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燕紅
文文在幼兒園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突然尖叫一聲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兩眼上翻,幾分鐘后呼呼大睡。老師嚇得趕緊通知家長。家長帶文文去醫院檢查后,醫生說文文是癲癇發作。
癲癇俗稱羊癇風,是兒科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它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臨床癥狀上,通常表現為無熱驚厥發作兩次或兩次以上。造成癲癇的病因復雜多樣,包括遺傳因素、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顱腦腫瘤、顱內感染、顱腦外傷、腦血管異常等。
看到孩子突然癲癇發作時,很多家長會把毛巾塞給孩子咬,有的家長情急之下甚至直接把手指塞給孩子咬,其實這完全沒有用!
兒科專家說,當孩子癲癇發作時,家長千萬不能驚慌失措,在送醫院之前,可以簡單做一些處理:讓孩子側臥,頭偏向一側,這樣有利于嘔吐物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最好能把孩子放在沙發等柔軟的地方,以防地面過硬傷到身體;無需將毛巾或硬物等塞至孩子的上下牙之間,以免造成窒息或給牙齒帶來損傷;也不要強行按壓孩子肢體,以免造成扭傷。
孩子癲癇發作時,一般持續幾分鐘后就會自行緩解,不易咬傷舌頭,等緩解之后再送往醫院。如果超過5分鐘,孩子的癥狀還未緩解,則要馬上送往醫院。途中,要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暢。到醫院后,要將孩子發作時的表現及持續時間、是否伴有發熱等信息詳細告訴醫生。
一旦確診為癲癇,藥物治療大概需要2~4年。有些家長擔心抗癲癇藥物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醫生會根據患者癲癇發作的類型來選擇對應的抗癲癇藥,只要規范用藥,掌握好劑量和適應證,定期做好檢查監測,就是比較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