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互聯網保險蓬勃發展,各類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應運而生。本文分析了中國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的案例、類型、業務模式、提出其未來的發展創新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
近年來,互聯網保險蓬勃發展,其中依托互聯網技術搭建的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功不可沒,本文著重對部分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進行研究,說明其業務模式及未來的創新方向。
一、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案例分析
(一)慧擇保險經紀
深圳市慧擇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誕生于2006年,可為客戶提供包括保險垂直交易、風險評估、理賠協助等在內的一站式保險綜合服務。目前公司旗下運營有三個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慧擇網(http://www.huize.com/)、保運通(http://www.baoyuntong.com/)和聚米網(http://www.jumi18.com/)。
慧擇網主要為個人客戶,提供意外險、車險、健康險、人壽險等保險產品的投保服務。慧擇網業務模式有以下特點:
1.提供產品在線銷售。慧擇網提供60余家保險公司近千款產品的在線出單,可以對保險公司產品進行優選、定制及改進同時提供在線購買咨詢和推薦。
2.為客戶提供線上預約線下投保。客戶可以通過慧擇網在線預約上門服務,可以要求業務員一對一提供個性化的保險方案,并可線下完成出單、支付、保單配送等。
3.為客戶提供協助理賠服務。包括365*7*24小時的電話客服服務,全程免費協助禮品服務、理賠專家咨詢、及理賠超時賠款墊付等服務。
保運通主要面向具有特定需求的企業客戶,為其提供貨物運輸險、企業財產險、責任保險、船舶保險等產品的投保、理賠服務。保運通業務模式有以下特點:
1.提供多種投保方式。包括在線出單方式,即客戶注冊登陸后,可以直接進行投保;接口出單方式,即企業開發系統接口與保運通對接,直接完成出單作業。
2.提供比價服務。可向多家保險公司同時發起詢價,提供多家保險公司間的比價服務。
3.提供全程協助索賠。為企業提供365*7*24小時電話熱線服務;提供提供專職理賠服務人員,全程協助理賠;還有免費專業律師,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
聚米網主要為代理人提供產品、出單平臺、客戶管理、網上門店等功能,支持代理人進行銷售展業。聚米網業務模式有以下特點:
1.代理人網上開店。代理人可以在聚米網上注冊賬號后,開設網上門店,也可以開設微信門店,通過微信的好友鏈接推廣。
2.實現系統實時出單,收益實時查詢。
3.提供客戶管理功能。預約的客戶會及時分配給注冊的代理人,代理人所有的客戶信息,可通過系統進行查詢和管理。
總體看來,慧擇主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產品、營銷渠道、理賠服務三個環節對現有保險業務進行創新和優化,從而更好的服務用戶、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大特保險經紀
北京大特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運營有大特保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http://www.datebao.cn/),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和健康服務。大特保一方面致力于降低用戶購買保險的成本,另一方面希望解決傳統保險理賠難的痼疾。
大特保的業務模式有以下特征:
1.針對產品,專注與健康險和意外險。大特保自有精算團隊與保險公司合作定制保險產品,采用低價策略,主打高性價比的保障性產品。
2.專注特定的客戶群體。主要分為少兒和成人,保持用戶的群體的同質性,降低服務成本。
3.提供協助理賠和先行賠付服務。大特保提供免費的協助及代理報案服務,客戶可直接通過大特保申請理賠,大特保可上門收取資料,統一提交給保險公司,后續協助跟進理賠進度。同時可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若超過60天未理賠,將通過大特保自籌的資金先行賠付。
(三)最惠保
上海最會保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的,其目前的主要業務是提供汽車保險比價服務,運營有互聯網中介平臺最惠保(www.zuihuibao.com),最惠保希望以車險交易為切入點,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保險交易創新服務平臺,構建保險業新生態。目前其已經對接了人保、中華聯合、大地、陽光、太平等主流財險公司
最惠保的業務模式有以下特征:
1.為客戶提供統一的車險詢價比較服務。隨著全國商業車險費率改革的全面完成,保險公司的自主化定價的全面落實,客戶的詢比價需求將更加旺盛,最惠保的比價服務,將更具商業價值。
2.由于保險是低頻的應用,最惠保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門檻,增強了應用的傳播性。
二、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類型分析
目前市面上類似慧擇網、大特保和最惠保的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還有很多,筆者大體將其分為以下幾種:
(一)保險綜合平臺
保險綜合平臺又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垂直保險類的電子商務網站;另一類是大型互聯網公司跨界開辦的保險服務網站。專業保險類的電子商務網站代表有慧擇網、中民網、新一站保險網、700度等。這些公司均有保險中介牌照,集合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優選比較等功能;大型互聯網公司跨界開辦的保險服務網站有淘寶、蘇寧、京東、網易、百度、攜程等,這些平臺普遍具有較大的流量和較高的用戶黏度,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大型互聯網電商,如淘寶、京東、蘇寧紛紛設置了保險頻道、銷售車險、意外險等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二是互聯網流量入口企業,如百度、新浪、網易等,通過其門戶的導流實現保險產品的推廣和成交;三是行業垂直電商網站,在消費場景中嵌入保險消費,如攜程、去哪兒等,在銷售機票、旅游產品時附帶銷售意外險等保險產品。
(二)保險詢價比價平臺
此類平臺大部分都沒有保險網銷資格,而是通過信息服務的方式,對外提供保險詢價比價的導購服務。此類平臺多數聚焦于某些標準化程度較高的保險產品,如車險、旅游險、意外險等,通過詢價比較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實現成交。
(三)保險導購型平臺
此類平臺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保險代理人和保險消費者,平臺一方面吸引具有保險需求的保險消費者,讓其在網站上發布保險需求,了解保險產品;另一方面平臺吸引大量的保險代理人注冊為平臺的用戶,通過系統的導流分單功能,實現消費者和代理人的線下對接,完成保險的推廣與銷售。
(四)創新型保險服務平臺
除了上述提到的平臺外,目前市場上還涌現出了許多創新型的保險服務平臺,如以高性價比和免費保險為賣點的大特保和保險黑板擦(意時網);以保險第三方鑒定為特色服務的蝸牛保險醫院;以UBI車險為特色服務的車寶、鈦牛科技、路寶盒子;以車險O2O為特色的OK車險、車險達人等等。
三、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的創新
筆者認為,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應該從渠道、需求和技術三方面進行創新。
(一)渠道創新
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應該繼續進行保險銷售渠道的創新,將保險由原來的線下推銷模式逐步轉變為線上自助模式,并且逐步嵌入到互聯網應用場景中,培養人們在互聯網應用場景中自動購買保險的意識,一方面擴展保險產品與客戶的接觸點、有利于增加銷售機會;另一方面也擴展了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有利于降低保險產品的銷售成本。
(二)需求創新
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應該進一步進行保險需求創新。在銷售渠道創新的過程中,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獲得了與海量客戶接觸的機構,因此也帶來了更多的保險產品創新的可能性。比如:退貨運費險,就是互聯網平臺與保險業務結合的典型創新代表,電子商務普及之后,由于無法在購買時接觸到實物、無法試用,從而產生了大量的退貨需求,因此需要支付額外的退貨運費,從而引發了保險需求。類似還有虛擬物品保險、資金賬戶保險等等。這類需求具有互聯網平臺業務的典型特性,如用戶量巨大、使用頻率高、完全在線操作等。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應該深入結合互聯網應用的特點,在保險產品、保險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創新。
(三)技術創新
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可以在產品定價、理賠服務、醫療服務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比如,在產品定價方面,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可以通過UBI技術,采集到用戶的駕車習慣數據,從而為保險機構進行車險定價,提供數據支持,從而實現個性化的定價;在車險理賠服務方面,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客戶自助的理賠申請、理賠資料拍照上傳、定損機構通過互聯網遠程完成定損等;在醫療服務方面,利用可穿戴設備,采集客戶的生理數據,及時發現防范疾病風險,為客戶提供慢性病監控防范等服務。
綜上所述,互聯網保險服務平臺具有重塑保險行業的潛力,未來必將成為改變我國保險業現狀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奚玉莉等.互聯網保險新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
[2]單佳鋒.淺析我國電子商務保險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中國商貿,2013,(12).
[3]唐金成,韋紅鮮.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05).
作者簡介:魏凱(1982-),男,漢族,四川內江人,碩士學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從事金融學(保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