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共大慶市委黨校 尹國輝
新形勢下黨校法學教育的強化
文/中共大慶市委黨校 尹國輝
黨校法學教育是黨校工作的重要一環。黨中央高度重視黨校教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對于新形勢下加強黨校法學教育做出了重要論述。本文從黨校法學教育的概念、特點和意義出發,創造性分析出黨校法學教育的重點:五個思維和五個結合,最終提出黨校法學教育強化的對策建議,力圖有裨益于黨校法學教育的強化和發展。
基層黨校;黨校法學教育;法學教育
(一)黨校法學教育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黨校的概念。黨校是在黨委領導下的對黨員干部進行培養的學校,黨校黨培訓、教育黨員和黨員干部的重要途徑,是黨委的重要組成部門,是黨進行社會研究的重要智庫,是黨的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黨校法學教育的特殊之處。要深入理解黨校法學教育的內涵,就要認識到黨校法學教育的特殊之處。黨校法學教育既有普通法學教育共同之處,又與一般法學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其教育對象以及教育時間的特殊性上。
(三)強化黨校法學教育的意義。強化黨校法學教育有利于深入推進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基層黨員和領導干部的黨性覺悟。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中指出,領導干部要做關鍵少數,養成對法律、法治的尊崇和敬畏,要養成法治的思維和辦事方式,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黨和國家賦予的權力,廉潔奉公,克盡厥職。而黨校就是培養這種敬畏和思維的主要陣地,黨校法學教育通過馬克思法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影響、培育、引導黨員干部,提高其黨性覺悟,尤其是依法治國的理論素養,推進黨員干部建設。需要注意的是雖則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推進以及行政機關出庭應訴制度的深入推進,黨員干部是存在著業務上的訴訟風險的,要想規避這種訴訟風險,就要學法、守法,積極用法,謹慎、依法行使公權力,讓人民放心。
黨校法學教育對象和時間的特殊性歸根結底來源于黨校培養目標的特殊性,黨校法學教育的重點應當是培養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這種培養目標的達成是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正確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
(一)教學內容上重視五個思維的培養。在教學內容方面,黨校法學教育應當強化對于黨員干部五種思維的培養。第一種思維是法治至上的思維,當今社會是法治社會而不是人治社會,任何人和組織不能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所有人都必須依法辦事,所有觸犯憲法和法律的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銘記以憲法和法律約束自己,國法是行為的最底線,任何權力都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進行行使。第二種思維是合法性思維,黨員為官的尺度在哪?憲法和法律就是底線,黨員干部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我是否了解相關法律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如何處理,這么處理是否合法。第三種思維是程序公正思維。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的爭議早已被法治實踐所證明,只有遵守法定程序,才能更好地達到行政效果。黨員干部是時刻注意自己是否有違反程序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第四種是契約思維,契約思維是法治思維的一種,其特殊之處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呼吁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合理的政府、市場關系應當具有一種合同關系,現代的行政管理,應當多采用行政合同,將部分服務移交給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組織,提高政府的效率。第五種是權責統一思維。黨員干部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權力的行使也必然受到法律和人民的監督,權力和責任是統一的,行使權力失職要受到問責和追究。
(二)教學方法上重視五個結合的運用。在教學方法上,黨校法學教育應當重視對于黨員干部培養的五個結合,這主要是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結合、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的結合、法學教育和廉政教育的結合、法治理論和黨的政策的結合以及法治思維和思想建設的結合。要重視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的結合,黨校法學教育的目標決定了黨校的主要培養內容不是詳盡到具體的部門法律,而應當是法治的觀念和思維,尤其是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認識和理解,黨校法學教育應當著重提高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黨校法學教育。2015年十二月中央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對于意見的貫徹落實,對于新形勢下黨校法學教育的加強,首重組織領導。要把黨校法學教育做實,做大,做強就要明確各部門的責任,成立以黨委為領導的工作小組,統籌規劃全年黨校法學教育,由各部門具體落實。
(二)探索教學方式,著力拓展黨校法學教育。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著力拓展黨校法學教育。過去的黨校教育方式是相對固化的,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理論學習又幾乎全部被課本講授所占據。黨校法學教育應針對這一情況,拓展授課方式.
(三)創新考核機制,切實抓好黨校法學教育。要不斷創新學員考核機制,切實抓好黨校法學教育。黨校學員主要以領導干部為主,工學矛盾突出,要使培訓效果落到實處,更要進行考察。一方面,通過授課內容考試、法治文章撰寫等考試形式檢驗大家對于授課內容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隨堂考核,記入最后成績。嚴肅考核、靈活考核,常態化考核。需要注意的是應當進一步深入考核機制,可以將培訓經歷與表現納入到干部選拔和任用中來,充分利用考核結果,切實抓好黨校法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