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安石油大學 劉少榮 暢平 田新潔
淺談高校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發展
文/西安石油大學 劉少榮 暢平 田新潔
建設高水平的大學,有效的高校后勤服務保障是基礎,對于如何提高高校后勤服務保障,關鍵在于選用的高校后勤管理是否合適有效,本文分析介紹了一些國外的高校后勤管理,可以作為有效的文獻借鑒,給我國的后勤社會化改革管理建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后勤管理模式;高校;社會化改革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一種新形勢下高校后勤管理和運行機制,其是由政府、學校、市場三種關系建立新型服務、經營、生產、管理的后勤服務體制,新型的后勤服務體制能極大提高后勤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服務積極性,減少學校的經濟負擔,有利于高水平大學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成效不是很樂觀,大部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沒有有效的實行,政策制度不完善、市場機制沒有完全建立。高校后勤服務質量沒有達到國家最近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總體方案》,針對這一問題,應借鑒一些國外高水平大學高校后勤管理經驗,可以給我國的后勤社會化改革管理建設提供一些創新可行思路。
(一)高校后勤社會改革化主題。高校后勤社會改革化主要是涉及一下幾個方面主題:管理體制改革、運行機制改革、資產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
管理體制改革:當高校進行后勤社會化改革后,高校后勤管理原則有了明顯的區分,由以前高校直接管理后勤部門,轉變為分開模式(高校和市場企業),市場企業的管理具有獨立人事權利和財務權利,高校按照市場規律招標符合自身高校發展的企業,由以前屬于高校上下級管理職能部門變成為現在為具有產權合同契約的企業法人。運行機制改革:由以前高校財政撥款維持高校后勤部門的正常運轉,轉變為與市場經濟發展相對應的后勤管理運行機制,高校后勤管理必須按市場規律運行,實現財政收入和支出。資產管理制度改革:由原來全部屬于高校的資產轉變為企業資產和固定資產兩個方面。固定資產采用租借或使用給后勤企業方式,后勤企業資產可采用多種經營方式融合社會資源參與高校市場的管理和開發。人事制度改革:由原來屬于高校事業人員編制轉變為企業員工編制,并結合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來制定人員編制的制定與實施,這也是高校后勤社會改革化的重點內容。
(二)高校后勤社會改革化管理模式。高校聯合后勤服務集團模式:由各個高校按照一定的資源比例參投到后勤服務公司中。此后勤服務集團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協調,組建各由個高校后勤管理部門聯合成立后勤服務集團。這樣可以實現多校統一經營,防止出現“一校一勤” 的粗放式經營,走上精細化、節約化后勤管理,有效地降低服務成本,充分吸收利用各校優質資源,統一管理、分配、服務,實現有效的資源利用。
高校與市場企業聯辦模式:高校聯合市場企業優質資源,充分發揮廣闊的市場資源,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多樣化、先進化,高效化。該模式的具體操作方式形成了以高校后勤職能部門的甲方和企業實體經營的乙方,這樣各司其職,提高后勤質量,為全體高校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外國的社會體制與我國不甚相同,大多采用社會化方式進行高校后勤管理,高校將服務產業交給專業化、精細化的第三方,自己專注于教學和科學研發。
但有的也是高校參與實行管理模式,具體的實行模式根據各自具體情況而定 。不同外國后勤服務模式的發展和經驗,有利于我國吸收、借鑒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后勤管理模式,其具體介紹一下國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美國模式:美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形式多樣,各校按照自身具體歷史特點、經濟狀況以及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情況形成合適的后勤管理模式。但大部分美國大學以一名副校長為首的管理團隊負責后勤系統,在經營上采用不加商業贏利性費的各項成本綜合方法。
德國模式:德國高校后勤是由德國政府選定領導負責人的大學生統一后勤管理機制。其高校后勤服務是具有不追求利潤為目的公益性質的社會團體組織,國家政府給以相應補貼,社會團體是具有獨立法人的自主經營,免除稅收,提供優質服務,保證高校師生的生活健康。
法國模式:法國的模式與德國有諸多相似,都是交于大學生服務中心,不過該機構不是社會團體而是具有行政性質的國家機構,該機構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具體向各個大學提供住宿、餐飲等后勤服務。
這些國外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都是相當重視高校后勤的發展和服務,美國以副校長為首的管理系統,英國醫療由全國統一管理,德國政府任命負責人,法國立法,都是多樣化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確保高效的后勤管理。
目前,我國的高校后勤管理還沒有達到較高水平的社會化改革,相比國外的后勤管理具有相對成熟的管理機制,服務質量水平偏高,其中制約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的是高校沒有和后勤機制形成相對獨立的管理分工機制。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原因:部門后勤管理觀念陳舊、后勤管理結構單一、后勤管理保障體制落后、后勤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偏低。
對于以上主要問題,我們應采取相對的措施:樹立科學有效的后勤管理理念、形成獨立經營的后勤管理機構、健全科學合理后勤管理保障體制、提高后勤管理人員專業素養。
深化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完善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的必然途徑。
[1]李躍建.我國現階段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13).
[2]陳云.新時期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4(11).
[3]郝軍,建新,李清盛,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存在問題與對策[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2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