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林業工作總站 張哲
關于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文/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林業工作總站張哲
本文論述了林權制度改革中檔案管理工作遇到的問題,并提出林權制度改革中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問題;建議
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簡稱林改檔案),是指在林權制度改革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數據等各種形式和載體文件材料的總稱,是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歷史記錄。加強林改檔案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維護主體合法權益。二是推進林改依法進行。三是促進林業健康發展。為了加強和規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工作,有效保護和利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制定了國家林業局、國家檔案局令第33號《集體林權制度檔案管理辦法》并已于2013年6月22日起實施。本文對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在林權制度改革中存在著檔案意識薄弱問題。個別村認為檔案工作沒有那么重要,村級沒有專人管理,不具備保管條件,缺少檔案室、缺少專門檔案柜,另外在改革過程中林農手中都有一套資料,即使資料丟了,還有檔案館存檔,錯誤地認為村級保存檔案有點多余。認識不到林改檔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關鍵的林農簽字這一重要環節管理不規范。使用不耐久的紙張或是褪色的字跡,后果不堪設想。所以馬虎不得。
(三)無論是鄉(鎮)、村、社或場(圃)他們在林改中都是兼職。做林業工作他們是行家里手,但在檔案管理方面,他們都是外行,由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工作就顯得怯手,在整理過程中往往出現差錯,歸類不清,收集不全,管理混亂。
(四)檔案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鐵西區林改檔案管理人員多是從本單位職工中抽調,數量少、素質差、變動大,對于專業性較強的檔案工作來不及認真鉆研學習,其中相當部分幾乎沒有接受過大專院校檔案學專業的系統教育,有的對檔案方面的基礎知識都知之甚少,造成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技能普遍低。盡管在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兩次進行了專門的培訓,但林改檔案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都不太高,大家僅憑熱情在工作中摸索。
(五)林改檔案管理信息化投入不足。對管理工作領導不重視,導致檔管工作投入嚴重不足,只有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逐步實現紙質檔案向數字檔案轉變的信息化才是檔案管理發展方向。
(一)建立檔案監管體系。強化林權檔案管理,監督是關鍵,在林改過程中,要立足于縱橫聯系、運轉協調,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檔案監管體系。
(二) 深化鄉(鎮)、林業站管理職能。加強林權檔案的監管鄉(鎮)是關鍵,在強化上級監管的同時,要重點深化鄉(鎮)林業站的監管職能。在縣(市)區林改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下 ,對各鄉村林改的動態檔案資料(影像資料、林權流轉、林權抵押貸款、森林資源評估、市場信息臺賬)統一集中在林業站備案,每半年或一年組織一次清點、檢查,做到賬務相符,賬賬相符。各村的流動林權檔案由各鄉(鎮)林業站組織實施,林業站要建好檔案統計臺賬,檔案工作目標責任制,對監管不力,造成林權檔案資源流失的集體和個人,實行責任追究。
(三)強化村民民主監督。為防止林權檔案管理“上邊熱下邊冷”的問題,要充分借助村級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以及“一事一議”制度監管林權檔案,首先由村委會組織實行對本村承包林地權、串換地塊、砍伐樹木、勘界發證等材料進行清查,并將清查結果進行公示,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讓群眾參與,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
(四) 提升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做好林改檔案的管理與利用,關鍵在人。一是在林業基層配備業務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檔案工作人員,確保一手資料收集齊全、內容準確。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注重實用性、拓寬知識面、因材施教、提高外語水平等幾個方面,采取舉辦檔案管理培訓班、個別指導、以會代訓等方法,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
(五)在資金投入上傾斜。近些年,國家級、市級林業重點項目越來越多,應結合林改檔案建設與管理的契機,建立健全林業檔案的建設與管理,故需調整財政預算,撥出專款用于區林業局、各鄉鎮林業站檔案室的建設與裝修、檔案柜等存儲器材的購置與修繕、電腦和打印機等的配備,只有資金傾斜支持到位,方能實現林改以及林業檔案的高水平建設、高效益管理、高效率應用,很好地服務了林改和林業生產這個大局。
加強林權檔案管理,解決問題是關鍵,要立足于造血與注血并重,采取切實措施,不斷活化檔案的資源。一是強化措施,化解村級基礎設施貧乏。在林權改制以及林權檔案管理方面,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不足,基礎設施、保管條件差。為徹底化解這一矛盾,由政府出面協調,要將林改檔案管理所需經費,基礎設施納入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一次性劃撥到位,不足部分由鄉鎮自籌解決。另外對林改過程中形成的表、冊、不可擦除性光盤、碳酸筆等由林業部門統一印制發放,統一標準,這樣既減輕了農民負擔,也符合了檔案保護要求。二是要充分利用林權檔案,有效解決林權土地糾紛。80年代已依法明確過一次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和經營。三是解決農村基層檔案員“整理檔案難”的實際問題,針對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分散,檔案業務指導力量有限的特點,制作出一套林權資料歸檔樣本:如分類、保管期限劃分、組卷、裝訂、排列、編號、編目、裝盒等,還可以配備一些實際操作的畫面,制作成光盤,下發給基層檔案員,一學就會,一看就懂,而且還可以隨時看。也可以通過電腦傳送,這樣既起到了生動直觀的指導作用,又有效地提高了檔案業務指導和林改建檔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