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丹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36)
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的電影化學效應
楊紫丹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36)
被譽為好萊塢鬼才導演的蒂姆伯頓與長了一張全球最性感的臉的約翰尼德普的相遇給觀眾們帶來了不同意義上的視聽盛宴。他們哥特式的電影風格和演員風格完美契合,是天衣無縫的黃金組合。兩人不僅在電影中保持高度的默契,就連本身的氣質也貼合無比,默契的合作引發了人們對導演與演員的默契程度的大討論。
蒂姆伯頓;約翰尼德普;哥特風格;默契
蒂姆伯頓是著名好萊塢電影導演,他的風格詭異怪誕;約翰尼德普則是當今影壇上身價最高的男演員。他們的第一次合作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剪刀手愛德華》,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經典的哥特式電影,是他們合作的代表風格,而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之間默契的配合和風格感情的一致性,都是其他合作的演員導演無法到達的。他們兩個獨立的個體充滿著魅力,都帶有各自的風格與情感。而合作時的默契、碰撞出的火花又產生了不同的電影效果,這是一種一致性,也是一種互補性。以下我會通過分別分析兩人的特點,進而討論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合作產生的獨特電影效應。
1.1 蒂姆伯頓的電影風格
蒂姆伯頓是現在好萊塢電影導演中風格獨特的電影人,當斯皮爾伯格或者詹姆斯卡梅隆已經被稱為大師的時候,蒂姆伯頓還在大師的道路上徘徊,他的電影風格怪誕并且詭異,這樣的風格被世人接受還需要時間的沉淀。大眾普遍喜歡的電影是輕松,喜劇,圓滿的風格,而他的電影表達陰郁,悲傷,是陰暗的代表,讓人覺得壓抑,透不過氣,這并非是人們想要在電影院獲得的感情認知,但只要能準確理解他想表達的內容和情感的觀眾就會愛上他的電影。通過類型片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就是他。蒂姆伯頓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這樣的稱號是票房保證下導演得到的特殊榮譽,當今的好萊塢,能得到這樣稱呼的人少之又少。他的電影,充滿了黑色幽默的溫婉和憂傷,自閉卻又有張力,冷與暖的交錯,是陰森中的華麗,溫暖中的殘酷,黑暗中的溫馨,一個詭異的世界。有人說,凡是喜歡蒂姆伯頓電影的人,都是有自閉癥傾向的,而他本人,也似乎正是這樣一個人,外表與內心游離在陰暗與溫情之間,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載體。小伯頓的童年是孤獨的,他由自己的祖母撫養長大,最大的愛好就是在房間里畫畫和看電影。他在童年時代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讓想象力游走在神秘詭異的虛幻當中。1978年蒂姆伯頓從加州藝術學院畢業后,進入了著名的迪斯尼動畫公司,從此他正式進入電影行業,他那獨特的電影風格也開始嶄露頭角。蒂姆伯頓的電影事業并非一帆風順,最初就職于迪斯尼公司的他,影片的風格與迪斯尼溫暖清新的畫風完全不同,他的影片總是充滿著陰暗恐怖和詭異,早期的動畫電影《文森特》就曾因為內容效果陰暗而被迪斯尼高層封殺。而后的《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將蒂姆伯頓的電影事業推到高峰,他哥特式的電影風格也就此成型。之后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僵尸新娘》《蝙蝠俠》《愛麗絲漫游奇境》都是他哥特電影風格的體現。而蒂姆伯頓的哥特式風格,不僅是電影還是他本身,他那獨具特色的個人形象,蒼白的臉色配上頹廢的長發黑衣,跟他塑造的角色一樣,帶著些許的憂郁,卻也有幾分不一樣的童真。而說到這些電影的極大成功,不得不提的就是男主角約翰尼德普。他們合作所產生的化學效應每每公布于眾,都驚艷四座。
1.2 約翰尼德普的演員風格
