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麗
寶寶注射疫苗后,由于體質不同,會有程度不同的機體反應。
輕微型:打針后寶寶哭鬧、輕微發熱、食欲不振、煩躁、局部紅腫疼痛等,這是正常反應。一般來說,摟抱哄勸、物理降溫、吃清淡食物、仔細呵護打針處等,就可以了。
強烈型:寶寶注射后反應大,還高燒,說明機體對這種疫苗不待見,建議就此打住,不要再打了。
為讓寶寶安全、順利地度過預防接種期,醫生說有三件事需要父母們配合。
1.接種后不洗澡
接種后24小時內,不要給寶寶洗澡——這是要把接種后的部位因為接觸水而發生感染的苗頭從源頭扼殺嗎?不是。醫生顧慮的是,寶寶洗澡時入水出水,容易著涼,引起發熱。
2.接種后少喂食
接種后,寶寶能少吃點就少吃點吧,有些寶寶已經吃輔食了,有些寶寶還在吃奶,但是不管吃哪樣,寶寶接種后進食太多,會使腸胃有太大的負擔。
3.“劇烈活動”要減少
估計有的爸爸媽媽會一頭霧水,“這么個小不點,能有啥劇烈活動?”其實,爸爸媽媽認為的劇烈活動和我說的劇烈活動不是一回事。對這個小不點來說,舉個手抬個腳,運動量就不小。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小家伙人來瘋,興奮起來,就會影響休息,而一旦休息不好,本來沒啥反應的,也許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反應。
綜上所述,爸爸媽媽最好能做到:接種疫苗后,讓寶寶適當休息,多喝開水,避免著涼,注意營養。局部反應劇烈的,應該用小毛巾進行熱敷,每天3~5次,每次10~15分鐘(若針眼處化膿,就不要熱敷了)。如果寶寶反應特別嚴重,如針眼處化膿或高熱持續不退,甚至有抽搐、昏迷等癥狀,要趕緊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