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顯剛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鼓勵誠實守信,做人、興業、治國都要以誠信為基本法則。5月3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建設的形勢下,建立和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對建立完善市場經濟制度、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扭轉不良社會風氣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意見》從一項制度建設破題,推進正、反兩項工作,最終將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新機制。
一、一項制度建設:解決市場經濟建設的根本性問題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信用經濟,作為參與市場活動主體的企業和個人,其誠信水平和誠信意識決定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市場也會以誠信為標準對參與者進行選擇。十八大以來,各項政策的出臺無不指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宗旨和導向。《指導意見》的出臺和實施就是要治理和規范市場活動參與者不遵守市場經濟規律和不履行應盡義務的問題,解決市場經濟建設的根本性問題。
二、推進兩項工作:開展守信聯合激勵,釋放三大紅利;推進失信聯合懲戒,高懸三把利劍
《指導意見》明確部署了兩項核心工作,一是健全弘揚和激勵誠信行為機制,二是健全對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機制。這兩項工作從正、反兩方面對信用行為進行了激勵和約束。
在弘揚和激勵誠信行為方面。將從三個領域加大對誠信行為的弘揚和激勵:一是多渠道選樹誠信典型。鼓勵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加大對誠信典型的宣傳和推介,引導企業創建樹立誠信形象接受社會監督,把選樹和創建相結合,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氛圍。二是加大對誠信典型的激勵。通過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優先提供公共服務便利、優化誠信企業行政監管安排、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等手段為誠信企業或個人提供便利措施、優先服務、重點支持和發展機會,為企業和個人發展創造優越寬松的發展環境。三是大力推介誠信市場主體。各級政府將對誠信企業和個人在政府權威網站和“信用中國”網站進行公示,在重要經濟活動中進行推介,讓誠信成為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考慮因素。
在約束和懲戒失信行為方面。將從三個領域開展對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一是對重點領域和嚴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懲戒重點包括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行為和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嚴重影響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公信力的行為等。因此,凡涉及以上失信行為的企業和個人都將受到來自全社會、各領域聯合開展的懲戒和約束。二是依法依規加強對失信主體的約束和懲戒。針對嚴重失信行為《指導意見》明確了四項約束和懲戒措施,包括行政性約束懲戒、市場性約束懲戒、行業性約束懲戒和社會性約束懲戒。這四項措施分別從行政嚴管、市場約束、行業排斥和社會監督等方面對失信行為和失信主體進行約束和懲戒,使失信行為面臨巨大的代價和高昂的成本。三是完善個人信用記錄,推動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人。個人作為市場經濟活動最直接的主體,今后既要為個人行為負責也要為其擔任的職務行為負責。每個人無論是以個人身份還是以組織身份都必須有誠實守信的義務和責任。
三、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新機制:提出三項保障機制
制度建設是推動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的重要保障。《指導意見》中指出要開展三項制度建設:一是協同機制建設,二是法規制度建設,三是誠信文化建設,這三者協調統一缺一不可,共同形成了以信用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新機制。
(一)協同機制建設是基礎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是一項覆蓋面廣泛、涉及人群眾多的系統工程,需要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聯合協作,才能把“信用之網”織得越來越密。激勵誠信貴在聯合,聯合讓誠信價值更加凸顯;懲戒失信者最忌不聯合,不聯合會讓失信者始終抱有僥幸心理。因此《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將建立觸發反饋、部省協同和跨區域聯動、信用信息公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使用、紅黑名單、激勵和懲戒措施清單、信用修復、信用主體權益保護和跟蹤問效等9大機制保障協同機制的建立和開展。其中:觸發反饋、部省協同跨區域聯動、激勵懲戒措施清單和跟蹤問效是協調推動機制,保障跨部門、跨地區工作機制的銜接和協調一致;信用信息公示、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使用和紅黑名單制度是信息共享機制,保障信用信息的廣泛覆蓋和便利應用;信用修復和信用主體權益保護是權益保護機制,保障信息主體的合法權益,推動建立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社會鼓勵與關愛機制,支持有失信行為的個人通過社會公益服務等方式修復個人信用。
(二)法規制度建設是保障
建設“信用社會”首先要靠法規制度建設,新經濟、新常態下要按照強化信用約束和協同監管要求,對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修改。要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讓打擊違規失信行為有法可依,形成震懾效應。
(三)誠信文化建設是根本
誠實守信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提高社會誠信水平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場經濟,誠信建設是保障;建設美麗中國,誠信建設是基礎;全面建設小康,誠信建設是引領。守信聯合激勵制度,就是讓誠信者能夠瀟灑走天下,讓誠實守信變成公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就是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其步履維艱,切實感到失信的嚴重后果和慘痛的代價。因此,要加大誠信文化的宣傳教育力度,弘揚誠信事跡,營造濃厚的誠信氛圍,讓恪守信義成為每個人發自內心的行動,實現中華傳統美德與現代社會的完美統一,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健全完善市場經濟的重要環節,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相信,以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為基礎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逐步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使得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有效改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最終促進我國各領域的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社會信用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