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昆山市供電公司 葉虹
關于“互聯網+工會”模式下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文/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昆山市供電公司 葉虹
這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信息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生活與經濟等方面都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新時期的工會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工作上應當具有新的理念、新的視角與新的方式。“互聯網+工會”模式可以為職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督促職工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讓職工的歸屬感得到提升,工會的吸引力與凝聚力也會隨之提高。
互聯網;工會;創新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互聯網是其能夠持續發展不斷進步的重要條件和基礎,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已經從各個方面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互動開放式的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在為促進社會進步與提高社會生產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在當今社會中,也因為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網絡信息安全受到了來自病毒傳播、網絡攻擊、有害不良信息泛濫、網絡犯罪等帶來的影響,而這些安全問題與人民群眾的自身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密切相關,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會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效果。
在社會、經濟、生活等各個部門與領域,以互聯網為主進行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工會”是將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與智能化應用于工會領域中,讓工會工作變得更加信息化,讓工會工作與時代潮流相接軌,將工會的業務流程通過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運用進行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時期的工會會有越來越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加入進來,這些職工已經漸漸成長為工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個性很難與傳統工會的工作方式相融合,而在另一方面,工會的職工人員也逐漸朝著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很難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下得到施展。所以“互聯網+工會”模式就成了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工會必須在這種模式下進行工會的創新工作,這樣才可以滿足職工的新要求與新期待。
作為國家行動戰略,“互聯網+”可以激發創新的活力,創新公共服務的模式,將創新體系重塑。在“十三五”期間,中國工會在這些行動的參與程度會直接影響職工們在“互聯網+”時代的適應能力,工會要動員職工、組織職工、帶領職工主動地去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要好好利用職工的力量,為中國培養智力型的人才,為經濟的發展產生新的推動力。工會要將創新變革作為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將職工與業務流程通過互聯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網絡連接變得更具有價值,讓網絡與職工的關系更加密切,促進員工之間的互通共享,為職工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全心全意為職工辦事,讓職工享受更多的工會產品與資源,這才是工會發展“互聯網+”的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工會”模式帶來的機遇。為職工提供更優質貼心的服務是工會工作的最終目的,而隨著時代的迅猛發展,工會要想為職工提供貼心有效的服務,也必須要進行創新才能適應社會。因為互聯網便捷、開放、互動性強的特點,為工會在建設“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的工作方式上提供了保障。工會職工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各種豐富資源進行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地成長、積累經驗,實現工作中的不斷創新。
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工會可以將職工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傳統的工會工作模式上創建了全新的平臺,職工可以通過互聯網創建的這個平臺進行入職手續的辦理、自身合法利益的維護、困難補助的申請等活動。同時因為“互聯網+工會”模式的運用,工作信息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并且職工的想法與意見也能夠通過互聯網及時地反饋給工會,這使得工會工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互聯網+工會”模式帶來的挑戰。互聯網的信息存儲量是巨大的,而這些信息并沒有經過篩選,這就導致有大量虛假信息的存在。辨別能力不強的員工會相信這些虛假信息,與此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會利用這些虛假信息對工會工作進行破壞,這對工會的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
在互聯網中,信息的傳播是難以控制的,因為員工對于網絡活動與網絡熱點事件的參與,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這就會使通過互聯網聯系在一起的人因為彼此看法的不同而產生誤解,或者是有些人會用網絡為手段謀取自己不正當的利益,產生社會矛盾。
(一)職工要能夠主動去接觸互聯網,提高對互聯網的認識,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責任感與緊迫感。對于互聯網給工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要用積極的心態去應對,不能畏縮不前,否則只會被時代所淘汰,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要能夠及時掌握潮流資訊,學會用科學信息技術來輔助自己的工會工作,讓工會工作能夠得到發展與創新。
(二)工會要能夠優化互聯網功能,將在線服務能力提高。比如說,在網上開設論壇,讓職工能夠有平臺去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見解,讓職工可以就工作問題展開互動交流,加快建設工會在線服務平臺,這樣才可以為職工提供更優質貼心的服務,以此達到工會最根本的目的。
(三)工會要加強職工的培訓工作。讓工會各級干部對與網絡的掌握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要時常在工會職工中普及互聯網知識,讓各個職工對于互聯網的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各級干部能夠對信息資源進行獲取分析整理,同時更要對工會的信息化建設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新時期的工會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它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互聯網+工會”的模式可以將工會工作更加信息化,使工會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能夠切實維護好職工的切身利益。
[1]鄔賀銓.網絡強國建設[J]中國網,2010(04).
[2]姜風雷.創新工會工作模式保障社會和諧[J].民營科技,2013(03).
[3]王家玉.網絡環境下工會工作思考[J].青年時代,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