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王 欣
(山東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12)
淺談中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
王佳佳 王 欣
(山東大學 山東 濟南 250012)
一直以來,語文教學一直是許多語文老師頭疼的問題,語文教學效率低下、效果甚微,往往不能引起學生及家長的重視。而在語文教學中,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對此,本文主要從中學生作文寫作的角度淺談中學生寫作的現狀及作文興趣的培養。
中學生;作文;興趣
1.1 心理抵觸
在各門課程中,許多中學生感到最乏味的就是語文課,對他們來說,上語文課就是種煎熬,更不用說寫作文了,這種對語文的厭倦感使許多中學生從心理上抵觸作文,排斥作文,覺得寫作文就是湊字數,以這種心態當然寫不出優秀的文章。
1.2 主題模糊
許多中學生的作文內容平淡無奇,如流水賬一般,有的甚至為了湊字數生拉硬拽,生搬硬套,內容嚴重脫離實際,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寫出的作文如一盤散沙,毫無主題與邏輯,讓人不知所云。
1.3 素材陳舊
這是大部分中學生的通病。對于日常看過的幾例素材,翻來覆去來回用,毫無新意可言,雖說不會出現譬如跑題這樣嚴重的問題,但整篇文章毫無亮點,讓人讀起來興趣失失,自然就不會得高分。
1.4 缺乏自信
由于中學生作文能力的普遍低下,許多中學生對自己的作文水平極度不自信,寫作時也不敢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去寫,只是中規中矩地套用模板,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得不到很高的分數,進而更加不自信,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作文不僅是語文考試中的一種題型,更是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段,寫作文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取得高分,更是為了傳達自己的一種理念。因此,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的首要任務是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作文的看法,消除其對作文的抵觸心理,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具體可有以下幾種做法。
2.1 細致觀察生活
寫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寫作中的種種觀點、看法與見解都是從生活 中抽象出來的,也只有真正來源于生活的描述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才能打動讀者。目前中學生作文之所以脫離實際,不知所云,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與實際嚴重脫軌,所述內容大部分來源于學生的想象。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2.2 用心積累材料
學生之所以感到無話可寫,無例可舉,主要是因為平時積累的知識太少,“肚子里沒墨水”,對此,應注重素材的積累,主要方法就是提高閱讀量。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學生要學的課程知識越來越多,作業量也越來越大,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課外閱讀自然隨之減少,寫作時便無話可寫。要想寫作時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就必須多閱讀。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多了,知識了解的多了,寫作時自然能夠左右逢源。當然,這里的“讀書”不僅僅指多讀,還要“用心讀”,像現在不少人沉迷于電子書那樣“一目十行”是萬萬不可的,所謂用心讀,即要將所讀內容反復琢磨,融會貫通,爛熟于心,將其靈活運用到寫作中去。
2.3 平時多加鍛煉
一般地說,學生課外時間有限,過分要求寫整篇文章,會讓他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會對寫作文感到厭煩。對此,可以退而求其次,鼓勵學生多寫片段,選取一天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事件或感悟寫成片段,讓自己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寫作水平。為此,在平時生活中,我建議每位學生每天至少練筆 一次,大至對時政國事的抨擊,小至遣詞造句,不一而足。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筆頭熟了,素材 也豐富了,有些內容還運用到作文中去,從而減輕了寫作的難度。
2.4 多些肯定,少點批評
由于目前中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水平普遍不自信,因此作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見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增強其自信心。否則,教師若是把學生作文評得一無是處,這不僅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而且打擊了他們的寫作興趣,以為寫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難以“登堂入室”。
2.5 提倡模仿,培養文風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可以降低學習難度,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效果。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模仿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迅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即使有時學生模仿地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同時,模仿是創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他人合”,其后必須“與他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好文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貫古通今,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傳承、去創新。語文的學習便是基于此目的,讓我們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國思想,了解中國文化。而寫作作為傳播思想的重要途徑,更是莘莘學子的必備技能。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生力量,廣大學生團體應充分重視語文寫作,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將中華文化傳承并傳播下去。
王佳佳(1995—),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在讀本科生,山東大學醫學院。王欣(1993—),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在讀本科生,山東大學醫學院。
G623.24
A
1672-5832(2016)07-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