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東婷
淺談網絡用語
田東婷
隨著網絡通信的發展,網絡用語成為時下人們日常和網絡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語言工具。文章對網絡用語的定義、類型和特點依次進行闡述,并對其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議及展望。
網絡用語 語言學 互聯網
隨著科學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成了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給人類提供更便捷有效的交流方式,一些諸如BBS,QQ和微信等網絡交流軟件應運而生。網絡交流,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方便快捷且實時有效的發出和獲取各種信息,以此達到各種交流目的。而人們在網絡交流時所使用的語言,便順勢衍生出了一種新的語言變體—網絡用語。
作為二十世紀末期才興起的一種新的語言變體,國內外學者們給網絡用語做出了不同的定義。英國語言學家Davis Crystal曾經在其著作《語言與互聯網》中,寬泛地將網絡用語定義為:出現在所有網絡環境中的,能體現網絡獨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電子性,全球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中國學者于根元在著作《中國網絡語言辭典》中指出,網絡用語是一種新的語體,它指的是,網絡上使用的有自己特點的自然語言。廣義的網絡用語是指網絡時代出現的跟網絡相關的語言,比如計算機語言。而狹義的網絡語言是指網民聊天室所使用的網絡用語。而本文所談到的網絡用語,是指狹義的交流時使用的網絡用語。本文所談的就是狹義的網絡用語。
從2009年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數小時被轉帖兩萬多次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到2015年一夜間傳遍微信朋友圈的“主要看氣質”;從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江蘇給力“文化強省”》對網絡熱詞的引用,到 “鮮肉”,“點贊”,“萌萌噠”等熱詞頻頻出現在音樂娛樂節目電視劇甚至春晚上;從2011年新版《新華字典》收錄了當年網絡流行語“曬”,“秀”等詞,到2016年兩會上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孫麗英發起的提案《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凈語良言,戒除網絡粗俗用語》,網絡用語一次又一次被大眾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絡用語因其創新性,形象性,隨意性和互動性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人們利用它來詮釋著生活,宣泄著自我,同時也見證了網絡文化的發展。
作為一種在新時代中應運而生的語言變體,網絡用語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的。按其性質予以分類,有以下四種。
(一)諧音類
即由數字,字母或漢字組合的諧音詞。隨著網絡通信的普及和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開始在網絡交流中創造并使用最便捷迅速有效的交流語言,于是諧音類網絡用語應運而生。諧音類網絡用語包括以下幾種:由數字諧音產生的網絡詞匯:521,表示我愛你;886,表示拜拜了;1314是一生一世;7456 表示氣死我了;由字母諧音產生的組合,包括英文類的 CU,即See you,表示再見; IC 即I see,表示我知道了; Q即cute的音譯,意為可愛;又如拼音縮寫類的,如GG表示哥哥,MM表示美眉,TMD表示罵人的粗俗語“他媽的”;還有數字字母混合型的網絡用語,如3Q表示謝謝,me2表示我也是,幸福ing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過程;而最常用的莫過于詼諧幽默又古靈精怪的漢語諧音:如“灰?!北硎痉浅?,“童鞋們”是同學們,“女票”表示女朋友,“杯具”代替悲劇。諸如此類的用語,都是近些年來在網絡中大受熱捧的流行詞匯。諧音詞的使用,不僅化解了網絡交流中的呆板生硬,增加了文字的生動性,也為人們的日常交流增添了色彩。
(二)創新類
