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劉 紅
依據(jù)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時代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和我國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本文提出了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改革方向,分析了其理論基礎,必要性,可行性
與專業(yè)相結合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必要性 可行性
學校教育與實際應用之間一直存在一個間隙,即不能學以致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呼聲日益高漲。近年來,我國外語教育界為此做出了很多積極的努力,提出了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的策略,并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但是有一個潛在的問題,大家把關注點都放到了英語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致力于將各學科與英語專業(yè)嫁接,試圖從雙專業(yè)培養(yǎng)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卻忽略了大學英語課堂這個天然的園地,可以將各學科專業(yè)結合起來,培養(yǎng)真正的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實際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
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有著深刻的理論基礎的。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的袁平華教授指出,從二語習得理論視角而言,當?shù)诙Z言習得能以第一語言習得的方式進行,即語言學習的重點在于意義而不是語言形式,輸入的語言水平略高于學生現(xiàn)有水平,學生有足夠的機會使用第二語言,并且語言學習環(huán)境相對輕松,第二語言就最容易習得(Krashen1982;Swain199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老師輸出的或書本的知識信息,而是靠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學生通過生活經驗或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lián)系,在原有舊知識基礎上產生新的知識,并通過積累使知識越來越多。學習策略教育理論認為學習策略教育,包括元認知學習策略教育,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使語言學習者最終成為獨立的語言學習者。以往的策略培訓由于缺乏語境而難以使學生長時間保留某一學習策略,而與專業(yè)相結合的教學可以使策略培訓在內容—語言課程教學中進行。
對現(xiàn)行大學英語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實行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育新模式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社會需要。人們進行社會經濟交往時,如因語言不通,配備專門的翻譯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翻譯費時費力,而且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非一般人所能承受。社會需要的是能看得懂英文專業(yè)資料,能用英語進行基本的溝通和交流的人,即能實際應用英語的專業(yè)人才。此外,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出發(fā),特別是應用型高校,應致力于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把學生培養(yǎng)成實際應用能力強,受社會歡迎的人才。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學校的建設和成長。
而且,實行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育模式是完全可行的。國家提供了制度保障。教育部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程并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教育部正在進行體系改革,將高校劃分為科研型和應用型高校,提供了改革的平臺。大學英語教育涵蓋了所有的專業(yè),具備了進行此項改革的天然土壤。經過廣大中小學教師們的不懈努力,學生們進入大學時,已掌握了良好的英語基礎知識,具備了將專業(yè)知識與英語進行結合的基礎。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們都是經過多年專業(yè)英語培訓,對英語具備了嫻熟的應用能力,只需要潛心鉆研基本的專業(yè)知識,即可進行相應的教學。
綜上所述,進行與專業(yè)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是具備了理論基礎,有必要,且可行的一種教學改革方向,現(xiàn)提出來與各同行商榷及參考。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守仁.以提高我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為出發(fā)點,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外語界,2006(5):2.
[3]袁平華.依托課程內容進行外語教學之理據(jù)及教學元模式探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3):31~36.
[4]袁平華,俞理明.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1):59~64.
[5]袁華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語言教學模式[J].外語界2010(1):24~43.
[6]武光軍.復合型翻譯人才——我國翻譯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構建與改革方向[J].外語界,2011(1):1~5.
(作者單位:文華學院外語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