約翰尼德普,提到他,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張被譽為有著世界上最帥的臉,而今他能成為好萊塢身價最高的演員,跟他的經歷、演技和電影態度都是密不可分。童年時期的經歷讓約翰尼德普的身上帶有天生的不羈與憂郁,這特殊的氣質風格讓他在好萊塢電影獨占一席。直到1990年他主演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他與蒂姆伯頓導演就像遇到了多年知己一般,思想與風格都完美貼合。這部影片不僅僅使他在事業上達到高峰,而且在片中還收獲了愛情,與女主角薇諾娜假戲真做,定下婚姻盟約。
約翰尼德普的臉陰郁帶著悲傷,深邃的輪廓,不羈而又帥氣,他也一直喜歡演繹游離于黑暗與光明,怪誕神秘的角色,這一切都注定蒂姆伯頓和德普是天生的合作者。百變德普也正是與蒂姆伯頓合作后造型的奇特多變,性格的古怪難測得來的美稱,他們合作的電影無一不賣座。
2.1 兩人在外表外貌上的契合
2.1.1 蒂姆伯頓與約翰尼德普外貌氣質上相似
蒂姆伯頓的哥特式風格是大眾所知的。而他的平時打扮和生活的狀態也很符合他的電影風格,微卷的黃毛長發,略帶憂郁的眼神,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永恒不變的一席黑衣配上蒼白的臉色,這就是蒂姆伯頓。而約翰尼德普雖然有著受眾人追捧的外貌,其氣質卻偏陰郁,蒼白的臉色和深邃的輪廓,和蒂姆伯格一樣有著一撇小胡子。外表的相似性讓蒂姆伯頓在當年見到約翰尼德普的第一面的時候就將他拍板為電影男主角,也正是因為外表上的相似,讓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的關系更近一步,同樣相似的,還有兩人在冷峻的外表下都有一顆單純和熱血的心。
2.1.2 約翰尼德普的外貌性格完全符合蒂姆伯頓對角色的外貌定義
蒂姆伯頓與約翰尼德普外貌上的相似,讓蒂姆伯頓覺得約翰尼德普就是表達他內心的載體,電影的表達同樣也是,例如在《剪刀手愛德華》中,很多人認定,這部影片中由約翰尼德普飾演的造型怪異,內心純凈的剪刀手其實就是蒂姆伯頓本人,剪刀手愛德華可以視為是蒂姆伯頓的一幅自畫像,這就足以表明蒂姆伯頓與約翰尼德普從內到外有多么的契合。約翰尼德普蒼白的大輪廓的臉型,略帶憂郁又不失純真的眼神,正是蒂姆伯頓心中對自己陰郁外表下的純真內心的完美追求。而愛德華的性格,其實是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性格的完美體現,一切想象中太過美好的東西,到了現實總是有那么點不盡人意。在影片中,愛德華花園美麗而富有想象,這是蒂姆伯頓對美好事物的期待,而轉場卻變為陰暗的城堡內部,出現的卻外表可怕,表情單純的愛德華。德普表演的愛德華充滿無知的想象,害怕卻求知著,從另一個側面說,這就是伯頓,對世界充滿想象的他,在這個時候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真正實現了心靈上的統一。不想后果,不計得失,也沒有所謂的值得不值得。蒂姆伯頓對愛德華這一角色的塑造拿捏到位,從他內心出發,想象角色的定位,而約翰尼德普首先形象上的貼合,外表冷峻,內心卻帶有單純,對未來世界真誠的渴望,想要親近,卻又那么的格格不入。從 《剪刀手愛德華》開始,蒂姆·波頓就為約翰尼德普找到了明確的形象定位。這部影片讓兩個契合的人相知,從此開始了長達15年的合作。
2.2 兩人電影風格的相輔相成
2.2.1 蒂姆伯頓的電影風格與約翰尼德普的演員風格一致
蒂姆伯頓被慣上了哥特式風格導演的名氣,而約翰尼德普在遇到蒂姆伯頓以前并未確定自己固有適合的形式表演。之前蒂姆伯頓的動畫片《文森特》陰暗面過大,他試圖放大想要表達的內心,將所有內心對單純的追求用對比的方式表達出來,而約翰尼德普在遇到蒂姆伯頓之前,《龍虎少年隊》讓其紅遍美國,飾演的警察積極向上,其后就慢慢沒落,直到遇到蒂姆伯頓,將其內心想要表達的形象與其適合表達的形象相結合,外表的陰郁內向,內心對一些事物的迫切渴望。這就是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一拍即合的地方。而德普的演員技巧與其說是順利的按照蒂姆伯頓的要求來,還不如說是兩人心有靈犀,心照不宣,伯頓要求的其實也正是德普自身的需求,在伯頓的電影中,德普在做自己,所以不存在演的成分,一切都發生的那么自然與合理。例如在其3D電影《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約翰尼德普飾演的角色瘋帽子是一個外表瘋癲,與世無爭但內心單純善良的人物,這也正是約翰尼德普平時給人的感覺,嘴角上揚的笑容帶點壞壞的童趣,雖然這個角色并非原著中所有,但蒂姆伯頓的最初用意是想要在“瘋帽子”的身上體現出人性。又如在電影《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約翰尼德普飾演的是巧克力工廠的廠長威力旺卡,也同樣是一個外表嚴肅,喜歡刁難不聽話的小孩子,但內心卻又對尚未獲得的對親情的渴望的人。整部影片的基調都輕松詼諧,讓人了解到在嚴肅的外表下那顆渴望的心。
