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長存
[摘 要] 優秀教師的成長沒有奧秘,只有永葆一顆教育的好奇之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修煉素養力、教學力和影響力,才能成為教育百花園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悄然綻放美麗。其中,素養力是教師發展的立身之本,決定著教師教學的高度和厚度;教學力是教師發展的興業之根,決定著教師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影響力是教師發展的成長之梯,決定著教師教學的效度和信度。普通教師只有不斷豐富和充實素養力、不斷錘煉和提升教學力、不斷擴大和提高影響力,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
[關鍵詞] 教師成長;素養力;教學力;影響力
有些教師從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村小教師”,到成長為有思想、有見地的“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一路走來,許多人驚嘆他們是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仔細觀察他們成長中走過的路、做過的事,不難體會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注重三項修煉:素養力修煉、教學力修煉和影響力修煉。
一、素養力修煉要厚積而薄發
素養力是教師發展的立身之本,決定著教師教學的高度和厚度。教師只有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素養力,才能使自己成為底蘊豐厚、實力強大、情感豐富、眼光高遠的人,在教育的沃土上綻放一樹芬芳。
1.豐厚的底蘊是教師的立身之本
“底蘊”如何,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有很大影響。教師的“底蘊”內涵豐富,包羅萬象。概括地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高尚的師德。俗話說,“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強。”在物流橫欲又浮躁漠然的教育大環境中,只有時刻把師德奉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忠貞不渝地堅守著“三愛”,即愛教育、愛學生、愛課堂,才能拒絕誘惑,修身養性,守住清貧,真正在思想和行為上筑起熱愛教育的堅實壁壘,從而成為優秀的教師。如果教師討厭教育、嫌棄學生、厭惡課堂,就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二是淵博的學識。擁有淵博的學識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但這并不容易,因為這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汗水。所以,毫無疑問,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博古通今是需要毅力與時間相輔相成才可做到。而要做一名學識淵博的教師最直接的途徑是讀書,只有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才能涵養教師自身的內涵,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大量的實踐證明,一個知識匱乏的人,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三是精湛的業務。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站穩三尺講臺,只有高尚的師德和淵博的學識遠遠不夠,還須具備精湛的業務:備課出彩、上課精彩,這是教師的看家本領和法寶。教師必須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勤于反思、樂于筆耕。一個備不好課、上不好課,業務能力平平的人,也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2.強大的實力是教師的立教之基
一名優秀教師的實力體現在聽、說、讀、寫、做五個方面。
善于傾聽是基礎。中國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說:“教師與學生課堂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傾聽與對話,而關鍵在教師的耐心傾聽。”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內心需要,讓學生覺得自己很重要;傾聽,將為學生留下一片自由表達的空間,激發學生說的熱情與欲望;傾聽,能為學生帶來或許早已被教師淡漠的尊嚴,喚醒學生說的興趣和思維,說得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煽動性。因此,作為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傾聽學生的妙想、傾聽學生的童心、傾聽學生的錯誤、傾聽學生的一字之差、傾聽學生的離經叛道,并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和關愛。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能于表達是關鍵。眾所周知,教師是靠“嘴皮子”吃飯的職業。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美好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純凈的心里。所以,教師語言表達的水平,任何時候都是衡量教師素質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得好,學生聽起課來就會興致盎然、津津有味,這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得不好,學生就會聽得索然寡味、昏昏欲睡,教學效果勢必不好。
樂于讀書是核心。讀書,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讀書,是教師職業最起碼的底線。沒有高層次的閱讀,就沒有高水平的教學。一名教師,如果腹中空空,教學只能是空架子忙于招架;如果讀書破萬卷,教學就能達到從容輕松、信手拈來的境界。樂于讀書,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愛讀,即具有內在的閱讀需要和強烈的求知熱情,能夠不依靠外力驅動自覺支配自己的閱讀行為,并在閱讀時保持注意的穩定性,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二是會讀,即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往自己的頭腦里輸入信息,更重要的是會把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并與自己頭腦里已經儲存的信息相互聚合和重新組織;三是善讀,即在閱讀過程中對讀物及其相關的內容,敢于大膽提出疑問并反復論辯、主動探索,同時還要要學會有選擇性的讀。
勤于寫作是保障。寫作是思想的磨刀石,它的好處在于能促使教師閱讀更好的書刊,查找更多的資料,求證更深的思考,靜下心來把模糊變成清晰、感性變成理性、破碎變得完整、凌亂變得有條理。寫作猶如隱形的翅膀,能讓教師飛向縱深的專業發展。縱觀當今的教育現狀,不管是評優、評先還是晉級、晉職,都對教師寫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有的教師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就是文章欠缺,所以多年徘徊在優秀教師隊伍的邊緣。因此,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重要的行動之一,就是把思想寫出來,外化成字、成文乃至成書,讓人閱讀你的文字,領悟你的思想,感受你的魅力。
勇于實踐是根本。實踐是提高本領的根本途徑。知道的再多、想得再好,如果不去實踐、不去行動,永遠都只能在原地踏步,不會有超越,更不會找到實現理想的途徑。因此,教師不要做行動上的矮子,而要做行動上的巨人。有想法就付諸行動,才能創造新成績,做出新貢獻,成就新夢想,開啟新境界。
