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迪 陳 爽
遼寧開宇律師事務所,遼寧 沈陽 110014
?
審執分離視角下的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探析
孫 迪 陳 爽
遼寧開宇律師事務所,遼寧 沈陽 110014
目前我國就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相關問題規定尚不明確,導致司法實踐中操作不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予以明確,并提出在下一輪司法體制改革的執行體制改革過程中推動審判權和執行權在體制上分離。為完善我國執行程序,本文從審執分離的角度對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程序進行繁簡分離設計。
案外人;執行異議;審執分離
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在2007年民事訴訟法修訂后首次在立法中正式出現,主要集中在204條,隨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條至第20條規定了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主體、管轄法院及是否停止執行等程序問題。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訂時未對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進行任何修正,其后的司法解釋雖加以完善,但對諸多基本問題尚未形成明確的規定。基于促進審執分離的考慮,筆者建議在正在草擬的《強制執行法》中對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程序設計予以完善。
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在執行程序和訴訟程序的處理上均與案外人的實體利益密切相關,但目前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將執行機構的審查作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前置程序,導致審執不分。
(一)案外人異議之訴制度程序設定與審執分離理念不符
2014年12月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從六個方面確立了案外人異議審查的規則。其中規定案外人異議審查的內容中對于執行標的權屬的判斷標準“以形式審查為原則,以實質審查為例外”,認為“案外人異議審查標準并非對案外人權利進行最終確權,而是為適應案外人異議的形式審查要求而采取的技術判斷標準,案外人異議是否成立最終還要靠執行異議之訴判斷。”①但是,即便上述表述將案外人異議中的“審查”名義上限定為“形式審查”,其都無法改變案外人執行異議這一前置程序中執行法院就“案外人異議”所作出的裁定是針對實體問題所作的裁定,該審查行為與審執分離的理念相違背。
(二)案外人異議之訴制度程序設定與執行效率優先不相適應
為追求執行的效率,執行中通常采取的是略式審查程序。但是,就案外人而言,因執行標的涉及其實體權利,只要有程序上的可能改變該執行行為,案外人通常都會努力去實現。司法實踐中,執行機構裁定駁回案外人異議并不能阻止其追求其實現實體權利的腳步,往往設置前置程序只是增加了其訴訟的一個環節而已。和直接賦予案外人訴權的案外人異議之訴的程序制度相比,增設前置程序的后果顯而易見:案外人的異議如果成立,則前置程序的設置增加了其維權的訴訟成本;案外人的異議如果不成立,則前置程序的設置使程序更為繁瑣,執行效率更低。②
(三)案外人異議之訴制度的實證考量

圖一 2014年遼寧省S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裁決案件統計表③
從圖一可以看出,在遼寧省S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年受理執行裁決案件總數262件,其中案外人異議案件84件,占全部執行裁決案件的32.06%,可見案外人異議在執行裁決案件中所占比例較高。通過對遼寧省S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人員進行走訪,立案人員表示,案外人異議案件曾逐年上升趨勢,且案件所涉及的權利紛繁復雜,但以房產、土地較為常見。由于異議所涉及的權利如知識產權等需要較為專業的審判知識,因此,該院將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按照異議權利所涉及的庭室進行區分進行分案。這一做法在強制執行法規定中可以借鑒。

圖二 遼寧省S市D區人民法院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案件統計表④
從圖二可以看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經走訪遼寧S市D區人民法院裁決庭,了解到該區2014年進入執行裁決的案件100件左右,其中有8件進入案外人異議之訴程序。因此強制執行法有必要對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進行更為系統和科學的設計。
筆者試圖在互聯網上收集有關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或者執行異議案件的數據情況,遺憾的是,盡管最高人民法院已著手公開司法數據,但從最高人民法院網站上只能查詢出執行案件的收案、審結及上升比例等數字,但沒有關于復議、變更主體、案外人異議、執行異議等更細致的分類信息。在相關論文及學術論文中也沒有相關數據。這一點應該提醒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引起重視,因為制定強制執行法的前提是需要數據分析做支撐,如果僅僅法院內部掌握相關數據,而沒有向社會公開,不利于研究人員對數據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科學建議。
筆者認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前置程序既違背了審執分離的原則,也與執行效率優先不相適應,因此,強制執行法可以考慮廢除該前置程序,從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程序設計上進行繁簡程序劃分,既符合審執分離的方向要求,又兼顧了執行效率優先。同時,建議強制執行法規定案外人只有經過執行異議之訴的程序才能阻卻執行,進而防止案外人濫用異議權利排除執行。
