,人員數量不夠、專業技能不足。績效審計考核指標單一,不夠全面,對于宏觀行業環境、產業周期因素考慮不夠,沒有將定量與定性指標相結合,指標體系不完善,沒有將經濟與非經濟指標相結合。 其中,非經濟指標包括企業文化、聲譽及管理制度完善程度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考慮不夠。
(三)外部機會分析
1.國家政策方面。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重點關注: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完善審計機制,推動信息化審計,加強審計獨立性。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框架意見》重點關注:完善審計結果運用機制,有效利用社會審計力量,創新審計技術方法。
2.信息時代的發展方面。電子商務需要可以確保信息安全的監控技術,并且各個經濟活動將信息聯系得更加緊密,擴大了內審范圍,推動了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網絡化的完善為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提供了平臺,支持了內審信息化的發展。國外持續審計已經成為主流,國內也在大力發展,但是由于持續審計技術屬于企業內部機密,所以公開的很少,畢馬威的KOLA在線審計系統的應用取得成功。
3.大數據時代來臨方面。海量的數據資源與信息情報資源為現代內部審計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支撐,使得資產的審計全覆蓋成為可能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有利于加強對以往審計資料、證據的匯總與利用,預測發展趨勢、總結產業規律,有利于為下次跟蹤審計提供依據,為各層級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協助完善制度,減少工作量,彌補人員不足的缺陷。
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智能新興技術穩步發展,還有持續分析與數據挖掘等技術,這些技術是今后信息技術與內部審計發展融合的良好基礎。從更高層面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更具戰略性、系統性和前瞻性的審計建議,提升運營效率、加強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4.經濟的新常態方面。消費以個性化、多樣化為主。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投資機會大量涌現。由數量擴張和價格轉型為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產品競爭。國家科學調控,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強生態保護,提倡綠化低碳經濟。
生產力與組織方式逐步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生產要素迎來創新,勞動力素質的提升,生產方式與技術的創新。
(四)外部威脅分析
1.績效審計方面。由于不同的國有企業性質不同、規模不一,因此很難設置統一的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由于工作量較大,人員不足,會導致部分國企績效審計工作不能很好地開展。
2.大數據環境。大量的數據給內部審計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有的國企由于信息化并不是非常完善,因此可能不能夠很好地開展績效審計工作。對于持續審計的軟件與技術還沒有發展完全,不利于工作開展。
3.經濟的新常態方面。國家經濟增速下滑,將由高速增長下降至中高速增長。
(五)SWOT戰略組合矩陣分析
綜合上述優勢、劣勢以及機會、威脅四個方面的分析,表1是對國企內審進行的SWOT戰略組合矩陣分析,分別提出增長型(SO)、扭轉型(WO)、多元化(ST)以及防御型(WT)戰略,可在實踐中綜合考慮與運用。

表1 新經濟常態下國企內審發展戰略組合矩陣分析
結合前文SWOT戰略組合矩陣分析研究,筆者將與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內審發展相關的多種戰略建議進行整合與總結。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概括分析:
(一)內審要素相關
擴大并加強利用內審成果,面對所增加的審計風險,擴大樣本量,增加實質性程序以減小抽樣風險。逐步發展戰略審計與績效審計,重點關注內審咨詢功能,結合企業自身特色,將企業文化與無形商譽等融入績效評價指標。
(二)發展信息化
加強內審信息化,規避國企內審劣勢,并且避免大數據環境的負面影響以及海量信息數據帶來的弊端。對此,可考慮放緩步伐,逐步完善內審信息化,局部引入電腦審計和持續審計。充分利用現有信息數據平臺,保留部分程序抽樣審計,增加信息部門的教學演示,進行內審人員信息培訓,提高情報甄別能力,提升信息素質,培養信息安全意識。
(三)加強內審研究與實務合作
針對國企內審對社會資源利用率低與機構合作少的現象。申請共享國家部分行業審計資源,增加國企與國企,國企與民企的交流學習。同時,加強同一產業不同企業的合作與同一企業不同部門包括信息、審計、財務、銷售、制造部門的合作。
(四)順應趨勢發展
順應創新驅動趨勢,提升人員素質,不只是簡單地加大工作量,要定期對內審人員進行財務、內審、法規、信息系統與企業內部制度培訓,增加內審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順應經濟轉型趨勢,加強與各部門人員的交流合作,發揮咨詢功能,對企業績效評價體系進行完善。順應大數據趨勢,逐步實行審計全覆蓋。
本文不僅為經濟新常態下國企內審的發展提出了上述建議,也可為今后各類企業的內審發展以及國企其他研究課題提供研究思路與策略指導。
(作者單位為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 池至路.淺析經濟新常態下的經濟責任審計[J].福建建材,2015(12):109-110.
[2] 高平.淺析審計成果的利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5):28-29.
[3] 姬燕燕.論大數據時代對會計和審計的影響[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4] 劉萍.持續審計——信息時代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D].華中師范大學,2013.
[5] Bikki Jaggi,Santanu Mitra,Mahmud Hossain . Earnings quality,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dustry-specialist audits[J]. Original Rearch,2015(4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