即舊詞新用的網絡用語和網絡交流中新造出來的網絡新詞。諸如在BBS論壇中興起的“沙發”,表示回帖的人是第一個,第二個則稱“板凳”,以此類推,最后可能是“打地鋪”;如網絡新詞“狗帶”,是年度話題人物黃子韜在一次演唱會上表演的英文Rap中“狗帶”是“go die”的諧音,并不是讓狗帶你;又如“小鮮肉”,用于形容年輕、帥氣、有肌肉的男生,對應的反義詞是“老臘肉”,還有類似“白富美”,“傻白甜”等詞;如新興成語“累覺不愛”是真的很累感覺不會愛了的意思,“人艱不拆”是人生已經很艱難就不要再拆穿了的縮略語。因網絡新詞的產生而波及現實生活多個領域的例子,更是層出不窮。
(三)語句類
該類網絡流行語大多是因社會熱點事件引發網絡輿論后產生并被廣泛傳播的網絡流行語句。作為該類型網絡用語的代表,當屬2010年在天涯論壇上曝出的河北大學校園內撞人事件引發的“我爸是李剛”事件及而后引發的網絡造句大賽;又如由母親去網吧找兒子而引發的熱門網絡游戲魔獸世界中數小時被轉帖兩萬多次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而具有一定網絡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也常常在創造著網絡用語,如2014年3月31日凌晨馬伊琍在其新浪微博針對文章出軌事件回應的“且行且珍惜”,轉發評論量一度上百萬。
(四)符號圖形類
即利用鍵盤上的各種符號排列組合出的圖形。因網絡聊天還沒有面對面交流給人帶來的視覺情感體驗,所以人們在網絡聊天中造出了許多全新的象形表達方式,或以形會意,或象形隱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以“笑”作為例子,“:-”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張笑臉,“:-D”表示非常高興的張開嘴笑;此類網絡語言還有:用“:-(”表示悲傷難過;“:-!”表示不屑一顧,等等。除此之外如“- -”表示一個“無語”的表情;“O.O”表示“驚訝”的表情。此外還有QQ和微信聊天中自帶的表情鍵盤和表情包等,都是網絡用語聊天中不可或缺的符號圖形類網絡用語。
(一)網絡用語具有簡潔性的特征
由于網絡環境的特殊性,網民在交流中更注重其時效性,即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鍵盤敲出最簡潔的表達觀點,態度的網絡文字以達到有效且高效交流的目的。如字母符號型網絡用語3Q,886,+1,如符號表情~~~~(>_<)~~~~表示嚎啕大哭,如舊詞新用的“也是醉了”表達內心無以言表的復雜心情,又如文字型網絡用語,給力,點贊,都體現了被濃縮并包含了深層含義的網絡用語的簡潔性。
(二)網絡用語具有詼諧性的特征
詼諧性是網絡用語在傳播中體現出的又一主要特征。由于網民群體的相對年輕化,使得網絡聊天氛圍相對輕松且充滿活力,所以其語言特征體現出詼諧幽默的特點。如諧音類的詞匯“稀飯”表示喜歡,“醬紫”表示這樣子,“DUANG”表示含戲謔性的象聲詞,“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作為網絡聊天中的經典玩笑對白等等。
(三)網絡用語具有粗俗性的特征
作為一種新興語言變體,網絡用語也越來越體現出了粗俗性的特征。網民通過網絡粗俗用語來達到宣泄自我,彰顯個性的目的。尤其是近幾年流行的網絡流行語“坑爹”,“尼瑪”,“蛋疼”,“你妹”等,都是在網絡上被廣泛使用的不雅低俗詞語,且該類粗俗詞語的產生和使用呈上升趨勢。
綜上所述,網絡用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為人們的交流提供便利,更承擔著反映和傳承現代社會人類精神文化的重任。然而,網絡用語是為一種新隨意性很強的語言變體,且其網絡監管機制的有待完善,所以它的一些消極方面也出露端倪,比如一些錯別字,隨意生造字,粗俗用語等。網絡用語的活力使得我們表達自由,我們卻不能以粗俗化和趣味衰退作為代價。因此如何遵守文明道德規范,自我約束,保持理性,慎重選擇使我們網民規范網絡用語,推動網絡用語的和諧發展的前提條件,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網絡用語的發展真正走向良好健康的正軌。
[1]David Crystal.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1st ed)[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a).
[3]于根元.網絡語言概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b).
[4]立鑫.談談網絡語言的健康問題[J].語文建設,1998(01):46-47.
[5]易文安.網絡時尚詞典[Z].??冢汉D铣霭嫔?,2000.
[6]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6.
[7]吳靜.網絡用語淺析年齡層次與網絡語言的關系[J].科技期刊,2007.
[8]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 & Row,1975.
長治學院)
作者簡介:田東婷(1986-),女,山西長治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