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
網絡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思考
張海龍
【摘 要】網絡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是一把雙刃劍。從網絡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角度分析,它對學生的價值觀、道德情感、人際交往、人格心理和個體獨立性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教育中要對此進行正價導向,積極跟進,要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其抗干擾能力,從而培養全面健康的個性人格,樹立積極的人生價值觀和職業發展觀。
【關鍵詞】網絡文化 學生心理健康 負面影響 對策
(一)價值觀模糊
中職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因此,教育者必須要進行有效的引導。然而,網絡文化中的內容非常豐富,精華與糟粕并存,正能量與負能量交織一起,這些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形成很強的沖擊力。如網絡文化中充斥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敗主義、利己主義等消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不及時進行教育干預,將會扭曲學生的人生立項和價值觀,對其心理健康健全發展形成破壞性的作用。
(二)道德自律弱化
網絡具有虛擬性特點。在網絡環境中,很容易滋生不良的網絡文化,比如黃色、黑色、暴力信息。與此同時,由于中職學生本身法律知識的一知半解或匱乏,加上自律性比較差,在暴力、色情信息的影響下,很容易受到不良網絡文化的影響,導致道德自律弱化,進而做出與社會道德相違背的行為,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
(三)人際交往障礙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人們的身份也是虛擬的。這種虛擬的人際交往文化,使人與人之間在交流時失去了真誠和信任;而恰恰相反的是,學生逐漸習慣了虛擬網絡世界里的欺騙與玩弄,自我與玩世不恭。這給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這在現實生活中,直接導致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孱弱,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缺乏真誠與信任,心理健康極為不健全。
(四)人格心理異化
過度沉迷于網絡,會使學生的意志力被消磨掉。尤其是部分學生熱衷于網絡游戲,通過在游戲中尋求新鮮感、刺激感、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被不良的網絡文化毒害,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學習、生活。
在網絡文化世界及其所帶來多元化的文化沖擊下,他們往往表現出不愿與外界接觸,在心理上出現自我封閉;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自控力和判斷力的不健全,過于迷戀網絡生活方式還導致精神上癮,如一些學生離開網絡后,就會表現出昏沉、空虛迷惘、厭倦、煩躁、孤僻、厭食、無所適從等各種不適應狀態,久而久之,導致嚴重的精神障礙,心理異常。一些研究者通過實驗分析,發現癡迷于網絡虛擬世界的學生,他們在網上、網下出現很大差異,嚴重的出現偏執人格、多重人格、邊緣化人格等表現。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網絡時代,要培養學健康的心理和個性品質,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和理念。以人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就是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以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為指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服務、引導,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理解網絡文化,學會在網絡時代如何避免迷失自我。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健全的網絡人格,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網絡文化對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因此,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該積極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育,提升教學質量。比如,利用網絡文化,擴展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再如,開展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讓他們通過可視化的環境來融入到教學中,從而繼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
校園文化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文化,能給學生帶來了美的感受和愛的感覺,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情。學生在參與校園文化生活的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交流與共處,能有效培養學生在集體觀、榮譽感,能學會謙讓、關愛,能學會競爭、成就自我;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我監督、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校園文化反映了全體學生的共同價值觀,能夠形成良好的輿論影響力,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通過校園文化的優勢,可以對不良網絡文化進行抑制,減少消極、負面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自身的抗干擾能力
網絡文化具有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點。然而,正是因為如此,才使一些消極的思想與腐朽的作風有機可乘。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尤為重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質尤為突出。針對網絡文化的特點,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政治敏感度,堅決抵制網絡不良文化,引導學生在心理上樹立積極的人生理想與信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對待網絡應持全面的觀點,不能因噎廢食,以偏概全。既要看到網絡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要看到網絡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要依據職業教育實際情況,健全教師隊伍,研究網絡文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關心學生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加強情感教育,正價導向,加強網絡道德、網絡法紀教育,因勢利導,將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內化為學生職業技能學習和將來的職業生涯的有力武器。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