(一)撤銷案外人異議前置程序
雖然《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案外人異議程序進行了階段性的完善,但是,從將來制定《強制執行法》的角度看,應該按照審執分離的改革思路,撤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前置程序。
(二)執行機構對案外人異議不作任何形式或實質審查
案外人異議應向執行機構提出,但執行機構應該根據按照審執分離的理念,向債權人征求意見,如果債權人同意撤銷對異議標的執行,則執行法院撤銷執行;否則,執行機構可以賦予案外人合理期限提起訴訟。
(三)對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作繁簡劃分以兼顧審判公平與執行效率
筆者認為,從審執分離的角度看,不應該以犧牲公平而追求效率,可以從程序的科學設計上作以思考。在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立案時,即進行繁簡分流,案外人異議理由明顯能夠成立的,案件比照速裁程序處理,縮短審理期限,但賦予當事人上訴權利。案情復雜的,案件按照普通程序進行審理。
(四)判決主文應遵循審執分離的理念
筆者認為在我國解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裁判主文問題,應遵從審執分離的理念進行考慮。即在勝訴判決中明確是否繼續執行的處理(當然也會引發是否會導致審執不分、以審代執的問題);其次要考慮判決既判力的問題,即實體審查的結論是否具有既判力而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排除另行起訴的可能性;最為核心的是,如何平衡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存在強制與救濟的緊張關系,其實質為公法與私法的對立。目前折中的觀點認為,通常情況下,案外人異議之訴的審理包括對實體法律關系和是否執行問題兩個方面問題的審理。⑤筆者認為,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判決效果應既具備排除執行的效果外,亦應兼具確權的法律效果,這與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二條⑥的內容相符。當然,如若案外人的訴訟請求僅為排除執行一項,判決主文中卻包含實體爭議的解決,則有超訴請判決之嫌。此時,可征求案外人意見,是否變更訴訟請求。綜上,應當將異議之訴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訴訟看待,把案外人主張的實體權利的判斷和異議標的是否應予執行的判斷(在案外人均有主張的情況下),均作為異議之訴判決的主文,以減輕當事人的訴累,提高訴訟的經濟性和效率性,防止出現對同一案件事實從不同角度產生不同判決的尷尬情況。⑦
(五)執行異議之訴對執行程序影響
大陸法系民法理論一般認為,案外人提起異議之訴時,原則上不影響執行,但法院依據當事人的申請(提供必要的擔保)或者法院基于認為停止執行系情勢所必需,可以停止強制執行。⑧筆者同意這一觀點。《執行解釋》第20條規定了兩種情形下可以停止對執行標的進行處分⑨,強制執行法可以比照該內容做出規定,并規定除此之外,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一律不影響執行,避免案外人采用異議程序的手段拖延執行程序,從而使程序充分體現效率與公平。
[ 注 釋 ]
①劉貴祥,范向陽.<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J].人民司法,2015(11):31.
②劉學在,朱建敏.案外人異議制度的廢棄與執行異議之訴的構建[J].法學評論,2008(6):135.
③數據來源于遼寧省S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裁決庭數據統計表.上述數據中結案數包含上年舊存案件.
④數據來源于遼寧省某市D區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數據統計表.
⑤劉貴祥.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功能定位與裁判范圍[N].人民法院報,2014-6-4.
⑥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二條:對案外人提起的執行異議之訴,人民法院經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案外人就執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的,判決不得執行該執行標的;(二)案外人就執行標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益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案外人同時提出確認其權利的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中一并作出裁判.
⑦肖建國,趙晉山,譚秋桂.民事執行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7.
⑧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195.
⑨一是經審查發現案外人提出的訴訟請求確實有理由,不及時停止執行將導致案外人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害的.二是案外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擔保,請求停止執行,經審查認為不停止執行將導致案外人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害的.但申請執行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擔保請求繼續執行的,執行法院應當繼續執行.
D
A
孫迪(1972-),男,漢族,沈陽人,碩士,遼寧開宇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研究方向:民商法;陳爽(1982-),女,漢族,沈陽人,碩士,遼寧開宇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