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冀單延軍
?
大數據背景下的心理學:中國心理學的學科體系重構及特征
李 冀1單延軍2
【摘 要】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隨著時代的變化心理學的研究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大數據背景下,中國心理學的學科體為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重新構建組合,呈現出了新的特征。本文針對大數據背景下的中國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重構及特征進行分析,以幫助中國心理學研究更進一步,進而提升我國人民心理素質。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 中國心理學 學科體系重構 特征
中國心理學研究存在很多問題,大數據背景下,中國心理學研究又有了新的研究途徑與方法,因此積極利用大數據方法,研究大數據時代之下中國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重構及特征對于中國心理學研究進一步發展十分必要。
根據大數據時代背景及中國心理學學科的特征,可以將大數據時代下的中國心理學體系重構劃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文化與精神對人們心理環境的影響;社會制度及社會條件對人們心理的影響;人們自身心理活動對其身心及行為的影響。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文化與精神對人們心理的影響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我國的傳統文化及精神對我國人民的心理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思想意識問題、道德觀念問題等。在生活中,如贍養老人、謙遜有禮等傳統文化在我國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的要求,即類如贍養老人的責任不是我國法律強行要求的,但贍養老人的意識在我國人民的思想理念中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它已經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國人民的思維意識中,人們可以不贍養老人,但人們的心理將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中國傳統文化及精神對我國人民心理及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人們的行為受心理的控制,人們的心理又受我國傳統文化及精神的道德約束。在大數據時代下,利用大數據方法對文化及精神影響人們心理的規律進行研究與分析,從而幫助我國心理學研究更加深入全面,進而幫助我國人民心理健康發展,提升我國人民心理素質[1]。
(二)社會制度及社會條件對人們心理的影響
社會制度是根據社會情況及國家文化與精神制定的,社會制度是約束社會道德所不能約束的問題,社會制度與道德約束不同,它具有強制性,人們的生活及行為一旦違反社會制度,則必然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社會制度是一個國家人民生活安全、國家穩定的基礎,它對人們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影響,其對我國每個合法公民都有同等的保護效應。大數據背景下的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社會條件也越來越多樣化。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社會關系,家庭、朋友、工作、政治、法律制度等這些社會關系與條件對人們的心理無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大數據背景下,積極利用大數據方法對社會關系及社會制度與人們心理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于中國心理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人們自身心理活動對其身心及行為的影響
人們的行為活動受人們自身的心理控制,在大數據時代下,人們所處的環境更加復雜,人們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復雜,積極利用大數據方法,研究大數據背景下人格結構類型、人群智力行為差異、情緒化及理性化行為、行為動機及驅動行為意識、知識與素養對行為的影響、學習過程人們心理的變化、人們心理變化過程的生理及生物學變化等問題,對中國心理學研究具有更加科學化的結構體系十分重要[2]。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很大,西方國家及其強調與重視個人意識,而我國文化中個人意識十分薄弱,群體意識代替個人意識。西方國家以個人意識為中心的心理健康體系更加科學化與安全,我國帶有濃烈集體化意識的中國心理學存在許多問題,但這樣是不是就意味著學習西方個體意識為中心的心理學體系就能夠幫助中國心理學更好的發展,提升我國人民心理素質了?答案是否定的,集體意識在我國人們的思想觀念中已經根深蒂固,我國國家發展程度也還未達到西方國家的發展程度,人們的文化及素質還不能夠滿足個體意識為中心的心理學要求。若我國一味地學習西方先進的心理學體系,則中國心理學不僅不能夠得到相應的發展,中國心理學在西方異化的壓力之下,其發展反而會受到極大地鉗制,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中國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重建應該根據我國社會實際情況制定。雖然個體意識及心理能夠反映人們的思維及情感,但從本質上來講個人意識及心理也是文化的載體與表現,因此大數據時代下,中國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重構應該基于文化與精神的背景,通過文化與精神影響人們的心理意識[3]。
中國心理學研究是專門針對我國人民心理情況的,其對于我國人民心理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研究基于大數據時代下的中國心理學學科體系重構及特征,以幫助中國心理學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朝旭,于振,張偉等.近五年來《心理學報》與《心理科學》文獻計量比較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1,31(6):564~570.
[2]張楠楠,張敏強.中國心理學科研單位合作網絡研究--以國內七種心理學CSSCI雜志(2006-2011)合著樣本為例[C].//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78~78.
[3]于振,李朝旭,張偉等.《心理學報》與《心理科學》文獻計量比較[C].//第十三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集,2010:384~385.
作者單位:(1.第三零九醫院;2.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