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閂
摘 要: 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我國推出了一系列的“國家戰略”。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相關國家戰略的內容,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增強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一帶一路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的認知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余文森教授語)。由于歷史知識的過往性,距離學生的生活久遠,許多學生對它并沒有什么興趣,只是由于有考試需要,不得不對歷史知識多讀多記,還詼諧地把學習歷史的方法稱為“貝多芬”(背多分),根本沒有興趣探討歷史本身的“以史為鑒”、“人文精神”和“家國情懷”。如何讓學生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我在歷史教學的實踐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如讓學生收集本地地名故事;開展課外“拓碑”活動;研究佛教文化對本地生活人文地名的影響;分析儒家學說與家風等,借學生身邊有關的歷史內容來豐富教學,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不斷擴大,如何通過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成為有“家國情懷”的大國公民,深層次地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結合歷史教學的實際,在教學中滲透與歷史有關的戰略目標,如“科教興國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戰略”。
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相關的內容,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例,談一談自己的教學實踐。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要選取合理的史料為課堂服務。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課本中有不少內容,其歷史的跨度大,時間長,對世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于不同年級教科書涉及的內容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整合。如從漢代絲綢之路的開辟到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再到馬可·波羅中國行及鄭和下西洋等相關的歷史知識出發,理一個大致的學習“清單”:1.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時間段和興盛的時代;2.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背景;3.繪制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地理略圖;4.收集與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人物故事辦一期手抄報;5.推選自己崇拜的“絲路名人”;6.“一帶一路”戰略的起因、內容及產生的效果等。有了這個“清單”,學生就有了學習的指南。
在上完世界歷史上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這一課后,我安排了一節活動課,按照以上“清單”,讓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分小組準備,最后展示自己的成果。20分鐘后,我收到了這樣一份表格:
我大吃一驚,史料的合理運用,竟然讓學生這么快就將古今史實有效地銜接起來,不僅掌握了歷史知識,更使學生認識到了“一帶一路”戰略的作用,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課堂教學更是學習的主渠道,要采用有效的學習方式為課堂添彩。新課程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達到的目的是“會學”,而學生的“會學”必須建立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收集史料并加以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從“一帶一路”的戰略中我又想到:課堂中除了運用這一戰略內容之外,還能不能運用這一戰略思想倡導合作學習,發揮群體智慧呢?
我開始嘗試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組合。在一個個小團隊中,有“強強聯合”的,有“強弱結合”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有“弱弱結合”的團隊。遇到這種情況,我及時采用補救方法:以“聘請外援”(向其他班級的同學甚至老師請教)、“引進內援”(在班級內各團隊之間取長補短)的形式補強“弱弱結合”的團隊,以強帶弱,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并且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古人云“失敗是成功之母”,對學生則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只有先體驗成功,學生才能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和“得到肯定”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和吃飯穿衣同等重要的需求。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遭到失敗時,心情是沮喪的,而取得成功時,常常喜不自禁,信心倍增,更何況是處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呢?
實踐證明,在課堂上“一帶一路”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共同學習中和諧了人格,達成了“善于合作”、“我為人人”、“團結就是力量”的共識,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克服了這一時期獨生子女比較常見的“自私任性”、“獨來獨往”的不良習慣。
在“一帶一路”戰略內容及思想的引領下,課堂上我始終堅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絕大多數學生有了不同層次的進步。有的學會了繪制歷史地圖,有的知道了更多的學習網站,有的熟悉了更多的歷史偉人,更多的人對于陸路的艱辛和海上的兇險有了深刻的感受,對廣大的普通勞動者充滿了敬意。這種成功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更有助于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在歷史教學中,針對性地滲透國家發展戰略相關內容,讓學生知曉、明白國家在創造過去輝煌的歷史的基礎上,新一代領導人正帶領我們國家在當今日益強大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對祖國日益強大的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上冊).商務印書館,2010:376-482.
[2]羅士禱.人性化教學的曙光.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