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建立全球統一的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實現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各國的必然選擇。美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其中既有由于技術進步帶來的會計準則改變,但更多的是處于國家利益的考慮,并以此爭奪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權。我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和轉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應解決好經濟體制與會計準則趨同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國由于國際趨同帶來的經濟成本和風險。
【關鍵詞】美國會計準則 國際會計準則 趨同
一、引言
美國的會計實務體系被公認為是當今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大的會計模式,同時也是制定會計準則最早的國家。美國會計準則的制定與變革對國際會計準則和世界各國的會計準則起到了借鑒作用。但是,美國經濟出現的各種問題,尤其是本世紀初的“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國會計準則也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陷。通過分析美國會計準則的變革和趨同歷程,以及背后的原因和暴露出的問題等等,都可以給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和會計準則改革的一些思考。
二、文獻綜述
田淑萍(2010)認為,美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變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原則基礎模式階段、規則基礎模式階段和目標導向模式階段,這是因為不同模式會計準則對會計造假的遏制程度不同、準則的制定由程序理性向結果理性過渡、目標導向模式的提出是美國掌握會計準則制定權的安排。奧喜平(2012)認為美國會計模式具有會計準則由民間性質的機構制定和發布,政府監管、會計準則的實施和執行依靠準則自身能夠被社會及公眾高度認可、廣泛接受以及由此產生的權威性來保證、通過維護和保證會計準則制定和發布機構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來保證會計準則的客觀、公正,并且美國一直遵循以具體規則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安然事件后開始向以基本原則為基礎的會計準則制定模式轉變的特點。不難看出,雖然美國的總體的會計模式有很大的變化,過程也比較曲折,但在世界經濟聯系不斷緊密的情況下,美國會計準則總的方向是在與國際會計準則不斷靠近的,同時,美國利用其自身的經濟地位與強大的影響力對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不斷施壓,力圖保證自身會計準則與經濟的獨立性,以期減少協調成本,從而外國資本降低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門檻,促進美國經濟發展。
三、美國會計準則趨同的過程與原因
IASC作為最有影響力的會計團體之一,從1973年6月在英國成立起,幾乎完全由英國主導,但由于美國是國際上第一個制定會計準則的國家,其會計制度在當時十分先進,因此美國不屑于控制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同時美國采取了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對立的政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IASC的聲望越來越大,美國不得不開始正視,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建立了一個松散的聯盟來抵御IASC的影響,主要為了謀求國際通用會計準則的制定主導權。2000年5月17日,國際證監會組織通過了IASC全部40個核心準則項目,世界各國的會計準則進一步趨同,進入了新階段。而同一時間段,美國發生了以安然事件為代表的一系列財務丑聞,暴露了美國會計準則的缺陷,美國開始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以對本國會計制度進行改革。
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分析美國態度轉變的原因。首先,國際會計準則被各國陸續采用,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建立聯盟的策略未達到預期效果,而且,美國也感到與其一直采取消極的策略,不如主動參與,施加影響同時讓IFRS更能符合本國利益。其次,美國會計準則體系與其他國家會計準則的差別,無形中增加了外國資本流向美國的成本,原本美國復雜的會計準則及高昂的財務報表調整費用已經大大提高了資本流入的成本,隨著安然等財務事件的爆發,投資者更是對美國會計準則產生懷疑,引發了國際資本從美國的流出。在政治背景上,二十世紀后期,冷戰結束,國際政治環境緩和,美國的政治姿態開始放松,資本控制上也更加寬松。
四、美國會計準則趨同產生的影響
美國會計準則趨同產生的最主要的影響就是能消除外國企業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障礙,同時也會促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趨同性。
美國擁有全世界實力最雄厚的跨國公司、最發達的資本市場,并且美國的四大會計事務所在世界范圍內從事會計審計業務,美國絕對不會放棄制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主導權。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美國是推動國際公認準則的主要力量。在使任何一套國際準則合法化的問題上,美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隨著美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前來上市,這對美國經濟體而言,緩解了美國的次貸、能源危機。同時會計準則趨同使各跨國公司的財務狀況更易于比較,幫助美國投資者更有效地在全球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此外,美國是全球第一經濟體,美國會計準則的趨同使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能在紐交所這一世界上最規范嚴謹的資本市場上市。舉例來說,以前中國企業在美上市要嚴格服從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AAP)的規則;但是現在,美國會計準則與我國會計準則向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無疑給我國的公司提供了更多機遇。
五、結語
從美國會計準則制定前后的變化,證監會、財務委員會對會計趨同的反映以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會計準則的趨同無疑加速了資本流動,提高了資本利用效率,符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趨勢。美國對我國會計準則趨同也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
美國在會計準則趨同的進程是十分嚴密并且循序漸進的,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在經濟發展水平、會計制度與會計人員素質上都不能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因此,雖然國際會計準則集合了各國會計制度的優點,但是我國仍要采取審慎的態度來進行趨同。會計準則的制定不僅僅是改變企業的財務模式,也是資本流通的隱形門坎,爭取會計準則制定權也是在爭取各方面的經濟利益與社會資源,掌握主動權,以合法的途徑為我國爭取利益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通過對會計準則制定過程的影響,可以盡可能的降低我國資產流入流出的成本。客觀、辯證地看待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兼顧我國的基本國情,才是建設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會計制度的不二法門。
作者簡介:桑瀟瀟(1995-),女,江蘇連云港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專業: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