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婷
摘要:生物教學也是實驗教學對于大多數生物教師來說沒有異議,但如何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是實驗為主還是實驗為輔,生物實驗教學如何進行以及應注意的什么問題,從來都沒有統一的答案。本文即是立足于這些思考展開闡述。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296-0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句名言已經為人們說熟悉,其實將其中的內涵運用在教學之中而言,學生學科知識是否掌握住了,是否掌握得牢靠,已經不能單純的從一紙考卷的分數來判定,還需要配合到更多實踐的層面;在教學的這個方向上來說,學生實驗教學就是對所學知識的檢驗;所以在素質教育環境下,特別是強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年代,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已經越發的重要了,因此本文就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1.我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我國在生物方面的教學時限比較短,從恢復高考以來,生物教學的時間也就在40年左右,又由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對于初中生物實驗的教學,在經驗上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講就要相對缺乏一些。
1.1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內容設計還比較保守。盡管目前我們對于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驗越來越重視,許多的教學知識節點都會要求通過實驗的方式來配合常態的教學,甚至在一些條件允許的地區,也規劃出了一些實驗的教材以及必做實驗的分類等項目,但是在總體上來說,我們目前對于初中生物實驗的內容設計依舊趨于保守;一方面是內容的選擇上,一般來說會選擇比較基礎性的實驗,比如對植物、水中小生物的觀察;另一方面是在操作流程的選擇上,一般會選擇操作更加簡便,甚至是只需要在課堂之中完成的實驗選擇,比如對于呼吸的感受,以及對于呼吸器官的觀察等較多采用觀察類型實驗的選擇。對于初中生物的教學而言,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實驗已經足夠,初中生不需要太多探究性、論證性的實驗需求;其實這也是目前誤區的一種,人們常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過于簡單的實驗操作不僅浪費教學時間,對于學生知識的深度拓展沒有太大的幫助。
而造成保守的原因也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觀念的落后所導致,在初中生物的諸多實驗之中,有的實驗所占用的時間比較長,操作難度比較大,所以很多教師在原則上也就不愿意進行這方面內容的實驗教學,而是簡單的進行講解,其實這也就回到了應試教育階段的觀念之中了。另一個方面是在于實驗設備的限制,在一部分地區,對于生物實驗教學的投入不夠,許多實驗的設備器材不充分,沒有進行生物實驗的基礎;一般來說在初中生物實驗涉及比較多實驗器材包括燒杯、部分植物標本、放大鏡、顯微鏡等等,這些設備的成本對于經濟欠佳的地區而言無法承擔,所以教師也就選擇繞過此類內容的實驗教學。
1.2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管理上還不夠規范。對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管理問題,一直是讓教師頭疼的問題,其主要展現在兩個問題上的管理失誤。其一,教學實驗室的管理缺失。為了更好的開展生物實驗教學,一些條件允許的地方,專門設置了相關的實驗室,配置了比較健全的實驗設備,但是在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之中,實驗室的使用管理、實驗室內設備的保存管理以及學生進入實驗室中的紀律管理都有著很大的漏洞。在目前的操作執行之中,一般是教師進行實驗室的申請使用,然后是學生進入到實驗室之中自由的實驗操作,學生的紀律管理對于教師也造成很大的挑戰,這些管理的混亂也就造成了實驗最終的具體效果。其二,教師在實驗操作的管理上存在較大的缺失。目前一般的實驗模式是教師提出需要實驗的命題,再進行相應知識點的介紹,學生根據教師的實驗演示進行實驗,而教師在進行實驗考核的階段,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的監督不夠嚴密,考核的依據也在于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得出同樣的結果就會被認定為通過;其實正確的操作步驟必定會產生正確的實驗結果,但是正確的實驗結果卻并不一定是通過正確的實驗步驟而進行的,所以學生對于實驗正確流程掌握不夠也是規范性問題所帶來的弊病。
2.如何有效的開展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
2.1 實驗教學問題的設計需要有階段性。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由于受到上述所談及到的規范性問題的影響,許多實驗都是以單獨的知識節點進行,并且幾乎是一步到位,缺少實驗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往往學生從單次的實驗之中難以貫穿到整個生物教學知識中來,同時一些實驗需求的過程并非一個課堂的時間就能夠觀察到其中的變化,因此,在教學問題的設計之中需要有一定的階段性和連貫性。比如,可以通過設置大的實驗項目,在實驗項目中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完成。以蘇教版初中生物關于植物的教學為例,圍繞植物的教學知識點設計問題,以綠色植物的實驗研究為題,分別設計種子的觀察實驗、種子成型后的結構觀察、植物生長環境下的光合作用觀察幾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之中,都進行不同程度的實驗教學,以此讓學生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之中,把握住每一個知識節點,并能前后聯系進行深度的拓展。
2.2 實驗過程之中需要注重考核學生的操作細節。目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自主的操作問題,許多學生不明白如何操作或者操作不規范,導致學生對于理論的認知出現許多的偏差,在這一方面的實驗設計上,就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考核內容,將重點不僅停留在學生的實驗結果之上,還要注重對于實驗操作之中的規范考核。這一點特別需要注重學生對于生物實驗器材操作的規范掌握,比如在顯微鏡的操作之中,許多學生對于顯微鏡聚光器的調整就缺乏一定的規范處理,任意的旋轉聚光器中的螺旋,甚至一些學生朝著實驗的結果,去扭動螺旋以得到與實驗結果相同的指數,沒有深入的掌握到顯微鏡實際的操作技巧;還有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驗步驟,學生養成操作不當的實驗習慣,就容易造成一些危險的結果,比如在植物的切片實驗之中,學生對刀片的處理不當就容易受到一些傷害。因此教師在實驗的考核上,應當合理的分配配分的布局,對于實驗操作的規范性也當納入到考核的一部分。
3.結語
初中生物實驗的開展,就是為了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熟悉掌握程度,所以我們在內容的設計上要更多考慮到讓學生通過生物實驗能夠進行知識體系的形成,在實驗的考評上不再一味的只追求結果,而是對學生的實際掌握進行新的評估,以此來通過生物的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 翟如俠.淺談初中生物課的實驗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0)
[2] 謝娟.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3] 張斌.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學生物教學.2015(24)
讀與寫·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