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城市管理綜合監管中心 馬奔
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的數據管理及應用
文/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城市管理綜合監管中心 馬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管理工作逐漸實現信息化、數字化。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系統,改變了傳統檔案側重于存不側重于用的現狀,使城市道路監管數據管理、應用更加靈活、便捷。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系統在提高城市道路監管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人結合工作經驗,對城市道路監管數據管理、應用進行探析,期望對提高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的管理水平及城市道路監管水平有所裨益。
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管理
城市道路監管檔案記錄了城市道路基本信息、監管情況等,是開展城市道路監管工作的基礎,也是做好城市道路監管工作的重要依據。本文所指的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是指建設單位竣工后移交給市政監管部門管理的城市道路的相關資料及監管部門開展城市道路監管等工作形成的資料。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管理及應用,避免了傳統檔案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管理及應用更加科學、便捷,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的管理水平及城市道路監管水平。因此,如何更好地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城市道路監管檔案的數據管理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管理及應用的現狀。傳統城市道路監管檔案通常是城市道路監管、養護部門將工作過程中生成的數據以表格、文字等形式儲存起來的紙質材料。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城市道路監管部門在工作中逐步實現信息化、數字化。但由于不同地區受其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信息化運用的時間、程度有著明顯的差異,導致城市道路監管信息化發展不均衡。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區,運用信息化手段較早,信息化水平較高,經濟交通欠發達地區,運用信息化手段較晚,信息化水平較低,城市信息化水平較高,鄉鎮信息化水平較低等。
(二)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管理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傳統紙質形式歸檔的城市道路監管數據存在諸多弊端,如重復歸檔、多部門歸檔、數據提取困難、數據統計困難,數據難以關聯等。運用信息化手段后,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可以通過系統實時儲存、查詢、提取,并在日常監管工作中充分應用,使檔案真正起到記錄工作、為工作決策提供依據等作用。對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數據加以管理、應用,比傳統檔案管理工作更靈活、便捷,改變了傳統檔案側重于存但不側重于用等現象。
(一)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系統的建立。加強城市道路監管數據管理,應該建立一個與實際工作相適應的電子檔案系統,實現管理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及時性。1.實現數據的全面性。系統建立后,儲存的數據要全面。首先要建立全面的道路基礎數據,如道路名稱、道路屬性、技術等級、路面類型、通車日期、道路總長、道路走向、行車道總寬、人行道總寬、起止點地名等內容。其次要涵蓋城市道路監管流程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如上級監管部門下發的數據,監管部門工作中產生的數據,養護單位養護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以及以上環節相互反饋過程中產生的數據。2.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在全面搜集數據的基礎上,系統還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首先是數據各要素的完整。如道路信息的錄入,要包含道路名稱、屬性、寬度等各要素;其次是數據在時間跨度上的完整。系統的數據要有連貫性,如道路病害的情況,每月巡查的內容都要錄入,不能缺少某階段的數據。3.重視數據的及時性。及時性是系統的顯著特點之一,因此要重視數據的及時性。如監管部門可以通過系統及時錄入城市道路巡查數據,養護部門可以通過系統批轉及時收到巡查發現的問題數據,監管部門可以在收到養護單位反饋的整改信息后及時進行核查,核查結束后及時結案、歸檔。如果不能及時錄入,會延誤隱患問題的修復,導致監管部門的錯判等。此外,一些數據不及時錄入、歸檔,會對后期查詢帶來不便。
全面、完整、及時的城市道路監管數據是數據真實性的有效保障,真實有效的數據是城市道路監管數據開發利用的有力保障。為了有利于城市道路監管檔案信息化的推廣,系統作為搜集、保存、管理道路監管數據的載體,要不斷適應實際工作的變化。如系統通常存在以手工錄入方式采集原始數據、模塊流轉銜接不暢、許多數據無法導出等問題,城市道路監管部門、系統技術部門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逐步解決。隨著工作情況、歸檔要求的變化,系統會出現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情況,這就需要對系統及時進行完善、更新,使系統逐漸適應實際工作。
(二)做好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數據的開發與利用。1.發揮數據利用的便捷性。在傳統檔案數據利用中,要通過查閱大量的檔案資料才能找到需要的數據。引入系統后,可以通過查詢、篩選等方式使數據利用更便捷。如要查詢某條城市道路歷年人行道病害維修情況,通過在具有查詢功能的界面輸入查詢要素,相關數據便可實時篩選出來,使數據利用非常便捷。2.提倡數據利用的多樣性。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數據的利用方式應多樣化:一是利用原始基礎數據。依據系統的原始基礎數據,開展監管工作。如以系統中城市道路起、止點等檔案數據為依據,確定管理范圍、判斷是否可以進行開挖等。二是利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系統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事物的特征。如對道路病害檔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可發現病害多發路段、對改造、修繕提供參考。三是利用數據呈現出的規律,指導工作。如對近幾年的城市道路設施增量進行統計、分析,可以發現城市道路設施的發展趨勢以及與之對應的監管資源是否匹配等。3.加強數據共享。就利用者而言,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數據的利用應該不僅僅停留在城市道路的監管部門,還應該在養護部門、其他部門應用。就利用領域而言,檔案數據不僅可為城市道路管養工作服務、還可以為其他工作提供服務。如城市道路監管數據不僅可以指導道路監管工作,還可以為建設工作提供借鑒等。因此,應該建立城市道路監管電子檔案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的數據接口,消除數據壁壘,實現各部門數據交互,進而實現數據共享。
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系統,通過搜集、管理城市道路監管檔案數據,可以實時、全面地記錄城市道路監管工作,還可以實時提取、應用數據,為決策提供依據并更好地指導工作。因此,要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加強對城市道路監管數據管理及應用。
[1]李航.機器學習及其應用(文本數據挖掘)[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張榮亮.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