3.豐富的情感是教師的成長之道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比常人更加豐富的情感。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喚醒學生是教師的崇高使命,要喚醒學生,靠的不是強制和權威,而是激發興趣、調動情感。所以,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學會以情激情,以情導行;以情育情,以情悟理。要做到這點,就要求教師和文本同語、和作者同心、和編者同路、和學生同行。
和文本同語,就是要將自己視為一個讀者,要沉下心來細讀文本,想方設法讓自己讀進去,讀出真知灼見;想明白,優化教學策略;走出來,建構教學模式。
和作者同心,這一點主要是針對語文教師。每篇文章作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么,是語文教師對教材文本進行解讀時,首先要發出的究問。答案一定在文本的本身,教參只能是參閱。教師要從作者的角度去解讀教材文本。
和編者同路,就是要領悟編者的意圖,不僅考慮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思考為什么要教這些、這樣教。這是各學科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
和學生同行,是指教師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發現教材中屬于學生文化創造的那些特質。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引領,才能遵循教學最基本的規律。
4.高遠的眼光是教師的發展之源
眼光決定境界。只有眼光高遠的人,才能在普通事物中看出價值連城的東西。作為一名教師,眼光越高遠,視野就越開闊,成長也就越迅速。因此,要成為優秀的教師,就要學會用自己高遠獨特的眼光審視自己的工作,做好專業發展規劃,突破職業生涯瓶頸。只有這樣,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二、教學力修煉要在創新中超越
教學力是教師發展的興業之根,決定著教師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只有不斷錘煉和提升自己的教學力,才能使自己成為教學有招、科研有法、管理有智、服務有心的人,在教學的天地里彰顯個性創意。
1.精心備課是提升教學力的前提條件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高質量課堂教學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備課的影響和制約。然而當下很多教師認為,備課就是寫一份教案,而教案的內容或是化繁為簡,抄一遍教材;或是不加思考,照抄名師教案;抑或是改頭換面,重新整理舊教案。殊不知,這種不認真鉆研課標要求和教材要點,不認真研究認知規律和學習方法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僅而舍本逐末,把別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搬下來的做法,不但消耗了精力和時間,還忽視了備課的內質。
教師如果把備課視為是一種任務,那么,它勢必會成為一種負擔;如果把備課看作是一種歷練,那么,它勢必會成為提高、成就教師的一個過程。教師備課不但要追求形式的新穎、內涵的豐富、環節的合理,還要追求思路的清晰、目標的準確、重點的突出、理念的體現。同樣是備課,不同的態度和認識,卻決定了不同的工作心境和生活情調,關鍵看教師如何選擇。
2.精湛上課是提升教學力的關鍵環節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然而長期以來,大家關注的大都是課怎么上,即課堂上如何實施教學方案,很少有人關注教學方案以外的東西。實踐證明,要上好一節課,就必須突出“學習興趣”“良好習慣”“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等主題詞,把這些“基樁”立直了、立穩了,學生的學科基礎才會牢靠。教師必須舍得投入,投入時間、精力、愛心和耐心。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的精彩,既要有精心的預設、巧妙的生成,又離不開那些看似簡單重復,甚至近乎機械呆板,但對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所以,要永遠保持認真心態,認真對待每一節課。
3.精致說課是提升教學力的重要手段
說課作為一種教研形式,正日漸成為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條便捷有效的途徑。然而,很多教師卻不重視這項工作,說課時往往七拼八湊、東抄西借。良好的說課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它集備中說、說中評、評中研、研中學為一體,不僅能促使教師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更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也有利于聽(評)課者更全面了解執教者的教學行為,正確評價其教學行為。
4.精妙評課是提升教學力的有效舉措
評課是教研活動最常見的形式。評課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以利于新課程的教學。它集鑒定激勵、診斷指導、管理調控、溝通反饋及科研為一體,是研究課堂教學最直接、最具體、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和手段。認真組織評課活動不僅可以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效能的提升,還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群體的專業成長。
三、影響力修煉關乎成就學生未來
影響力是教師發展的成長之梯,決定著教師教學的效度和信度。教師只有不斷擴大和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才能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同行敬佩、領導信任的人,在育人的百花園譜寫絢麗華章。
1.影響學生,改變學生
眾所周知,一個單位如果領導喜歡打籃球,那么他的員工往往都是籃球高手;如果領導愛好麻將,那么他的手下多是麻將高手。同樣,學生都具很強的向師性,教師對學生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當一位教師喜歡博覽群書,那么他的學生很多是書蟲;一位教師如果愛好寫作,那么他的學生肯定有很多作品見諸報端;一位教師語言表達清晰,富有感召力,那么,他的學生個個伶牙俐齒、能說會道,這就是影響的作用。當一個個學生因受教師影響,而改變自己,必將銘記于心。作為教師,無疑會產生一種成就感。
2.塑造學生,成就學生
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教師猶如畫家,決定這幅畫的“美與丑”。白紙都是一樣的白紙,唯有畫家不一樣,只有畫家素質的提升才能描繪出越來越優異的畫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用心塑造學生,用愛成就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張張白紙變成五彩繽紛的圖畫,從我們的手里飛出去,構建出祖國的大好河山。
沒有天生的名師,只有奮斗的勇士。只有教師加強自我修煉,才能不斷成長、成功、成名,成為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姚宏昌.讀書: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J].小學教學參考,2005,(3).
[2]初偉紅.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5).
[3]姜學珍.潛心解讀文本輕松獲得效益[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3).
[4]聞碩.人才培養忌急功近利[J].中國人才,2013,(7).
[5]劉彩霞.淺談如何落實語文教學中的“讀”[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2).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