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航
[摘要]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作為小學體育的拓展性內容,對于強化學生的體質,提升小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大課間活動的自主性及趣味性較強,相比體育課堂教學,對于學生體育學習具有特殊的輔助功能。但是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場地、器材設施不足,缺少有效監(jiān)管等,這些都影響了活動的效果。從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提出了突破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等對策。
[關鍵詞]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自主趣味性;對策
體育教學是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輸送體育人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途徑之一。其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小學生的身心、智力發(fā)展水平尚不成熟,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作為課間操的一種延伸,能夠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進取精神。但由于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在學校開展的時間并不長,在開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場地器械不足以及監(jiān)管不當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發(fā)揮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積極作用,借此提升小學生的精神風貌和體育素養(yǎng),是需要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
一、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
學生參與到大課間活動中來,可以鍛煉身體,練習技能,愉悅身心,放松心情,消除疲勞,可謂對其健康成長益處多多。目前,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內容單調,形式單一
目前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一般都采取集體式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情感的交流和溝通;活動的內容單一,種類少,只有常見的幾種體育項目,對于一些新興項目的開發(fā)較少;活動中實踐性課程所占的比例較小,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多樣化的發(fā)展要求。
2.場地、器材設施不足
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經費問題,因為缺少充足的經費支持,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得非常艱難,而體育教學經費的投入不足,直接導致了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場地和器材設施不足等狀況。由于缺少充足的體育設施及場地,學生很難進行新興體育項目的學習,也使得小學體育大課間的活動形式以及內容受到限制,這也是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的主要原因,最終導致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效果不理想。
3.缺少有效監(jiān)管
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和日常的體育課堂學習有所不同,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過程中,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學習熱情得到激發(fā);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相應的有效監(jiān)管,導致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秩序性較差,組織化程度較低。再加上部分教師對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不重視,任學生自由發(fā)揮,一些學生由于監(jiān)管不嚴而逃避課間體育活動,造成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效果的對策
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實際上是小學體育課程的拓展性內容,它對于強化學生的體質,提升小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對于普通的體育課堂教學,大課間活動更具趣味性,因此,教師要探索適合大課間活動的有效策略,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效果。
1.將學生作為活動主體,突破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新形勢下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應該對師生角色進行準確定位,提高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教學效果,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智力發(fā)展的初期,教師應該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中極力倡導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開拓學生的潛力和思維。現在許多小學校已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課間活動主體的狀況,明確師生角色,進行準確定位,積極發(fā)揮學生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大課間活動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此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同時,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加強對小學生心理素質、健康水平等各項指標的關注,特別注重對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此外,小學體育教師應與小學生之間建立和諧共進的教學關系,創(chuàng)造教學相長的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氛圍,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的體育運動習慣,為小學生進行長遠的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此外,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師與小學生之間進行情感的交流和溝通,縮小師生間的心理差距,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效果。
2.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活動方式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國家應不斷加大對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基礎設施以及活動場地的建設和投入,豐富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教學方式,推動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健康發(fā)展,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質量。同時,也可以利用學校特色內容,進行新興體育項目的開發(fā),如增設瑜伽、體操、輪滑等體育項目,這些項目都是在校內可以完成的,能體現學校辦學特色,也能增強學生課間體育活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的成長而言,學校應該在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參與課間活動的興趣,向學生明確課間活動的意義,以此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效果,促進學生的體質水平及體育素養(yǎng)。如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中,學校可以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劃分不同的體育場地,開展不同的活動,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場地,也可以豐富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活動內容,促進學生體育特長的培養(yǎng)和提升。
3.樹立先進的活動觀念,完善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管理制度
樹立先進的活動觀念,完善管理制度是開展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首要前提,也是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新課改的形勢下,小學教育應剔除傳統體育教學管理觀念中不合理的部分,樹立先進的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觀念,秉承現代化、信息化、創(chuàng)新化的課間活動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小學生參與課間體育活動,形成教師、學生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此外,應積極完善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管理制度,進行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系統建設,學校領導及教師極力配合,共同進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同時,學校要爭取小學體育教學建設的資金及技術投入,形成高效運行的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管理系統,確保各項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小學生處于身心以及智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但是由于各方面發(fā)展尚不成熟,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正確引導。在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雖然加強學生的自主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是課程開發(fā)的重點,但是仍需要學校的指導。為此,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主要包括教學過程管理和教學安全管理,學校以及學生要協同配合,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小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憑借活動表現對學生的體育能力作出評斷,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允許學生個性發(fā)展,鼓勵小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強化學生體育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面對教學設施不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監(jiān)管不當等問題時,學校以及體育教師要突破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活動主體、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活動方式,強化監(jiān)管,完善體育大課間活動管理體制,以此強化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力度,規(guī)范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秩序,提升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宮明明,唐源源,陳家群,陳家強,李志鳳.賀州市小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八步實驗小學為例[J].武術研究,2016(01).
[2]梁國忠.“實效”視角下中小學體育大課間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
[3]鄒勇.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5(01).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