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磊 劉利
摘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不斷興起,農村基層黨組織隊伍的逐步擴大,促進了農村黨組織建設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本文著重分析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面臨的現狀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農民合作社;黨組織建設;現狀;對策
2007年7月,我國農民合作社在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正式頒布實施之后呈勢不可擋的蓬勃發展態勢。農民之間通過農民合作社這個平臺進行聯系和合作,使之逐漸發展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力量。[1]
農民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壯大,為廣大農民增加了經濟收入,對農村的經濟結構起到調整和完善的作用。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在統籌城鄉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2010年國務院出臺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逐步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創新,擴大基層黨組織對農村新型組織的覆蓋面,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外出人員、專業協會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黨組織。及時在農村合作社中推廣黨建工作,建立黨組織,著重將黨組織工作推向正軌,與國家的黨建政策向融合,積極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建設。
一、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拘于形式
不少鄉鎮黨委盡管實施中央關于成立農村黨組織的相關政策,但是僅僅是拘于形式,有著黨組織這個部門,但是卻對黨組織在管理運行機制、功能及作用發揮等方面沒有任何建樹。不少村干部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黨員組織關系已經包括在村黨組織支部中,不需要再單獨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黨員們組織政治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等。在另一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合作社是以共同致富目標,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經濟組織,它的主旨是增進收入,帶動農民成員共同致富,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主要工作。因此,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的建設工作采取不關心、不支持的態度。
(二)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在管理運行不暢
因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中黨員來源十分分散,在吸收接納的黨員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等多個方面,將原來黨組織的地域界限打破,傳統意義上以村為單位設置的黨組織形式——村委難以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相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黨員關系難以維護、黨組織建設難以管理等問題。為此涌現出的“流動黨員、隱形黨員”等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因此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開展活動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長期以往,容易造成黨員與黨組織之間漸行漸遠。黨員意識和黨員觀念不斷淡化,責任感和榮譽感不強等問題。
二、如何實現農民專業合作化的黨組織建設
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在相關組織建設過程中的作用,因此要實現其組織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就要在保持原有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工作的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上述作用。[2]
(一)擴大宣傳,樹立統一思想,創造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的良好氛圍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中,各級黨委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也應該拓展宣傳渠道,積極宣傳農村專業合作社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廣泛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微信等新興媒體,實現信息的高效傳播和覆蓋。在農村專業合作社中可以委托相關負責人,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擔任黨建工作宣傳人員,便于于當地農民和黨員之間聯系良好的溝通紐帶,從而加強黨建工作。對于合作社中出現的黨員模范和先進事跡要結合黨建工作的作用和意義進行大力宣傳,使加強黨建工作的重要性的相關思想擴展并扎根于農村各級黨組織相關干部,徹底糾正合作社“重經濟、輕黨建”的錯誤思想。加強合作社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加強其中黨員的使命感,從而使黨建工作在思想上受到重視,教育上得到保障,進而達到程序上的進一步規范。
(二)明確黨組織定位,確定工作職責和范圍
建立在農民專業化合作社的黨組織,要把“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貫穿始終[3]。結合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情況,則要求黨組織尊重和重視的民主化管理即——“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地位,堅持“不包辦,講配合,經濟各自獨立,發展黨員、開展黨員培訓及教育管理等政治活動發揮黨員作用”等原則來展開具體的活動。
(三)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管理體系
首先,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合作社黨組織。為方便服務于管理,相關的管理制度就需要有科學有效的實質,做到有章可循。如農民專業化合作社黨組織例會制度;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員教育管理活動制度等。將以上制度細分,制定詳細的實施步驟和細則。對每個實施過程制定出詳細的規定、要求。加強制度落實實施情況的考察,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或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明確懲戒的條文,規范懲戒措施。從而保證制度的威懾力和約束力,進而保證制度有條不紊的執行下去。其次,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活動。在流動黨員之間可以推行“雙向管理、雙向考核”的管理辦法。即黨員組織關系由一個黨組織主管、參加多個組織活動的新機制,規范合作社黨員身份證明、參加活動、表現反饋和考核評價機制,拓展黨員發揮作用的領域和空間,激發黨員活力[4]。第三,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給予一定的創新。除了保證學習民主、教育生活會、民主評議以及表彰等常規活動的定期開展以外,還應該結合農民專業化合作社的實際情況,根據需要,開展內容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可以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開展相應的活動。如可以下派大學生村官等會專業技術的黨員下發到農村專業合作社中,組織其開展相應的經濟項目,從而拉近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黨組織之間的關系,便于工作的開展。
三、結語
概括而言,作為農村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建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健全組織、加強管理、提高素質、尊重科學等,進而在維持農民專業化合作社黨組織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上,促進其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的提高,鞏固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本論文系研究課題: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恩格斯合作經濟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M7
參考文獻:
[1] http://baike.haosou.com/doc/6538382-6752121.htm
[2] 郭增榮.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實現黨建工作科學化的探索與思考
[J].福建黨史月刊,2012,12:26-27.
[3] 張榮臣,胡國喜.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建設科學化: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民合作社,2011,06:23-24.
[4] 梁英.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建工作探討[J].廣西社會科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