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陽明
?
推進全民體育運動
葉陽明
【摘 要】為了讓人們提高鍛煉身體的意識,增強全民的體質,使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的生活,國家有必要推進全民體育運動,我們有必要接受并推廣全民體育運動。
【關鍵詞】全民 體育運動 健康生活
(一)目前人們的健康狀況
目前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國民營養健康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慢性病狀況令人憂慮,18歲及以上成人中約每4人中就有一個患高血壓,每10人中有一人患糖尿病,超重肥胖問題凸顯,高血壓、癌癥發病率10年來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正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殺手。肥胖問題也值得關注,報告指出,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不論成人還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長幅度都高于發達國家。在學生群體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視力不良問題,視力不良的檢出率最高的大學生群體達到86.36%,而小學生及初中生群體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增幅最快,視力不良呈現低齡化傾向[1]。總之,我國國民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體育運動的益處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適當體育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就不同的群體而言,學生會有早操、課間操、晚操等活動,這都有利于青少年骨骼和身體的發育,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適當運動會放松疲憊的身體,呼吸新鮮的空氣,提高身體素質,更好的進行自己的工作;對于中老年人,適當的運動能增加生活的樂趣,提高身體健康狀況。體育運動在任何時候對于絕大多數人都有有益的作用,當然我們要做到適當有度。
(三)身體是工作生活的本錢
我們目前在一個筑夢階段,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習主席講,這是中國各民族所有國人的夢,需要各行各業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的生活賴以進行的基礎是社會各行各業的付出,我們一輩子最多的時間也是在工作,為科學事業,為公司發展,為社會發展等等。我們要想每天都以清醒的活躍的健康的身體狀況來投入到工作當中,體育運動必不可少。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使我們放松身體,呼吸新鮮空氣,使頭腦清醒、思維活躍,還能保持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一)國家相關政策的切實執行
2009年8月,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條例》,對制定與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做出了專門規定。國家為全民體育運動制定條例,正是看到了我國國民身體素質下降的情況。國民身體素質的普遍下降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因為身體素質下降會導致患病概率上升,影響個人的生活與工作,如果這些人占多數,影響就更大了。所以制定這樣的全民體育運動計劃,讓每個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以提高身體素質,也讓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有著切實的保障。所以,對于國家的殷切倡導和期望,我們應該作出自己的回應,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培養體育運動的好習慣,提高身體素質[2]。總之,在國家總的指導下,我們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切實執行,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二)在學校、社區等場所進行有關教育
通常學校和社區是進行體育運動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多鼓勵人們進行體育運動,在這些場所可以進行適當宣傳。而且很重要的是,學校和社區的體育設施較為正規,人們在進行運動時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可以降低運動時意外的發生率。在這些場所進行體育運動很安全,也相對方便,當然我們自己也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
(三)提高人們的參與性
顯而易見,體育運動有諸多益處,可人們養成的懶惰習慣一時也難以改掉,我們在實施運動計劃時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決心,將懶惰的習慣舍棄,讓運動的好習慣伴隨我們的一生。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馬拉松比賽的舉行,這種或類似的活動可以帶動一部分人參與體育運動,其實體育運動并不是看起來那么難實施,很多人心理上有點畏懼,這是很容易克服的。你可以先嘗試,重要的還是堅持,我覺得最困難的也是堅持。當然對于那些已經愛上體育運動的人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能發現身邊的人有著肥胖、高血壓、近視等問題,有些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我們在愉悅地接受各式各樣的美味食物和酒水飲料時,怎么會注意它們帶給我們的健康問題?而當身體狀況變差時,才后悔莫及。如果平時我們有體育運動的習慣,就能減少這些糟糕情況的發生。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在面臨疾病時我們的身體就能做出有利的抵抗和調節,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與此同時,運動還可以給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有益的影響,使我們性格開朗,樂觀積極,遇事勇于挑戰,不怕困難。最后我想說的是雖然體育運動有很多好處,希望大家都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但是我們更應該防患于未然。與其事后彌補,不如事前預防,我們可以通過體育運動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我們更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嚴睿.全民體育健身運動中的誤區分析[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2]田雨普.小康社會市民體育的觀察與比較[J].體育科學,2015.
作者單位:(龍川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