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滿
【摘要】“三農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解決“三農問題”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我國自引入小額信貸以后,在幫助促進農村就業、農民脫貧、維持農村金融秩序和推動農村社會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探討了商業銀行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的作用,并介紹了行之有效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農村 小額信貸 信貸市場
農村小額信貸是一種新型金融方式,主要是針對農戶、小微企業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資金需求而發放的貸款,,其具有貸款額度小、貸款期限短、貸款手續方便靈活的特點,是農村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因此,發揮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的作用意義重大。
一、農村金融市場的特點
(一)區域劃分情況
對大部分農村地區來說,可通過農村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之和與農業總產值的比率,將金融相關比例計算出來,該指標可以衡量金融發展總量水平。由相關統計來看,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市場的最大信貸主體,農村信用社存貸款總額最高的是東部地區,其農村金融相關比率也比其他區域高。在2015年中,東部地區農村金融相關比率為3.95,分別高出東北、中部和西部三個地區2.44、2.14和2.2。可見隨著農村經濟的運行,儲蓄和投資的分離度還很高,金融活動與運行有著極大規模,占據了大部分的農村金融資源。且東北三省是我國農業大省,農村金融發展發展總量較其他地區要低,資金來源匱乏,缺少足夠的信貸支持,大量項目無法實行,不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主要信貸支持對象
當前,農村金融市場信貸支持對象主要為農村集體企業、現代農場、農村互聯網電商、微商個體戶等,這些信貸支持對象多數是創業發展初期,資金實力較弱、缺少足額足值有效的抵押物以及其他優質的擔保措施。
(三)各家金融機構主要支持方式
當前農村小額信貸有兩種類型,一是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部分農戶聯保貸款。我國開展農村小額信貸的正規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二是非政府小額貸款組織,當前出現了很多非政府小額信貸公司,都以民間資本為主。小額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到期確需延長的,可展期1次,展期期限不超過1年,主要用途包括購買化肥、種子、農用機械車輛或者修建大棚等[1]。小額信貸還款方式有兩種,一是在規定的期限與最高額度中,借款人能夠隨借隨還,提款還款以自助借款方式為主。二是農行對借款人采取一次性放款,一次或分次收回。小額信貸擔保主要采用自然人擔保、法人擔保、聯保、擔保公司等保證方式。
二、當前小額信貸在農村金融市場的有利因素
(一)農村金融市場的開放
銀監會允許外資等私人資本參與和控制新成立的金融機構后,讓民間金融更加合法化。這些機構通過提供小額信貸,促進了農村金融的發展,豐富了農村金融組織形式,讓日益多樣化金融需要得到滿足,實現了農村金融需求覆蓋率的提升,將金融自主權賦予了農民。
(二)市場需求增加
2016年5月14日,我國制定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貸款保障機制,在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擔保、風險補償機制等方面,制定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保障機制體系,為小額信貸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三、商業銀行小額信貸發揮農村金融市場作用時需防范的幾個主要風險
由于我國商業銀行農村小額信貸主要的目標群體是農村集體企業、現代農場、農村互聯網電商、微商個體戶等,其將農村信用社提供的小額信用貸款視為政府扶貧資金,普遍存在“不貸白不貸”的心理,可見小農意識對小額信貸的發展影響很大[2]。對于存款而言,對象收入渠道不多,缺乏充足的閑置資金,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則很少,不利于小額信貸資金的供給。此外很多農民缺乏較強的發展意識,為小額農貸的需求帶來了較大制約。
四、現行政策條件下商業銀行小額信貸支持農村金融市場的建議
(一)創新信貸品種
目前,農村小額信貸的對象包括農村集體企業、現代農場、農村互聯網電商、微商、個體戶等客戶群體等。小額信貸要結合消費信貸模式,豐富種類,擴大領域。如可以通過與個體農戶直接補貼相結合,將一定農機補貼提供給個體用戶,這樣既可以發展農業,還能提升農戶的收入。此外還可以建立誠信評價系統,對較高誠信度的農村集體企業、現代農場、農村互聯網電商、微商等提供額度較大的信用貸款,促進其發展高效農業。同時,工商銀行對小額信貸要結合農民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采取更加靈活的貸款期限。
(二)創新還款方式
當前由于農民缺少抵押品,導致農村金融體系陷入困境。郵政儲蓄銀行主要有以下幾種還款方式:一次還本付息法、等額本息還款法、階段性還款法,其中階段性還款法是指寬限期中只需要還利息,寬限期過后則按照等額本息的方式償還貸款。而農業銀行一是在規期限與最高額度范圍內,借款人能夠隨借隨還,提款還款以自助借款方式為主。二是農行對借款人采取一次性放款,一次或分次收回[3]。銀行要通過與貸款人進行協商,將具體方法確定下來。商業銀行針對農村集體企業、現代農場、農村互聯網電商、微商、個體戶等客戶群體,提供多樣化的還款方法,如整筆借入,分期償還;分期借入,分期償還;分期借入,整筆償還等方法。要想實現小額信貸供給的提升,要從本地生活水平、經濟情況等入手,成立小額信貸機構,加大貸款宣傳力度,出臺貸款優惠政策,激發農民貸款的熱情,卻并不小額信貸需求與供給相適應。
(三)創新擔保方式
小額信貸根據農戶信用發放貸款,農民不用提供抵押品,小額信貸機構在貸款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農民的資產價值。因為小額信貸面對的農民很多收入與資產價值不高,沒有正式抵押物,這是很多正規金融機構不愿意提供小額信貸的原因。根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中對抵押擔保的規定,在農村金融市場中,農民、農村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的過程中,能夠用動產來抵押。對于開展傳統農業生產的農民,能夠以農產品、養殖品、未來產品收入等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若是采取以上方法,需要制定相應細則,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五、結語
總之,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小額信貸能夠有效緩解農村貸款難的問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小額信貸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提起重視,充分認識到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的作用,通過各界的不斷努力,確保小額信貸作用得到發展,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含.論信用文化在農村小額信貸管理中的作用[J].征信,2014,(08):34-36.
[2]普艷杰.論小額信貸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與問題[J].企業導報,2013,(18):117-118.
[3]欒世奇.大數據應用下電商開拓農村小額信貸市場探析[J].對外經貿,2016,(04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