2.2.2 合作較多之后觀眾的心理期待較高
由于兩人的風格相一致,又制造了“剪刀手愛德華”效應,加之后來的《斷頭谷》和《查理與巧克力工廠》,觀眾已經習慣了將他們倆結合在一起。覺得約翰尼德普是蒂姆伯頓電影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合作較多之后觀眾的心理期待較高,下意識的覺得他們應該是一同出現,這樣的狀況出現的導演身上較多,導演風格一旦確定,找到了合適的表達,再想找其他演員來詮釋,很難有超越經典的感覺,而約翰尼德普作為演員,他需要獲得的演員認知要更加的寬廣。這其實在另一個角度上加大了影片的難度,例如《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不知道是因為這么多的華麗遮蓋了他們在一起合作的默契,還是因為約翰尼德普演的這個角色本來就是原著里面沒有的,再加上3D的效果并未給此片加分,這次的合作讓人看起來并沒有前幾次的那么精彩。
有人說越奇怪,不好演的角色就要交給約翰尼德普來演,他會演的很好??赡艿倌凡D也進入了這種思維定勢,在人物性格還沒有飽滿起來的同時讓德普去詮釋,確實顯得不那么聰明。在這種超豪華的組合陣容中,這個演繹經典愛德華和無法取代的陶德的約翰尼德普并沒有太大的突破,瘋帽子的瘋狂是有了,但是也并沒有留給觀眾太深刻的印象。蒂姆伯頓想要在影片中表達的“我是誰”的思想價值是在原著中沒有提及的關于人性的解說,而這一人性依托于瘋帽子這個角色,愛麗絲的冒險帶給她的是成長,而若有若無的愛情將愛麗絲與瘋帽子相連,最終愛麗絲明白了成長的意義。這部在萬眾期待下產生的影片難免讓人有些失望,前期期待太過高,到后期出成片并沒有期待的那樣絢爛,只能期待他們下一次的合作了。
通過他們兩人的合作,電影圈內出現了不少的積極反應,首先蒂姆伯頓雖然沒有在表達宗旨上有什么大的改變,在保證哥特風個延續的情況下,也跳出了固定的哥特式風格的思維定式,創造出了像《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似的色彩鮮艷的積極影片。這即是約翰尼德普帶給他的無盡靈感,這是約翰尼德普百變的塑造能力給蒂姆伯頓以信心。可見演員的演技也可以影響導演的創作風格,而導演的天馬行空的思想同樣影響著演員多變的塑造力。如若沒有之前這樣的變換歷練,后面也成就不了約翰尼德普的上乘之作《加勒比海盜》,他們是相像的,也是互補的。再者,我們總認為蒂姆伯頓和約翰尼德普合作的影片都是心靈上的碰撞,兩人合作必成佳品,這種觀眾的思維定勢也是兩人合作的結果,這對電影票房的保證,對導演與演員的信心是莫大的鼓勵。最后,他們的合作是獨一無二的才會那么讓人流連忘返,再沒有導演和演員的合作像他們一樣心有靈犀,演員將導演的構想畫面不管是外表還是眼神還是內心的獨白都表現的淋漓精致,導演讓演員在定向空間的表演上如魚得水。他們不僅僅合作默契,還共同進步,蒂姆伯頓思想上的更加鬼馬,約翰尼德普表演上的悟性提高,都是他們最好搭檔的見證結果。
天才總是帶著與常人不一樣的氣質,蒂姆伯頓是鬼才,天才中的一種,他在電影中靈性的表達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他用不一樣的方式表達著他的內心。他總是覺得在現實當中生活都有著太多的功力,爭斗,不美好;而在另一個想象空間中一切都任由自己的意愿,他想要回到人性最初的善良,就像一個孩童一般單純的生活,不用去考慮任何東西。就是因為這樣才讓蒂姆伯頓在好萊塢的電影導演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獨有的風格沒有人能超越。而天才總是孤獨的,總是不被人理解的,還好,他遇到了與他一樣孤獨、天才的約翰尼德普,這樣的相遇總是能給人制造驚喜,創造經典已經不是過去式,我們相信是一種將來式。上帝讓他們相識就是一種很巧妙的安排。兩個天才的一拍即合,就成就了今天的傳奇。
[1] 艾莉森·麥克馬漢,蒂姆·波頓的電影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強尼·戴普,強尼·戴普的左岸小酒館,九洲音像出版公司,2009
[3] 蒂姆·伯頓,牡蠣男孩憂郁之死,時代文藝出版社,2011
[4] 湯姆·莫里斯,伍迪·艾倫與哲學:你說我的謬論一無是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楊紫丹(1989.11-),女,漢族,湖北襄陽人,助教,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研究方向:媒體傳播。
J905
A
1672-5832(2016)07-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