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宇霞
[摘 要] 良好的教學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能啟迪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明白教學目的和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堂課中。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是一堂新課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新課導入中的運用要立足新課文本,從音樂導入、圖片導入、影音導入、動畫導入等角度,選擇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吸引學生興趣,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語文;新課導入;多媒體
“萬事開關難”,每一堂新課之所以要精心設計,目的是能在一開始就深深地吸引學生投入到語文課中來,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進入教學領域,使語文課的導入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一、音樂導入法
托爾斯泰說:“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物有所感覺,對理解不了的事有所了解?!蓖ㄟ^多媒體用適宜的音樂導入新課,對營造氣氛、激發情感等大有裨益。以教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為例,上課一開始,通過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導入,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顯示歌詞:
媽媽,我想對你說,話到嘴邊又咽下
媽媽,我想對你說,眼里卻點點淚花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你的臉頰印著這多牽掛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你的腰身變得不再挺拔
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
您的眼睛如何失去了光華
媽媽呀,女兒已長大
不愿牽著你的衣襟
走過春秋冬夏
噢,媽媽,相信我
女兒自有兒女的報答
歌曲播放完畢,教師可以通過語言進行情感的渲染和蓄勢:“同學們,母愛,是一個飽含溫柔深摯情意的永恒話題。一曲《燭光里的媽媽》就是兒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讓我們在歌聲中感恩,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親。因為她雖平凡卻偉大,她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她帶給兒女一生的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胡適的人生,去看看她的母親給了他怎樣的影響?!?/p>
音樂導入這種方式,很容易在情感上能喚起學生的共鳴。在音樂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這堂課的學習,可以想像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必然會很好。
可以用歌曲導入新課的課文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比比皆是,如用歌曲《愚公移山》導入文言文《愚公移山》,再現愚公精神的偉大和后人的贊美;用歌曲《明月幾時有》導入蘇軾的《水調歌頭》;用《一江春水向東流》導入李昱的《虞美人》;用《塞北的雪》導入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或魯迅的《雪》;用配樂詩朗誦《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一詩導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用《國歌》導入《我用殘損的手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總之,可以用音樂導入的課文很多,但不是每一篇課文都適用音樂來導入,要根據文章內容來定,切不可為用而用。
二、圖片導入法
圖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形象直觀,運用圖片導入法,能夠把學生看不到的、想不到的以及從未見過的一系列景象與形象,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呈現于學生眼前,讓其自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使學生能很快地進入以圖片為主題的課文意境中來。張曉風的《敬畏生命》通過記敘作者偶然看到湖邊的大樹為延續生命而不停借助風力飄送種子的自然現象,表達了自己對生命深深的折服和敬畏,含蓄地揭示生命的本質在于鍥而不舍的追求。在進行這一課的新課導入時,可以先在網上搜索出這樣一些圖片:
1.一棵小樹從一粒種子成長為一棵大樹的圖片;
2.小草在石縫、懸崖生長的圖片;
3.青蛙在沸水中奮力掙扎的圖片。
學生觀看了這樣一組圖片,很容易被圖片中各種不同生命形態的那種頑強、拼搏精神所折服。那種努力追求生命的本能不用教師講,學生就已經明白了文章的主題。這種導入不只是發揮了吸到學生進入課堂的作用,好的圖片甚至有助于幫助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在初中教材中,可以用圖片來導入新課的文章多如牛毛,但有兩類文章特別適合。
一是大部分事物型說明文,特別是建筑類的。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五篇說明文《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說屏》都是事物類說明文,都是具體可感的事物,用圖片導入,直觀且具體。說明文的解說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而且還收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圖片的直觀性豐富了學生的視覺效果。教《中國石拱橋》可以展示各種橋的圖片,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很容易區分橋的類型,無形當中豐富了知識,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再推出文中的兩座橋的圖片,學生結合課文來觀察兩座橋的異同就會一目了然。《蘇州園林》一文,教師可以展示一組蘇州各園林的圖片,江南園林的秀麗一幅幅風景畫,學生就像身置園林之中,陶醉不已,很快就進入了課文的情景之中。
二是山水、游記的散文,可用相關的圖片來導入新課?!度龒{》可展示長江三峽的風光圖片;《與朱元思書》可展示山水美景圖片;《愛蓮說》展示荷花的圖畫;《春》展示春天的美景,這種圖片導入法大大擴展了課文的視野,豐富了文章的內涵,這正是多媒體優勢的體現。當然方法是好,切不可濫用,圖片的選擇一定要和課文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它決不能成為課堂的裝飾品,而應成為這堂課的領路人。
三、影音導入法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經典電影,學生很感興趣,但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劇中主人公的愛情觀、生命價值觀。上課伊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顯示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經典畫面,同時播放背景音樂小提琴協奏曲《梁?!罚ㄆ危谝魳贰⒂耙朂R放的同時,再配上一段話:“同學們,愛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之一,古往今來,每一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中總少不了男女主人公的海誓山盟?!读荷讲c祝英臺》演繹了以死向封建禮教抗爭的愛的凄美悲壯,而《羅密歐與朱麗葉》則歌頌了一對沖破家庭束縛,以鮮血和生命祭奠愛情的年輕戀人,許多年來,我們一直被深深地感動著。而1998年那部奪得多項奧斯卡獎的《泰坦尼克號》的出現,則打破了傳統模式,為愛作了新的詮釋”。隨之多媒體展示出課題《泰坦尼克號》,學生在影片在熏陶下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堂課的學習中了。
四、動畫導入法
初中語文教材有些文章非常抽象,也沒有供展示的圖片,導入往往只能借助于語言媒介,可難有吸引力。多媒體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教學導入中,使用flash動畫能起很大作用。通過動畫的導入,直觀地再現事物發展過程,能夠加深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興趣。有時,甚至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制作一個flash課件。例如,在講授《月亮上的足跡》時,飛船是如何登上月球,又是如何返航著陸的,沒有圖片參考,單純的講述也缺少趣味性。如果在教學時制作flash動畫,上課演示給學生看,生動直觀地再現三級火箭的啟動與脫落、飛船和登月艙的分離與對接等。這些生動的鏡頭能引起了學生極大興趣,講述課文就簡單多了,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研究與探索科學的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導入的方法很多,無論是音樂、圖片,還是影視、動畫,其實每一種方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起來同時使用。語文教師就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創新課程導入藝術。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